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琼台礁和万安滩,一个位于南沙群岛南边,一个位于南沙群岛西边,都是我国在南海的前进基地。万安滩因为礁盘水深(最浅处距水面17米),只能采取人工筑岛技术,用水泥沉箱或钢质圆筒沉入或插入海底填岛。而琼台礁是有陆地的岛屿,工程量相比万安滩要小,只需在低潮时露出水面的礁陆上,实施陆域吹填,扩大面积即可。

前几期笔者介绍了琼台礁的相关知识,有读者问,即然琼台礁位置这么重要,要在这里填一座2平方公里的岛屿,工程量不小,大量的海砂怎么来,总不可能从陆地上运吧。

答案当然不可能从陆地上运,费时费力还费钱,重要的是破坏海洋环境。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如果在万安滩填岛,因为水深,砂子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解决,琼台礁则容易得多(参照我国南沙七岛建设)。万安滩全部没于水下,礁盘在水下数十米。万安滩礁盘面积虽然达到700平方公里,但礁盘四周的水深却有200至3000米,我国的填岛神器“天鲸号”、“天鲲号”在这里取砂将十分困难,几乎无砂可取(不能破坏礁盘)。天鲲号最远输砂距离为15公里,挖深35米,这些填岛神器对于万安滩的水深有些鞭长莫及。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万安滩的填岛模式,极有可能除了水泥沉箱或钢质圆筒沉入或插入海底围堰,填岛的砂子必须从其它地方挖来(比如在万安滩西边的南海大陆架上,有些暗礁暗沙就可以取砂,水深只有二三十米),填充到水泥沉箱或钢质圆筒围堰中间,最后露出水面成岛,这个跟我国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技术一样,但工程量将十分巨大。

在琼台礁填岛就方便多了。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琼台礁礁盘虽然面积不大,只有2平方公里,但礁盘水浅,又位于南海大陆架上,礁盘四周水深只有10米至80米,我国的填岛神器“天鲸号”、“天鲲号”取沙将极为方便。在琼台礁礁陆垫高5至10米即可成岛。

这里说的取沙当然不是我国沿海城市那种沙滩上的海沙,而是我国南海岛礁上特有的珊瑚碎屑。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我国南海诸岛除了极少的火山石和岩礁,绝大部分都是珊瑚岛礁,分布在南海21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这些珊瑚岛礁都沉积有大量的珊瑚碎屑,珊瑚在上万年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受风暴和海浪的摧残,风浪过后,留下的便是遍布海底的碎珊瑚。还有些珊瑚碎屑是现代珊瑚及海洋生物生长发育的碎屑沉积,有些厚达上千米,表层沉积物分为砾砂、中粗砂、中砂和细砂4个等级,这都是填岛所要用到的沙子。

填岛大家都明白了,那么在琼台礁填岛,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大吗?

可以说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我国2013年开始的南沙七岛建设,特别注重珊瑚岛礁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在陆域吹填过程中,采用自然界中的“自然仿真”办法,模拟海洋风暴中海浪对珊瑚沙洲的影响,搬运珊瑚砂砾等生物碎屑,逐渐进化为海上绿洲的自然过程,对珊瑚岛礁生态环境体系的影响不大。经过几年的时间检验,南沙七岛的岛屿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珊瑚生长也十分活跃。原来遍是珊瑚碎屑、荒无人烟的南沙岛礁,现在已变成了一片片海上绿洲,海鸟栖息,海龟上岸,反而对海洋的生态起到了积极的保护作用。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不但能建成我国最南边的绿色岛屿,还能建成我南沙南边的保障基地,对我传统渔场的维护和九段线的保护都有重大意义,岛屿周边的海洋环境只会越来越好。

(曾明伟/文)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更多南海知识,请点下面南沙铁三角专栏:

在琼台礁实施陆域吹填,大量海砂怎么来,海洋生态环境怎么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