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文 /環球錦鯉周小凡

最近在短視頻平臺上,有個“把‘AJ’的價格打下來”的視頻火了起來。

一時間,有人抨擊回應,有人全力支持,我自己本身作為一個球鞋愛好者,自詡為“沒錢的鞋狗”,當然是希望這些“潮鞋”的價格能夠低一些,這樣我就能入手自己喜歡的鞋子了。

不過,既然說到了當下最火的‘AJ’、‘Yeezy’等潮鞋,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一個現象,就是:

你幾乎從來都沒有看過這些球鞋的正式廣告,但它們的火爆程度,已經不亞於任何主流品牌。

其實在大多數人看來,球鞋之所以能夠走紅都要歸功於“炒鞋”,但作為一名營銷從業者,我自己在看待這個現象時,卻覺得其並非偶然。

“炒鞋”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是給這個市場加了一把大火,但如果把“炒鞋”的因素刨除在外,其實你會發現:

球鞋的突然崛起,其實是這背後的文化覺醒,讀懂了這個現象,我們能從中收穫很多啟示。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亞文化崛起,曾經的零散部落變為如今的群體】

實際上,我們大陸在早期並沒有所謂的“鞋文化”和“潮流文化”,即便是在歐美,球鞋以及潮牌這種產品,也只是屈居於主流文化之下的亞文化。

比如當下有個非常火爆的潮牌叫做“Supreme”,這個品牌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美國街頭,滑板亞文化的推崇。

最開始,Supreme只存在於紐約市下東城,這裡有大量的移民和黑人,各種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就成了紐約街頭文化的起點。

但是Supreme的火爆卻是在近幾年才開始的,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

亞文化從本質上而言,屬於一種小眾文化,喜歡這種文化的人因為都遊走於主流的邊緣,因此就變得不夠集中,分佈的非常散。

人們想要建立關係、尋求歸屬感、渴望抱團取暖的方式,因為沒有互聯網這樣的媒介,所以很難建立這些關係。

而現在則不同了,整個社會媒介的發展水平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度自由的階段,承載著連接亞文化部落的土壤出現了,互聯網降低了傳播、交流以及社群組建的成本,這使得任何人都能很快的找到“組織”。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比如你不逛B站,就不會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竹鼠會中暑”;不玩英雄聯盟,就不會知道滿屏幕的“IG牛X”是怎麼回事,說白了,基於對這種文化的認同,才有了一致的語言風格和精神歸屬感。

如果說大眾文化是“消極的接受了商業所給予的風格和價值”,那亞文化則是積極的去尋找一種主流之外的風格,‘AJ’、‘Yeezy’等潮鞋文化亦是如此,當時尚被流行文化壟斷時,它們就成了人們想要表達個性、表達自己風格的最佳選擇。

且,在如今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群體劃分,不再是年齡、不再是收入,而是手機裡的APP、身上穿的什麼品牌,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背後的文化陣營。

而這,就是潮鞋市場能夠突然火爆的最根本原因:亞文化的崛起。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當品牌融合了亞文化,產品就變成了最好的標籤】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潮鞋”通過亞文化社群進行擴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共同審美。

在這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作為產品的同時,本身也兼具內容,每當這些產品出現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潮流文化又來了。

就像是看到“彈幕”我們會想到B站,看到咖啡我們會想起星巴克,說白了,品牌以及產品本身,已經成為了某種文化或是現象的標籤。

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它像是一根釘子一樣,把這個標籤砸進了我們的心智當中,從而讓某個品牌或產品,常年盤踞在我們的內心,你說它還用像其他小眾產品一樣,做鋪天蓋地的廣告嗎?

當然不用,因為這個認知的釘子就紮在這裡,偶爾砸一下,提醒粉絲,我才是這個領域裡的老大,足夠了。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況且,這些產品本身已經代表了其背後的文化內容,它們所出售的,也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產品,而是一種文化價值,滿足的是用戶精神層面的體驗,而非產品本身最基本的功能。

所以當我看到短視頻博主說出:“鞋子是用來穿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知道,把價格打下來這事兒,肯定是沒戲了。

這是“潮鞋”能夠爆紅的第二個因素:商業助推。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人們富有了之後,就會變成文化的雜食者】

除了商業力量的助推之外,消費者的力量同樣重要,其中以一些“有錢人”的消費觀念變化為首的“文化雜食者”,他們的行為也促成了現有“潮鞋”市場格局的形成。

從中國近幾年的音樂市場就能看出來,很多有錢有閒又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已經開始不再喜歡一些主流的音樂,相反,從2010年至今、曾經小眾的民謠、說唱、搖滾等曲風開始異軍突起。

而在此之前,音樂市場基本上是被流行音樂所壟斷的,人們不再挑剔哪首流行歌不好聽,而是開始討論哪種曲風更有逼格。

根據社會學家的言論來看,這些金錢相對充裕的“文化雜食者”,並不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喜好,而是對侷限於一種文化風格的現實反抗,進而彰顯自己的個性。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這些“雜食者”們足夠理性,他們知道如何挑選新的文化,甚至會主動的去接觸異域文化以及各種極端組合。

而“潮鞋”在今天能夠擊敗眾多主流文化,也要仰仗這部分群體,在這部分人看來,流行文化只是提供了選項,我們只能被迫的去選擇,而通過自己接觸並選擇的文化,才更值得自己去傳播、去分享。

儘管最初這個群體比較小眾,但卻比種子用戶更快一步,且自身擁有的成長空間非常大,這種在今天看來,是一種孵化小眾社群、定義亞文化、爆發擴散為流行生活方式的成熟模式,顯然已經成為了文化生長最好的土壤。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平臺的存在,讓小眾並不小】

儘管沒有看過潮鞋本身的廣告,但是通過各種平臺以及APP,我們也看了太多自制廣告劇目。

這就是平臺的價值所在,它們往往出現在一些邊緣地帶,並把自己與主流平臺區分開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讓自身的焦點更為集中。

圍繞集中的這個點,這些平臺的運營者們能夠深入其中,帶來很多與主流不一樣的東西,包括抽獎、社區、作品徵集以及創意廣告等等內容。

更重要的是,它們不必依靠改變品牌來吸引不同的群體,它們只需要集中精力,為這些小眾愛好者提供服務就完全OK。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但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在茫茫人海中,迅速的找到目標人群,還有一個讓“小眾並不小”的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平臺的創建者,其本身也是“潮鞋文化”的狂熱信徒。

很多平臺在尋找員工時,會通過認同價值觀以及本身的喜好來篩選團隊成員,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平臺在某種程度上,就變成了一個有歸屬感的地方。

而這種歸屬感,在需要人們向其他人宣傳這一平臺的時候,就變成了最好的“武器”。


其實看完了“潮鞋”爆紅的現象之後,我們能夠很清晰的感受到,文化在如今的市場環境裡,起到了太大太大的作用。

毫不誇張的說,很多商業模式以及行業展開,都要以文化的覺醒和認同作為重要前提,在近幾年的市場上,除了潮鞋之外,像手辦、模型、樂高等小眾市場,也在呈現上升的趨勢。

也正是因為這些亞文化的存在,才然市場變得更具有多樣性,使得巨頭們即便再強大,也無法吞併整個行業、整個市場。

但願透過“潮鞋”市場的崛起,能讓更多人看到小眾群體、看到更多的亞文化,同時,我們也更加期待,今後的市場,將會迎來更多行業的百花齊放。

“AJ”的價格能打下來嗎:“潮鞋”能夠爆紅的背後,其實另有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