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位於四川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原名益昌縣,後才改為昭化縣。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其嘉陵江水在此洄瀾,水系宛成,太極天成,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張飛挑燈夜戰馬超;老將黃忠、嚴顏勇退曹兵;姜維兵敗牛頭山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一面臨江,三面環山,嘉陵江在城東與白龍江匯合,直通古渝州(今重慶)、金牛道穿城而過,自古也有水陸碼頭之稱。劍門雄關屹立於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著城之東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車馬絡繹不絕。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軍事重地。三國時,劉備佔據葭萌後,看中了這裡的重要戰略地位。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此城兩江匯合,繞城東去,金牛古道穿越而過,劍門雄關,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嶺,西憑劍閣,南通閬巴,真是全蜀咽喉。雖是彈丸之地,而有金湯之固。他以此為根據地,向西進攻劉璋,奪益州,再向東擊敗張魯,取得了漢中,建立了蜀國。蜀漢左將軍馬超當年在這裡降歸劉備,大將軍蔣琬曾督軍於此。魏將鍾會、鄧艾攻蜀時,被蜀將張翼、關索等長期阻於嘉陵江之東,兩軍在這裡進行過多次爭奪戰,關索的夫人鮑三娘就戰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壩。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古城昭化,文物古蹟頗多,尤以三國遺蹟最多,西門有蜀漢大將軍費方之墓;城北有蜀將關索之妻鮑三娘之墓;城西5公里的牛頭山上“襟劍閣而帶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誠天設之險”的“天雄關”,而今關門猶存,雄姿不減當年,山頂上的“姜維拜水井”至今尚存。山的右側還存清代碑林一處,雖經數載風雨,石碑卻依然屹立於山巔。這些文物古蹟,吸引著無數考古者和“三國研究會”的學者及遊人。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東門外,嘉陵江和白龍江匯合處的“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詠之地。古時這裡是“白天萬人拱手,夜晚千盞明燈。”新舊《唐書》所載唐明皇幸蜀“遇有雙魚負舟過津,議者以為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在此匯合的白龍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匯合,還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色,清蝕分明,似兩龍交合,形成一大奇觀。歷代詩人杜甫、楊慎、張問陶等對此都有題詠。至今這一奇觀猶如當年,清晰可辨。

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四川廣元昭化古城


景區看點;"沿山樹色來窗外,徹夜江聲落枕旁。"這是古代詩人對昭化古城依山傍水美麗景色的感贊。古城山勢獨特,風景迷人,位於古城城西北方的翼山,山形北陡南緩,山勢獨特優美,為古城龍脈所在,登翼山之上,可總攬古城風水之格局,感悟古城風水之靈氣;位於古城東南的筆架山,綠樹成蔭,山色秀麗,毛坪夜月為古時昭化八景之一;位於古城西門外的牛頭山、雲臺山,刀削斧劈,高聳入雲,宛如一擎天石柱,屹立於天地之間,山間植被豐富,森林茂盛,幽似青城,秀似峨眉。廣元登山協會把登山基地建於此,吸引了眾多遊人及登山愛好者前來登高望遠,欣賞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體驗天人合一之精妙。還可搜尋三國古戰場獵獵狼煙,感悟"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之悲壯。同時,古城水上交通"四通八達",遊人既可在碧水青天、清波綠水中泛舟飽攬白龍江、嘉陵江兩岸美景,又可在江上垂釣、捕魚,品嚐自己的勝利果實。還可在夜色垂暮,漁舟唱晚樂曲聲中飽攬"燈火萬家城回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古城夜景,彷彿進入人間仙境,美哉、樂哉。古城周邊既無大城市之喧鬧,又無工業廢水、廢氣之汙染,是遊人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的最佳場所。

昭化古城景區各種文化內涵再現逼真,遊客參與互動性。

八卦井:建於明代,井水甘甜可口,是古城內現存完整古井之一,為祈井水豐滿,井壁井底皆為八卦狀,故稱"八卦井"。井邊大小深淺不同的石坑是古時人們放置銅錢經年累月而形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