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的企業跟熱播劇《在遠方》中的企業比較,像姚遠還是劉雲天的管理模式?你認為哪個管理更好?謝謝?

桃李不用言


個人認為劉雲天的管理模式更適合一個企業的發展,但姚遠的更有利於人心團結。


姚遠和劉雲天在企業的管理模式上,截然不同。

如果把企業比作孩子,劉雲天就是嚴格要求的父母,他不會縱容孩子,而是在嚴格要求下讓孩子成長,壯大,能自立,獨當一面。


而姚遠就是溺愛孩子的家長,他不捨得孩子歷經風雨,不捨得孩子受苦,還要圈一大波家屬結果生活問題,拖家帶口的員工,拖都拖垮了。

姚遠只憑意氣用事,不理性對待,小作坊式的管理,公司一旦壯大,就會弊端重重。他注重的是人心,但劉雲天更注重效率,更注重資本。


話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劉雲天是用系統的管理方法,科學地管理。這樣的企業更容易存下來。你認為呢?


叢林中的小苜蓿


首先我們看看姚遠和劉雲天的企業都是什麼管理模式。

姚遠是草根出身,老家是浙江嘉興農村的,從小就是留守兒童,12歲變成福利院兒童,後來跟著二叔一起打工,送快遞。

他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全靠白手起家創業,做的也是輕資產創業,快遞行業,全靠人工,且不需要太多技能的人員,所以他主要靠個人魅力凝聚這些人,再加上他的軍事化管理,還有依靠二叔、大根、二根等村裡親戚及家人,都是沾親帶故的這樣一種家族式企業。這種企業主要靠感情來維繫的,現代管理制度比較缺乏,姚遠也不懂那麼多管理理論,所以就會出現各種佔山為王貪汙腐敗等現象,但後來遠方被雲天收購後,重新創業新遠方的時候,就看出來有一幫死心塌地的兄弟的重要性了,最終發展的還不錯。

劉雲天屬於繼承家族企業,百年劉氏,劉氏控股在美國已經經營了100年了,劉雲天和劉達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他們既有家族企業經營思路的薰陶,又有高學歷帶來的先進管理思路,所以他們的內部管理一定是規範的,效率高的,但也存在家族成員之間爭權奪利,不夠團結的局面,最終劉氏被羅雄傑控制,當然由於路曉歐的努力,劉氏重掌局面。

其次,說說我們公司是啥樣的吧。

我們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老闆是好像是新浪早期員工中主管市場的,他一直喜歡玩遊戲,發現遊戲前面很短的CG就能帶動整個遊戲的暢銷,很了不起,所以他就成立了動畫公司。初期只是做動畫人才的培訓,後來開發了曼陀羅系統製作動畫,2009年開始正式做動畫吧,至今出了《俠嵐》《畫江湖系列》《風語咒》《貓妖的誘惑》等在三維動畫領域播放量排名前十的動畫,曾經也輝煌一時,與製作《秦時明月》的玄機齊名。

我們由4個老闆共同創業,各管一攤,老闆更有江湖氣,所以管理上並不像劉雲天的公司那麼規範,除了四個老闆之外,還有好多跟著老闆10年以上的老員工,也相當於兄弟了吧,還有些當畢業就一直在這待了7年以上的老員工。這些核心人員都很穩定,但也會存在很多問題,資歷老但能力不夠的人太多,阻礙了下屬向上發展。

更像姚遠的公司,但老闆不像姚遠那麼擅長演講,凝聚人心,我們總是見不到老闆。

第三,不管是姚遠的公司和劉雲天的公司,都各有利弊。

姚遠的公司情感凝聚力強,在重大危機面前抗壓力強,但任人唯親管理不規範,也會存在很多漏洞。

劉雲天的公司是通過制度管理人,讓每個人都能發揮實力,但每個人都有自己利弊權衡的小算盤,比如職業經理人,並不一定一輩子在一家公司待著,有更好的發展,就走了,在公司存在重大危機時,可能牆倒眾人推,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

所以兩種管理模式需要互相學習,姚遠的公司可以保持已有的優勢,再多用一些現代管理制度,避免漏洞;劉雲天的公司可以在管理公平性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可以凝聚人性的企業文化,大家互相取長補短,才是更好的!

所以不管哪家公司都是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如果你選擇公司的話,就要選擇跟自己的性格氣質更契合的公司,比如路曉歐就適合劉雲天的公司,而不是姚遠的公司,而劉愛蓮就更適合姚遠的公司!


