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高平三甲:從“粗放”到“集約”冶鑄小鎮華麗轉身


高平三甲:從“粗放”到“集約”冶鑄小鎮華麗轉身


這裡因煤而生,因鐵而興;這裡工商企業、建築業、手工業歷史悠久,鐵鍋、火爐等產品久負盛名;這裡被譽為“冶鑄之鄉”。今天,三甲鎮正緊抓新時代的東風,以優化升級提質為方向,積極打造“冶煉—鑄造—機加工—高端裝備製造”循環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書寫新時代的三甲答卷。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編在澤州縣金村鎮府城玉皇廟的大殿前,發現了一個印有“高平縣三甲鑄鐵工藝廠制”的香爐。

這個遠離故土,產自1989年9月的香爐,歷經了時代的滄桑鉅變,向我們展現著三甲鎮悠久的冶鑄歷史。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三甲的炊具鐵貨不僅譽滿上黨,而且馳名省外。

據不完全統計,輝煌時期,三甲大大小小的冶鑄廠共計140餘個,從業人員達到4000餘人。

今年62歲,有著鑄造行業40多年工齡的郜躍進,就是眾多工人中的一員。

“村村點火,處處冒煙”是當時三甲的真實寫照,而給小鎮帶來輝煌的冶鑄業,成為埋在當地的一顆定時炸彈,大量的汙水廢氣讓環境不堪重負,生態環境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隨著環保形勢的日益嚴峻,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新的發展要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工業小鎮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三甲鎮從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逐步放棄粗放型的冶鑄行業,轉而向裝備製造業發展。

原先的冶鑄小作坊幾乎全部關停或整合,而依託“冶鑄之鄉”的傳統工業基礎和便利的區位優勢,三甲焦電、福鑫鑄鐵、山西建築產業現代化晉東南園區等現代化企業相繼入駐三甲。

如今,在晉東南產業園區的車間裡,劃線、噴漆、養護、脫模,都可在中控室操作完成。園區達產達效之後,每年可實現輕中型鋼結構4萬噸,重型鋼構5萬噸,PC構件10萬立方米,綜合管廊40公里的產能。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創造未來。在生態倒逼傳統產業轉型的同時,三甲還圍繞“互聯網+”,利用現代通信技術與煤機設備深度融合,以山西科興昌平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為首,創立“互聯網+煤機”的“煤寶網”,以創新助推轉型升級。

長期以來發達的冶鑄業,也在新時代與傳統文化結合,衍生出了眾多的文化產品,邢村琺華、澄泥硯以及南河村的馬良刺繡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文化品牌。

坐在三甲鎮中心的小廣場上,環顧四周,綠樹成蔭,景美人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閒暇時既能跟著歡快的音樂進行酷走,也能安靜地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與歷史和文化來一場隔空對話。如果不是老輩人說起,很難相信曾經的三甲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如今的三甲,變化仍在繼續,廁所革命、汙水革命、熱供排一體化工程正在進行,“冶鑄之鄉”的華麗轉身正在接續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