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專業飼養育肥豬模式是怎樣的一種養豬模式?

Norahs


專業飼養育肥豬模式是怎樣的一種養豬模式?

隨著養豬業的不斷髮展,自然形成了不同的養豬模式,實際中會有交叉部分。養豬模式有自身不同的定位,對豬品種、飼料、養豬技術、飼養管理、豬舍設計及養豬設備、投入資金等有著不同的要求。養豬前,無論散養或豬場,首先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確定養豬模式,對於以後的養豬效益和長期發展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一、養豬模式大概分為三個大類

1.飼養母豬模式

  • 曾祖代母豬飼養模式,也稱為原種豬場,提供純種母豬給祖代豬場飼養。
  • 祖代母豬飼養模式:通常稱為擴繁場,提供二元母豬給父母帶豬場飼養。
  • 父母代母豬飼養模式:提供育肥豬仔給育肥豬場飼養。

2.飼養仔豬模式

  • 乳豬斷奶至30公斤左右,可分為保育豬和仔豬兩個階段。
  • 一般在豬場內部系統使用比較多。

3.飼養育肥豬模式

  • 自繁自養模式:飼養二元母豬,自留豬仔飼養到肥豬出欄。

  • 飼養育肥豬模式:是指養豬人購買仔豬回來飼養到肥豬出欄。




二、專業飼養育肥豬模式就是飼養育肥豬模式其中的一種。這種養豬模式具體有哪些優缺點和注意事項呢?

1.優點

  • 飼養育肥豬相對簡單,容易學習掌握,養豬人如果能通過豬市場信息把控,容易賺取養豬利潤和賺取差價。
  • 豬舍結構簡單,設備要求較低。目前規模豬場有自動落料飼餵器或全自動喂料設備,排汙處理有水泡糞和發酵墊料兩種方法,大大節省了人力。
  • 飼養週期短,資金週轉快。根據豬品種,一般飼養4-6個月可以出欄肥豬。
  • 固定資金投入少,欄舍週轉快。可以進行全進全出和分批飼養、分批出欄的兩種方式。

2.缺點

  • 購進仔豬的健康情況、均勻度、豬品種沒有主動權,隨機性比較大,有適度規模會好很多。
  • 仔豬價格隨行就市,仔豬購買價格會很大程度影響到育肥豬的利潤。
  • 多處進仔豬,疾病情況會變得比較複雜,給飼養過程帶來不利影響。

3.注意事項

  • 購買保育後的仔豬:乳豬斷奶後還有一個重要的保育過程(斷奶-15公斤左右)。
  • 不要直接購買斷奶乳豬,減少不必要的風險,多增加一個養豬環節。
  • 選擇豬品種:豬隻長勢和飼料利用率,通常是外三元優於內三元,內三元優於土雜豬,土雜豬優於當地土豬品種。
  • 肥豬出欄時間快,豬舍利用率高也是增加養豬效益需要重視的。
  • 分段飼養:育肥豬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飼養。仔豬15-30公斤,中豬30-60公斤,大豬60公斤至出售。
  • 飼料選擇:料肉比是肥豬飼料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三個階段的營養標準不同,需要使用對應的三種飼料。
  • 飼養密度:根據小中大豬的飼養密度參考標準並群飼養。合併豬隻前幾天,豬隻會有打鬥情況,需要注意觀察處理。
  • 採食方式:根據飼養數量來定,傳統養豬採用吊架子喂料方式;豬隻數量多時,需要採用直線育肥飼餵方式,提高豬隻出欄時間。豬圈沒有自動喂料器,需要有足夠的喂料槽長度。
  • 禁止廚餘:儘量減少飼料或原料來源處,禁止使用廚餘飼餵,減少疫情風險。
  • 飼養管理:初期調教豬隻三定位,定點採食、定點睡覺、定點排糞尿。定期驅蟲和必要的免疫程序。注意豬圈乾燥乾淨,溫溼度控制,夏季注意豬隻熱應激反應。