學霸HR燕不悔


一種事物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要看適不適合當時的情況。

姚遠是一個有熱情有能力的創業者。創業初期企業規模小,需要凝聚團體力量,需要激情和拼搏,姚遠這種領袖式人物的存在就是企業生存的核心,是員工保持工作激情的原動力。

但一個企業必然壯大,才可能立於不敗。而企業的壯大,意味著人多物多規模增大,如果再用個人魅力和親情來帶動員工熱情,就顯得力不從心了。這時候科學的管理體制,和制度的建立就是必須的了。

就像一個家庭,可以靠親情維繫,而一個國家就必須要靠法律和規則來管理了。


亦真


一直沒看這部劇,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專門追了一下劇。


劇中劉雲天和姚遠一直是事業上的對手,但實際上兩個在人格上還是相當相互尊重 的。

三十幾年的發展,基本上就是這兩類人,把中國快遞物流業引領到了全世界。一開始,如果沒有姚遠他們這樣老一輩的草根創業家邁出這一步,物流業是不可能走出0-1的,特別敢想敢幹,身先士卒,帶著一幫兄弟們,衝鋒陷陣,將各種危扭轉為機。

先輩草根企業家,都有初創業時的激情、吃苦肯幹,創業本身的知識結構和認知上,當然也會有侷限,重情重義在事業向更高層面發展的過程中,面臨金融危機,都不解僱一個人。

劉雲天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家族接班人,在企業的建設中來說,特別擅長於1-10-100的階段,做大做強,上市都是輕車熟路。

當然劇情的發展細節 我也追的不仔細,雲天併購了遠方快遞,成了上市公司提高市值的重要模塊,也有了數據、服務和內容;可姚遠失去了遠方,確好比失去了生命。當把遠方牌子又還給他時,他那滿血復活的激情狀態就又回來了。

如果單從兩個人的劇中的表現來分析的話,劉雲天應該是更有包容性,有容乃大,更能夠夠清晰的看出姚遠的優點以及對自已事業上的互補,也很看重對方這樣的優點。

從管理上來說,姚遠式的機會將不能在重現,公司走向市場可能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效率上的提高,他們的的創業精神還是相當值和我學習的,做企業家,那視野、格局、包容力就顯得更為重要!

兩位管理模式都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追劇相當受益。


跳舞的皮皮峽



錯過的年華92


姚遠和劉天雲的管理模式

1.姚遠管理的快遞公司,多是說他和快遞員之間的管理。以兄弟相互幫助,包容模式管理,這樣很有人情味,也能得到員工的更加努力工作。作為管理最底層的快遞員,以心換心,覺得這種管理模式很好。

2.劉天雲管理的網上商城,管理嚴格,為人高冷。看過霸道總裁電視劇的,這就不難理解了,為什麼總裁多是這麼高冷。

網上商城管理不好,一個小小的錯誤,可能會損失慘重。

兩個不同領域的管理,管理模式也會不一樣。

姚遠這樣的老闆,我相信,大家多喜歡。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謝謝😜)


Oo簡單點oO


姚遠模式的管理是典型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前期創業時可以看出兄弟情佔據了很大的成分,使得遠方快遞規模慢慢的擴大;但到了一定的規模後,每個兄弟之間在各個分區都有了自己的發展後,目標理想、錢財、地位就開始影響了兄弟幾個,李小彪、大根、二根兄弟以及高暢都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思;導致遠方快遞出現了幾次的危機;姚遠出現危機後想進行聯改直也出現了很大的障礙;姚遠很重感情,帶著一大幫兄弟及兄弟家人發展,終究是被後面拖累了;

劉雲天的雲天商場管理模式是現代化系統化管理模式,企業工作責任分工明確,薪酬制度完善,績效管理,員工生涯規劃等完善的系統;管理上很多決策,都有著專業的團隊進行分析收集資料對各方面進行展開,各種專業性的人才處理各類的事情;

我們公司現有的管理模式,類似於劉雲天的企業,組織架構、各部分責任分工明確,有一套自己的薪酬管理系統。績效考核系統等,但這裡有更大的溫情化,人情味比較重,很多的事情人情關係比制度更方便,也是一種弊端吧


