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上一篇文章我談到了洋河海之藍、天之藍改包裝之後品質有所提升,這在大眾酒領域確實並不多見,當前的大眾酒基本在降質,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白酒的認知是被動的、刻板的。很多時候,大眾消費白酒其實消費的是這個酒的價格,比方說我們吃一餐飯,桌上拿什麼酒代表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及對這桌飯的情意。而這需要喝酒的人知道這酒的品牌及檔次,也正是因為如此,大眾酒有很強的區域性,這是因為做到這點需要酒廠在這一區域密集投放廣告,強力把控渠道,全覆蓋鋪貨,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一片區的老百姓熟知這個品牌酒的產品及檔次,這樣用這酒請客時,當地人就會了解你的情意。相比之下,如果你拿一個當地人不瞭解的白酒,他們很容易誤解你的手中白酒的價值。比方說我們在武漢拿一瓶捨得醬香天子呼給大眾酒友喝,絕大多數消費者可能都會覺得此酒只值幾百元的價格,也正是因為如此,大眾宴席我們更青睞當地受歡迎的酒。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對於這一現象,反應了中國有大量的烈酒消費需求,但消費者對烈酒的品質瞭解卻非常的少。而這也促使了當前大眾酒戰略成為“賣的是價格,搶的是渠道,靠的是廣告,只要能喝下”這一現象,這種方式雖然符合現在消費者的需求,但對消費者並沒有進行很好的引導,以至於消費者並不瞭解白酒品質,因此他們的消費往往不是因品質而買單,更多的是一種從眾心理,而這也導致了大眾對白酒產品的刻板印象。

大眾對白酒的刻板印象使得大眾白酒產品也很刻板,當前的大眾白酒,包裝不宜大幅更換,名字不能改,價格不宜大幅上漲。畢竟名字、包裝變了,消費者也就不知道這酒到底是什麼品質的酒;價格漲了,消費者就會開始考慮其他的酒,畢竟拿來請客,喝酒的人沒幾個人知道這酒價格漲了,他們的認知可能還是沒漲之前的價格。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看到這幾年大眾白酒雖然包裝沒變,價格沒大漲,只有小幅微調,但品質卻越來越差,這是因為單品酒的小幅漲價遠遠滿足不了白酒生產及營銷環節中原材料、人力、運輸、倉儲、銷售服務的成本增長,對於酒廠,為了平衡利益,大多數通過降質來完成。

不過對於白酒的宏觀消費,其實一直在升級,但這個升級並不針對所有的消費者,面對這一現象,大多數酒廠通過新開發產品這一方式來應對消費升級的到來。比方說這幾年白雲邊推出的白雲邊18,古井貢推出的古井貢20等等,推出這類產品,可滿足有實力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在產品品質體系中也彌補了降質導致的中高端品質酒的空缺。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似乎這就是當前的大眾白酒市場,在一些人眼中覺得古板而沒有生機,不過對於這個市場,其實是有漸變的,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推動因素是大眾對白酒飲用越來越理性,其消費白酒越來越少,這直接導致了大眾白酒市場容量的降低,而這加劇了大眾酒的市場競爭。在當前,一二線酒企都將重點精力放在逐鹿高端市場裡面;地方小酒企業也放棄了大眾酒水的市場競爭,在做好原酒產業的基礎上,也著力經營團購,個性化定製等非傳統市場;而專營傳統市場的大眾酒企,也在能動的開發、推廣自己的高端酒及新營銷產品。比方說仰韶推出天時系列高端酒、醬香酒,劉伶醉合作老酒圈,推出各類團購、定製產品等等。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對於酒企的這類做法,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樣做會讓自己的品牌定位不是很清晰,分散注意力,不利於長遠發展,對於這類企業,要麼做精傳統,要麼大刀闊斧的改革。對於這一觀點,我持保留態度,現在的傳統白酒市場,有點雞肋,食物無味,棄之可惜,新市場的容量也不是很大,門檻也不是很低,有點規模的大眾酒企業不好一股腦的湧入。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些酒企更多采用保守的多元化經營方式,進行一個有節奏的轉變。畢竟不變是不行的,就像當年的諾基亞,雖是手機領域的老大,但照樣也無法改變被淘汰的命運。相比大型地方名酒企,小酒企則有“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畢竟其個頭小,好進入新市場,因此轉變起來快。

大眾白酒在酒圈是一個刻板的存在,但沒辦法,大眾消費是這樣


總的來說,當前的大眾白酒市場,是一個很刻板的市場,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並不瞭解白酒品質但卻對其有較大的消費需求,酒廠及營銷者只顧推動銷售而沒有引導消費者喜歡白酒,而這也導致了一些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對白酒的厭惡情緒,其也造成了大眾市場消費力的萎縮。在當前多變的白酒市場環境裡,經營大眾白酒的企業,大多並非刻板,他們都想能動的進行一些改變,許多酒企都在佈局及摸索新的市場,給自己創造新的空間,對此個人覺得是很有必要的。而對於傳統市場,許多酒企業並沒有放棄,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維持這個市場,多少能夠延續。對於大眾白酒市場經營,個人覺得按部就班就好,太多的改變很容易破壞自己的原有盤子。就像我聽說有些酒企大眾產品大幅漲價直接導致很多片區經銷商退出,因為漲價之後,酒賣不出去了;也聽說過有些酒企用自己的大眾單品在互聯網及酒圈做活動導致大量經銷商退出,這是因為酒廠把該酒的價格賣得太便宜,導致渠道和經銷商都沒有了利潤,於是經銷商紛紛退出。也正是因為如此,對於大眾白酒,不管是多大的品牌,個人覺得按部就班的操盤是最好的,因為這樣最穩。當然我也不建議酒廠只拘泥於這種市場,有條件的酒企,還是要準備、摸索並爭奪新的市場,畢竟未來的白酒消費者不會像如今這樣刻板,未來的白酒產品及營銷也不會現在這樣刻板,因此我們需要能動的改變。最後對於我對大眾白酒的理解,作為酒友及行業的您怎麼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