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十月,一个收获的季节。

记者穿行在位于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的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十几名农民正在采收豌豆尖,他们有说有笑,畅谈着丰收的喜悦。在机耕道的另一边,几十名农民在刚采收完豇豆的地里,移栽新一季的莴笋,眼前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平坝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

25岁的王家贤是高田村村民,作为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专业农机手,这几天,王家贤和村里的十多个农机手甚是忙碌,刚收完豇豆,他马上开动机器翻地为基地接着种植大蒜、莴笋做好准备。

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一到丰收的季节,每天从基地销往沿海地区的蔬菜就多达50吨以上,多的时候甚至超过100吨,而前几年,王家贤一家利用几亩田地种土豆、烤烟和蔬菜,却苦于不懂技术和对接不了市场,均以失败告终。如今的王家贤,已经成为了蔬菜基地农机手和高田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蔬菜丰收

王家贤变身新型职业农民缘自坝区产业的崛起。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我省提出要加快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全省坡度小于6度、面积500亩以上的种植土地培育成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并将其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去年以来,我市迅速行动,500亩以上坝区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高田村的蔬菜基地作为我市样板坝区之一,成为一片希望的田野,让田地一边丰收,百姓一边增收。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高田村蔬菜基地

用好资源 推进建设

安顺多山地少平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这样的地形制约着我市农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所以镶嵌在黔中大地的一个个坝区显得弥足珍贵。

如何利用好坝区资源,推动产业革命向纵深发展?我市首先积极开展500亩以上坝区调查。为全面了解500亩以上坝区的情况,市农业农村局与市自然资源局、市统计局联合开展了500亩以上坝区初步调查工作,以及全面核查工作,对坝区的面积、涉及的村、农户数以及坝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基础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同时,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坝区建设专班;制定了《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下发了《安顺市2019年500亩以上坝区创建任务分解》;组织召开坝区专题研究会、调度会6次,开展专题调研11次,强力推进坝区创建工作。

围绕“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产销对接、组织方式、利益联结、基层党建”,我市各县区立即行动,用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和“五步工作法”,充分利用安顺立体气候、地理区位等自然资源禀赋,综合气温、季节、雨水、节本增效等因素,重点发展了优质粮油、蔬菜、辣椒、食用菌、中药材、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实现了韭黄、山药、大葱、辣椒等产业“无中生有、从有到优、转优变强”,全市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通过采取政府投入、整合资金及融资等方式,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加快完善沟渠、田间道路、设施大棚、冷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土地整治,坝区土地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目前,我市样板坝区12个,达标坝区54个,一般坝区省还未下达确认。2018年底土地流转(入股)面积151053.3亩,今年1至9月底流转(入股)面积188183.49亩,到年底预计流转(入股)面积221897.27亩;复种指数达到1.71。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扁担村蔬菜种植基地

选准产业 坝区丰收

在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扁担村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见1000多亩的坝区集中连片,农户分布在坝区各个角落,忙着采摘蔬菜。

“农户正在采收的是茄子、西红柿、黄瓜等。目前广州、长沙、海口等地的公司陆续来基地进行收购,车辆来来往往,一天有几十吨的蔬菜往外运。”惠农康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秀标说。

我市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战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过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和夏秋决战,收获累累硕果,西秀区15万亩优质稻喜获丰收,普定10万亩韭黄为百姓铺就了金色致富路,安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让农村变了样,农民变工人……一块块坝区,一片片田野,为农村产业革命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8年底我市坝区平均亩产值5279.3元,2019年前三季度平均亩产值6205.15元;2018年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3元,2019年前三季度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60元,预计到年底可达到11560元。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产业兴旺 农民增收

为培育经营主体,助推坝区增效农户增收,我市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紧密的利益联结模式,大力示范“塘约经验”,稳步推进“三权”促“三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发展订单式生产,推进“农校”“农超”“农批”对接,全市坝区内多家重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与近400所学校签订营养餐供货销售合同,推进产销对接,增强企业效益。

据了解,我市坝区内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018年底有107家,到2019年9月发展到131家;发挥作用的合作社2018年有553家,到2019年9月底达620家,带动农民258223人,其中贫困人口65278人;分红总金额3593.01万元,涉及农村人口37389人。农业保险的参保目标价格指数保险41193.44亩,自然损失保险306542.85亩,气象指数保险2219.3亩,总保费1178.33万元。理赔面积44778.01亩,金额177.63万元,保障了坝区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我家种植了40亩水稻,今天拉走了2万斤左右,家里还有3车,去年靠水稻收入五六万元,今年收成好,应该也能挣6万元左右。”西秀区黄腊乡嘉惠村村民肖龙文难掩丰收的喜悦,向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在希望的田野上——安顺市500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韭黄丰收

“韭黄产业发展好了,大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就想在劳作中找点乐趣,于是想到了在务工时拍视频,在田间地头拍好了随手就发。我在快手上注册账号两个月,拍的视频点击量有1000多万人次,粉丝有4万多了,让很多外省的朋友认识了韭黄,还有人通过我的视频要来买韭黄呢。”普定县化处镇焦家村村民陈开江高兴地说。

……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的喜悦诉不完,增收的快乐道不尽。(安顺日报社大数据智慧全媒体记者 伍水清 陈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