佐手寫愛


遙遠和劉雲天的管理模式的出發點不是不一樣的。

故事是基於1999年到2019年的大時代背景下,這部電視劇的故事也是講述的是快遞業的發展,也讓我們想到了我們的過去, 也讓觀眾有了共鳴。

遙遠的創業理念是:賺錢絕不是終極目標。遙遠是一個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 自小的自卑,骨子裡的不自信。但是他很聰明, 不管是做哪個工作都能把他做的很好, 二叔也是一直誇他, 有自己的主意, 有自己的思想。是一個幹大事的人,膽大喜歡冒險。姚遠沒有受過教育程度較低,但是很有一顆雄心壯志的心。從幹快遞到創立自己的快遞公司, 整個過程中都是以人為本, 相信“人心能換人心”,管理很人性化,在劇中二叔家的兄弟因為利益而暫時喪失了良知,還是李小彪把自己的所有親戚都安排在公司,最後親戚背叛他們,李小彪也不敢去總部報道,遙遠知道這個不是李小彪的錯誤, 還說“你能做到人人平等嗎”。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讓李小彪去學習深造,回來再為自己所用。充分的在遙遠的身上看到遙遠是一個以人為本。把人心, 把親情放到第一位,從來都不是把自己的金錢放在首位。往往創業都是一路坎坷的。遙遠在管理上也是不聽別人的勸阻, 自己一意孤行,覺得自己沒錯,不吸取別人的教訓,姚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獨斷專行,死要面子,危機時期自己都是在選擇逃得,在創業上也是一個自卑自大的人, 所以呀被劉雲天收購了。 自己也認識到了錯誤。自己失敗再創業的時候他的手下還是回來一起幫他, 這也就是人心換人心吧。在事業上一直有劉愛蓮幫助自己。

劉雲天是一個出身上流社會,是一個富家公子哥,有自己的家族企業。本身也很優秀,城府極深,喜歡操控別人,他只相信可以被量化的物質和數據。劉雲天對市場有著極強的洞察力,永遠不會被身邊的人,左右了他的想法。非常的理性。在管理公司上也都是從來數據說話,狼性的管理模式。跟在遠方快遞出現危機的時候, 從來不乘火打劫,這也是小編佩服的一點。在劇中也說到他們兩個人是可以合作的, 可以互補的。 兩個人一起合作肯定能做成大事。


大米不洗


我參與的企業跟姚遠的企業管理模式很像,我服務的企業大多跟劉雲天的企業管理模式很像,作為一名管理諮詢行業的過來人,我對於兩種管理模式是都接受的,這恰恰就是管理藝術之美,並且我相信在未來的中國管理屆,這兩種管理模式一定會交相輝映,各自演繹精彩故事的。

姚遠的野蠻生長式的管理其實是民營企業成長的一般路徑,家長式,兄弟情,家族愛,在這樣的企業裡是普遍現象,是一種人之常情,更是一種成功的因素。我們不妨放眼如今的創業公司,大多創業公司正是缺少這些東西,所以缺少那種人性上的包容,所以反而創業成功的概率比傳統企業低很多,所以一個人站在那就能頂事,這比一套體系更實用,在一個長期的過程中也將在眾多中小企業中發揮關鍵作用。

劉雲天的規範式管理其實是國企和外企的一般路徑,程序化,體系化,規範化,在這樣的企業中是一種常態,大事小情上會研究研究,而不是一個人主觀的說了算,業務上更重視數據的價值,用數據說話而不是用感覺說法,這就使得企業犯錯誤的概率大大降低,組織的經營模式也快速進入到組織經營和體系經營,這是在一個陌生人際關係中,聚攏一批人才,實現規模化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眾多大型企業的工作重心。

當然,我也相信,兩者最終會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會形成組織的核心競爭力。



向大師學


兩個都是創業者,姚遠沒有資本,沒有接受系統的教育,視野狹窄,本應碌碌無為;劉雲天有雄厚的資本,成熟的家族企業,即使他不做任何事情也會是人上人。

但是,兩個人都成了創業者。

姚遠強行把一群烏合之眾變成資本,用思考和幻想擴大視野,沒有系統的教育反而形成天才型的思維方式。於是,姚遠靠著一腦子兵法和一群忠心的兵開始攻城略地,創造帝國。

劉雲天靠著他的資本,他的視野,看起來不理智地把自己的未來賭在了不確切的未來。於是,劉雲天孤獨前行,他的卓越吸引著一個個志同道合的人,他們不談感情,只討論如何改變世界。

姚遠想建立的是帝國,帝國裡他的子民安居樂業,所以姚遠萬不得已不會開除員工,他的一些員工也會為此付出真心。

劉雲天想做的是改變世界,未來的世界有他締造的一方,所以理性地達成一個個目標。

這是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