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制孫過庭《書譜》有句話:

“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室芒。”

一畫之間,隱藏著筆鋒的起伏變化。一點之內,體現出筆鋒衄挫的不同。書法的一點一畫都要有起行收這個過程,寫書法不是畫書法,要落實到“寫”上,就是有落筆行筆和收筆,哪怕是小到一個點。

任何一位書法家的書寫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位書法家寫不同的書體,運筆也不同,筆的起行收會有自己的個性特徵,因而形成了書法的審美風格的多元化。瀟灑飄逸型,寬博雄渾型,險俏倔強型等等書品之美。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跋張黑女墓誌》

在清代,何紹基是倔強風格美的傑出代表。何紹基一生書寫大量的作品,作品形式以對聯最多,被譽為“書聯聖手”。何紹基清代書法第一人,對於其書藝,近人王潛剛《清人書評》中評價:

何蝯叟書,篆、隸有功力...... 曾見其手書小幅雲:“懸臂勢如破空,搦管惟求殺紙。探求篆、隸精神……先把脊樑豎起,可見其作書之態。又嘗自跋所書雲:“寫畢此幅,通身汗出。”此或“困而學之”之意乎?蝯叟書因懸臂用力,有筆筆戰動者,究竟是病……蝯叟書有真功夫,而絕少空靈之氣,大概天性倔強......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像

這段文字提到書法家何紹基作書用“迴腕法”,而且是懸臂,這是何等功夫。清•周星蓮《臨池管見》這樣解釋“迴腕法”:

“掌心向內,五指俱平,腕豎鋒正,筆畫兜裹。”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迴腕法”書寫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迴腕法”書寫

何紹基在《跋張黑女墓誌》中也這樣提道:

“每一臨寫,必迴腕髙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襦矣。”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 行楷七言聯

周星蓮、何紹基本人都在強調汗流浹背,可以想象這種書寫姿勢是何其難,懸臂迴腕,逆勢運筆,寫一幅字必然要大汗淋漓。

我們來欣賞行楷七言聯,就是這種懸臂迴腕,所謂通身力到而寫成的作品。這種艱難的書寫,這本身是書家給自身設定的艱難困境中以不屈不撓的意志來創造的,形成了何紹基書法那種倔強之美。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 破半同兩聯

我沒看何紹基書法的起筆極度誇張地用逆鋒,這類寫法每字第一筆的端點最為突出,形成一個充滿張力的圓點,起勢就給這幅作品定下了基調,並且行筆也是以退為進的澀進筆法,非常人能為。

張懷瓘《論用筆十法》說:

“峰巒起伏謂起筆蹙衄,如峰巒之狀,殺筆亦須存結。”

這種比喻用在何紹基身上最是恰當,是何紹基真正地予以誇張性的實現,從而使自己的功力得以充分地表達。這種“峰巒起伏”的端點,特別顯得粗壯結實,人木三分,似有一種“立體感”,因而其勢態內涵特別豐饒,力量精神特別充實,而其他筆畫的起點,也都逆勢落筆,渾圓勁實。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楷書“鵬鶚龍鸞”五言聯》

縱觀何紹基書法的行筆,不但鋒藏畫中,筆力渾勁,而且步步頓挫,艱難挺進,顯示著“主體性格的深厚和堅強”。在他筆下,積點成線,行中有留往停頓,似有階段可尋,十分耐看,如“幽”字的“山”、“懿”字的“壹”、“青”字的“月”、“難”字的“鳥”、“寫”字的“宀”、“是”字的“人”……其線條粗細曲直的變化,既顯著又微妙,尤為可觀。這種筆致,也含茹著戰掣不平之力,比黃庭堅更饒阻意,它同樣是力在畫中,迴腕澀進的結果。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 行楷七言聯 單字

至於收筆,大都用回鋒,頓駐的痕跡也極明顯,顯現出“銜環勒馬”的執拗勢能,縱觀何紹基書法的運筆,既不自覺地契合於宇宙間“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易·泰卦·九三》)的哲學精義,凸顯了孫過庭“一畫之間,變起伏於峰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室芒。”這句千古不變的真理。

“清代書法第一人”寫書法致大汗淋漓,他這種筆法當今幾乎無人用

何紹基 七言聯

何紹基書法猶如,勒住駿馬之韁,挽弓當挽強等張力之美,同時蘊含著“緊張性”“錯雜性”,這種倔強的線條之美,暗合了其倔強的天性呢?!

點擊“瞭解更多”惠購邱振中《愉快的書法》進入書法的24個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