總結

專業飼養育肥豬模式雖然有很多優勢,如果從長期養豬來說,養豬數量多,這種養豬模式的缺點導致很難長久堅持。進豬價格把控比較被動,疾病疫情風險大,建議從自繁自養的模式去考慮,才能根本解決。

草木七舍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草木七舍


我國的生豬生產場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原種場,也就是培育種豬的養豬場,主要培育種公豬和種母豬,他們培育的一般都是純種豬,又可分為祖代豬場,父代豬場和母豬場等,專門生產的是種豬,要求高,主要也是出售種豬。


第二種就是商品豬場。也就是生產商品育肥豬的豬場,這裡又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繁自養豬場,也就是自己養種公豬,人工或自然交配母豬,生產二元或三元雜交商品豬,生產的仔豬除個別成為種母豬外,大多數用作商品育肥豬,國內的大型豬企都是這種模式。還有一種就是生產的商品仔豬或者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或者直接出售給中小型養豬場,由他們育肥出售。

第三種就是育肥豬養殖場。這是國內大多數小型養豬場和散養戶採取的形式,雖說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仔豬在斷奶後了就交給這些養殖場,一般的上家養殖場都會提供相應的技術和服務。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專業飼餵育肥養豬場模式的好處是經營靈活,抗拒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強,他們只做從斷奶仔豬到育肥豬這一段的養殖,時間一般是四到五個月,育肥時間少,經營就靈活,遇到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就開始擴大規模,一旦行情不好就可以立刻縮小規模;而且技術服務可以由上家公司提供,避免了一些技術服務上的問題。但缺點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盈利空間少,仔豬的利潤別人家佔有,一旦豬苗價格上漲,補欄就有了問題,會受制於人。有時候豬苗的價格高,而出售時生豬的市場價格低,就會虧本。


還有一些社會責任感比較高的養豬公司,會採取一種“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提供豬苗,提供從仔豬入欄到育肥豬出欄的一攬子服務,最後由公司回收生豬,等於農戶只收取了代養費,大大降低了成本投入,避免了市場風險。也是間接的帶動了當地的養豬業生產,為當地的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一種貢獻,這也是目前好多養殖大公司在精準扶貧時的社會義務和責任擔當,是值得肯定的一種社會化服務。

另外一個就是採用小型的規模場進行育肥豬飼養模式可以降低環保的壓力,由於採用分散式的小型的育肥豬生產方式,豬的存欄規模小了,自然環保的壓力就減少了,這有利於我國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對於我國規模育肥養豬場來說,還是需要不斷的提高科技含量,採用一些先進的養殖機械,比如說糞便清洗清除設備,比如說自動化喂料給水設備,一方面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減少人工成本,另一方面減少疫病流行傳播的媒介,有利於健康養豬。未來的養豬尤其是育肥豬的飼養可能會達到一個人養1000頭甚至3000頭的規模,那時候養豬才會進入現代化。

我是寂寞的青韻,這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能幫到你,看完後別忘點個贊加個關注哦!


寂寞的青韻


簡單來說,按養什麼豬來看,有三種模式。一種是自繁自養,也就是養種豬,種豬繁育出商品豬,商品豬也是自己育肥,一般大型規模養豬場都是這種形式。當然,有些規模企業除了自繁自養外,還會做放養,其合作的農戶就是屬於專業育肥模式。

