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扒扒狗"是什么狗?原来它不是狗,它是地下昆虫

说起"扒扒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扒扒狗"又被人们叫做耕狗,土狗崽,四川人民更是亲切的称呼它为土狗子。说这么多名字都带"狗",或许不知道的人们会以为这是一种狗,但是其实它是一种昆虫,一种

地下昆虫

扒扒狗原名蝼蛄身体修长呈梭型,头小,圆锥形。作为昆虫它为什么被称为扒扒狗?如果有抓过这种虫子的小伙帮应该知道,当你抓住它的时候,它的前足会把你捏住它的手指向外扒拉。也正是因为它前足的特殊开崛器功能,它能够在泥土中自由穿行,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扒扒狗,土狗子等俗称。

此土狗非彼土狗

农村有两只"土狗"一只是我们熟知的看门护院人类的好伙伴正宗土狗,另一只就是这个躲在地下的昆虫,蝼蛄。记得小时候常常追着蝼蛄,抓它们玩,我们对蝼蛄都十分喜爱,觉得可爱又不咬人。可是大人们好像对它不是那么喜欢,都想着把蝼蛄踩死,以至于常常哭闹着让大人放蝼蛄一条生路。

后来长大了,终于知道大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这只"土狗子"。

蝼蛄在农业上其实是一种害虫,它在地下生活,它会吃掉为人类疏松土壤的蚯蚓,它还会吃掉农民新播下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

蝼蛄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并且蝼蛄食性复杂,它可以吃很多东西,主要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

总之,蝼蛄作为害虫也是够坏的了,别看样子蛮可爱的,危害起作物来它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所以也导致了它经常被人类制裁。而主要的防治方法有三种农药肥料: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可减少蝼蛄产卵;毒饵诱杀:利用蝼蛄杂食贪吃的本性,用敌百虫原药加饵料充分拌匀后撒于苗床上,可兼治蝼蛄和蛴螬及地老虎;灯光诱杀:蝼蛄有趋光性,选择一般在闷热天气,晚上八到十点用黑光灯诱杀。

当上了保护动物

在农药,毒饵,灯光等的防治下,农作物的收成得到了保障,同时蝼蛄的数目也得到了相应地减少。就在大家对这种生物深恶痛绝的时候,一些国家却把它列为了保护动物,比如英国。英国人发现它们的蝼蛄在农药作用下如今已经接近灭绝,再这样下去,英国就没有这个物种的存在了。

于是英国还专门开设了保护地区,比如一些专门养这些生物的研究所,人工养殖基地,为了让这种生物得到更好的保护,英国还专门上报刊登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普及社会大众,在社会上一起让大家去保护这种生物。

为了保护这种生物英国也希望全世界可以去保护这种生物,因为如今这种生物已经在不断的减少当中,一旦灭绝,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这种生物了。

其实蝼蛄没那么坏

其实蝼蛄也不是那么坏,虽说它是害虫,但是它对于人类也是有贡献的,那就是它的药用价值,它是许多中药的主要药材之一。自古对于蝼蛄入药就有许多记载不论是《本经》,《日华子本草》还是《本草纲目》都有对其的药性进行描写。

除了入药这一种贡献,它还给人们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很多地区都有油炸蝼蛄这道美味,蝼蛄的翅膀较短,撕去蝼蛄的翅膀,然后炸至金黄的状态,再撒上一些盐,口感非常脆。不过蝼蛄体内的蛋白质含量比较少,因此吃起来跟别的昆虫味道不太一样,没有那种蛋白质的独特味道,但是蝼蛄肉多啊。啧,想想就流口水。

饲养蝼蛄

正因为如此,蝼蛄数量的不断减少,为了能够继续把蝼蛄作为美食,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把它进行饲养,但是蝼蛄是不在市场上卖的,所以要养就还必须像小时候那样去野外抓回来。蝼蛄虫害怕灯光,需要在晚上去捉,捉回来的幼苗经过筛选,只留下健康强壮的幼苗蝼蛄饲养。

关于饲养的场所还有所要求,蝼蛄的饲养场所要大还要深

,建造一个饲养池,深度大概要5米,宽度3米,为的是蝼蛄不那么容易跳飞出来。池子下要铺一层腐制土壤,和牛粪以供土壤的营养。

蝼蛄喜欢阴凉潮湿,所以要保证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但是又不能过多的水,如果水太多,会淹了蝼蛄,而且蝼蛄喜欢钻土,太湿润的土地很影响蝼蛄的生成长。其实我们可以就地取材把蝼蛄的池建造在树荫之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了阴凉潮湿的环境。

这些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养护的问题,时不时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在农药市场都有专门针对饲养蝼蛄养殖的农药。接着就是食物的问题,蝼蛄的食物很简单,把蔬菜水果类的叶片果皮丢给它们都能食用,也有专门的饲养饲料可以供它们食用,他还会吃一些熟食,比如煮熟的豆子花生,但是记住喂养的时候不要一次喂养过多,要做到少食多餐

蝼蛄的养殖周期,一般一年就可以进行收获一次。通常都是来年的春天丰收,这时的蝼蛄已经长的非常肥大了。用大网子把蝼蛄从池子地下捞出,再把收获的蝼蛄清洗干净,祛除内脏,晾干就能做食品了。

结语

存在即合理,"扒扒狗"在农业上是害虫,在药用和美食上却又对人类有着说不清的贡献价值,但是随着这种生物的越来越少,我们也要有所警惕,虽不说一定要像英国那样列为保护动物,但是我们也要保证这个物种不会就此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