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突出重围,拼多多的四年艰难征程

自黄峥成立拼多多四年以来,用户规模、用户粘性和平均消费额均得到质的全面提升,市值超越曾经火极一时的唯品会,甚至一度超越过京东,直逼阿里。而在此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在电商行业没有人能够撼动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的地位,没有人预料到拼多多发展会如此迅猛。

突出重围,拼多多的四年艰难征程

明面上看,拼多多似乎创立仅仅4年,但实际上在这家新电商平台横空出世之前,其核心团队已经运作攀登了10年的时间。创始人黄峥的履历之丰富让无数同辈汗颜,2007年离职于谷歌歌,先后涉猎电商代运营和游戏领域,均取得了显赫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电商和资金实力。直至2015年,黄峥创立拼好货,时隔一年拼好货、拼多多宣布合并,黄峥和团队才正式迈入综合性电商行业。

这些年,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电商的发展。网络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2015年全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270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的3490亿美元。这背后的依托是中国13.6亿人口规模,6.49亿互联网网民规模,5.57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

彼时,收割了互联网用户红利后,阿里和京东也真正成长为电商行业的两大巨头。只要提到电商平台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淘宝、天猫,然后是京东,两大巨头几乎全面渗透一二线城市,长期维持着“双雄争霸”的局面。

突出重围,拼多多的四年艰难征程

阿里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电商大佬,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大家的消费观念,同时还改变了大家的支付方式。

阿里巴巴于2014年上市,以250亿美元融资额创下全球史上最大规模IPO记录。2015年第一份年报显示:2015财年阿里营收达122.93亿美元(约762.04亿元),较2014财年增长45.14%;同期实现净利润39.23亿美元(约243.2亿元)。此后,阿里巴巴全年收入一直呈现爆发式增长。

而且,淘宝、天猫积累的用户数量十分惊人。上市以来阿里零售用户数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阿里巴巴2015年年报显示:阿里巴巴移动月活跃用户达到3.93亿,年度活跃买家为4.07亿,两者均占到整个中国网民总数的6成。

与此同时,刘强东正带领着京东高歌猛进。虽然京东电商的体量还远远不能与阿里电商抗衡,但是京东的3C类目正品和自营物流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京东2015年财报显示:全年净收入为1813亿元人民币(约280亿美元),同比增长58%。2015全年服务和其他项目(主要来自于电商平台业务)的净收入同比增长110%。在用户量方面,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12个月期间,京东商城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长至1.536亿,同比增长70%。

在消费升级的驱使下,阿里京东纷纷顺应潮流,将目标用户定位于一二线城市中产阶级,牢牢占据了一二线城市的电商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巨头的地位无人能撼动,那些新入局的电商平台出现在用户视野中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小,但拼多多是个例外……

彼时城乡差距大,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生活方式不尽相同,用户的消费习惯更是大相径庭。

突出重围,拼多多的四年艰难征程

经过多番市场调查,拼多多选择通过价格与阿里、京东做出差异,利用低价、免费、折扣来吸引下沉用户。例如,名创优品的线下店可以很好的融入一二线城市,但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更下沉的农村市场几乎无人问津。因为下沉市场用户更熟悉“两块五店”“小卖部”等价格便宜的小店。

在线上流量红利殆尽,寻找新流量成为各家寻求增长的首要任务的时候,快手、趣头条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获取了巨大流量并发展成为现象级产品,为各大电商平台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同时。对于拼多多而言,三四线城市潜力的爆发只是拼多多一个入局的契机,下沉市场“新贵”的养成坚定了拼多多挖掘三四线城市市场潜力的信心。

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必定有一个对市场了如指掌的领袖。从媒体公开资料来看,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是一个低调的人,但其五环内外思维的言论让他火了一把。正如黄峥所说:20年前互联网刚在中国起步时,使用者是知识经济水平较为靠前的小部分人。20年后拼多多出现时,不论乡村还是城市,教授还是农民,移动互联网已经平等地进入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这时出现的新平台,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服务最广大的普通人。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下沉市场用户成为互联网下半场最大的增量群体。而黄峥正是看中了增量市场里蕴藏着丰富的机会,包括廉价的流量、新兴商业模式的发展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