09.27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大多不动声色

01 不显山露水。

在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他们特别爱炫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拥有的一切。

他们可以做到在公众场合,妙语连珠,口若悬河,绘声绘色讲出各种新奇的事。

我们曾以为,这样的人,才算是见过世面。

可随着年龄的渐长,我们才慢慢发现,原来,懂得藏锋守拙,韬光养晦,低调朴素的人,才有真正的大智慧。

有一次,木心先生和陈丹青吃饭,邻座坐了两个外国人,陈丹青问邻座是不是意大利人,一问,果然是,丹青有点得意。

可木心却说:“你刚去过意大利,你想证明你的虚荣,人难免会这样,但要克制,这是随口就来的虚荣心。”

许多时刻,我们总以为,要向别人展示,自己去过什么地方,读过什么书,吃过什么美食,才能证明我们的见多识广。

可若一个人内心没有自卑感,他不会借助外在的物质,去粉饰自己。

同时,如果一个人对别人存有同理心,他也不会刻意抬高自己,去灼烧他人的自尊心。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大抵都是平和的。

因为他们不必非要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能在平凡简单的生活中,活得从容和淡定。

02 不大惊小怪。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见识狭隘,并非指他没见过多少人,没走过多少路,没看过多大的世界。

而是指,他的思维僵化,不能理解,包容和接纳更多的不同。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只会按照世俗的标准,来定义别人的成败得失。

在他们看来:

创业,就一定不如找份安稳工作有面子;

不结婚,就一定是性格孤僻,傲气,太挑剔;

挣不了大钱,当不了大官,就一定没出息…

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选择和活法,世界就是因为各种不同,所以才会如此多姿多彩。

记得在知乎上,有个提问,去过一百个国家,是什么体验?

有个高赞回答是,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延伸出来的思考方式 。

别人的三观,想法和决定,你不一定认可,也不一定赞同,但你至少要做到,去尊重别人,而不是片面地去批评和非议。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他的胸襟越大,眼界越高,就能去理解更多不同的人和事。

03 不斤斤计较。

通常,我们都很欣赏,那种无论遇到何事,都能淡定自若,不焦躁,不慌张,不动怒的人。

但当我们被别人误解、冤枉和恶意抨击时,却会表现的非常情绪化,不仅大动肝火,还会反唇相讥。

其实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人见过世面的多少。

见过世面的人,沉着大气。

就如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见过世面的人,洒脱坦荡。

就如金庸写的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那一句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见过世面的人,他们不过分纠缠在,无足轻重的人和事上,而是以一种更加超脱和潇洒的态度去应对一切刁难。

如果一个人自身没有定力,忍耐力,自控力,就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牵着鼻子走,也很容易被情绪左右。

但如果一个人,可以一直保持内心的简单和澄明,不过分去计较,自然就可以少许多烦恼和怨念。

04

所谓的见世面,其实就是指,见的人多了,经的事多了,有过的阅历多了,自然就可以拥有一个更加开阔的心态,用一种更加完善的人生价值观,去对待自己,去看待他人。

比如,当一个人活得足够自信,他就不必靠去显摆和炫耀,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其次,当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越丰富,就越会理解更多,他就不会仅仅以自己为参照物,片面地去评判和看待这个世界。

最后,一个人的心窄了,小事也可闹大。但一个人心宽了,大事也可以化小。

这取决于他的格局大与小,见识多与少。

有一句台词说,人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也许在你尚未成熟时,会以一种大喜大悲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你所遇到的所有麻烦和困难。

可随着你经历越来越丰富,慢慢地你就会以更加淡然的姿态,去面对所有的苦与乐,好与坏,对与错。

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通常不会张牙舞爪,也不会大动干戈,更不会以井底之蛙的视角看问题。

他会变得越来越谦卑,你也能越来越多的理解别人的不同。

你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柔软,不再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而是学会了与他人和自己握手言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