專業育肥模式,也就是說不飼養種豬,直接外購仔豬育肥,或者是和大企業合作,企業提供仔豬和飼料等等,農戶提供場地,負責商品豬育肥過程,收取代養費。

還有一種是專業母豬飼養場,養種豬,產商品仔豬出售,但自身不做育肥這一塊,這種模式現在也比較少。

就數量來看,現在做專業育肥的豬場可能是最多的,因為規模較小的豬場、散戶大多都是採用這種模式。這種模式有一定的優點,對技術要求不高,養殖週期比較短,相對比較靈活,因為只有育肥的過程,一般5、6個月就是一個週期,一年可以出欄兩撥,行情較差的時候,可以縮小規模甚至暫時停養,行情較好的時候,可以適當擴養。缺點就是相對來說,盈利空間較小,不如自繁自養,尤其是仔豬價格比較高的時候,補欄成本較高,養殖風險也會相對較大。比如現在,仔豬價格普遍都在1000元以上,育肥的利潤空間較小,如果出欄時豬價上漲不達預期,可能有虧損的情況。此外,在目前非瘟背景之下,外購仔豬育肥相對來說疫情風險也較大。


畜牧大集網


在我們國內比較大型的育肥豬養殖場不是太多,當然大家看到有很多規模化養豬場。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它並不屬於育肥廠,如果你瞭解我們國內的養豬業。你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豬都是養來賣肉的,就這麼跟你說吧。最低級的基本上就是育肥場、往上一點就有母豬場、父代場、祖代場等。那這些都是幹嗎的呢?有一些育肥場專門養的是育肥豬,有一些母豬場是專門生產小豬,然後將小豬賣給養殖戶。而他們的父代場則是培育母豬場的種豬,當然還有一些祖代場,這些豬場比較高大上裡面的種豬非常值錢,一頭有可能值幾萬甚至十幾萬。這些主要是培育新品種,固定新品系中的一些特點。

育肥豬養殖場

其實育肥豬養殖場基本上是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的,一般仔豬斷奶以後給了養殖戶。然後養殖戶將他養成育肥豬,現在很多地方都實行“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而且技術和服務基本上都是配套的,沒有多大的技術含量。為什麼會出現這一種模式呢?主要是考慮到了以下幾點。

1.帶動當地就業:一個企業的好壞,一個公司能否得到當地的支持,首先他是否能為當地創造利益,是否能為當地創造新的就業崗位。其實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當地的一些就業問題。

2.避免環保:環保問題也是頭等大事,如果投資一個育肥場,在我們國內以前不是特別賺錢,當然今年的行情令說。他們也是將環保問題轉移,間接的轉移給養殖戶的身上。你要知道養殖一些種豬才能為他們創造更大的價值。靠一些育肥豬基本上不賺錢,很多企業都深知這個道理。

這是不是一個一箭雙鵰的模式呢,當然了還有一些你看不到的利益,在這裡我就不一一的多說了。

規模豬場什麼樣?

我就這麼跟你說吧,你認為管理6000頭母豬需要多少人呢?在一個不算規模化的,生產設備比較落後的豬場裡面,真正幹活的真正管理6000頭母豬的只需要30人,其實有時候連30人都不需要。如果是養殖一些育肥豬,就目前的生產水平以及一些設備,我敢保證一個人可以管理1000頭,甚至1000頭以上。

生產自動化:現在生產全都自動化,每天也不用你喂料。到了之後把開關一打開,你所固定吃多少的料他都會一下子喂完,當然你還可以控制飼料量,育肥豬幾乎不控制,前面讓他敞開吃,後面讓他稍微限制一下。無非就是在打疫苗的時候比較麻煩,因為還需要人工注射疫苗,但是有一些基本上都簡化了,能口服能加入飲水的基本上不肌注,這種情況下一頭規模化的養豬場,如果達到了規模要求,一個人可以養殖1000頭以上。


在我們群裡面有一些資深的養殖戶都這樣說,養殖育肥豬沒有技術,是個正常的人都會養,但是最怕的就是一些疾病。那種豬為什麼就不一樣呢?他怎麼需要這麼多人管理呢?這其實還是我們國內的設備不太發達。查情的時候你需要兩三個人,而且踩背特別累,單體欄爬上爬下,估計一個單元你都受不了。而且還有誘情、還要對他們進行各種檢查等,各種生產程序都比較繁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