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农村有句老话叫做“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现在是农历九月,也正好是柿子大量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北方农村,柿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水果,每年的秋冬季节,一大片黄澄澄的柿子挂在枝头,是农民最为待见的场景之一,这是因为柿子一直以来都收获了人们很高的评价,民间还有一个柿子十副药的说法,在粮食少的年代,这种水果更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听农村的一些老人说,20多年前的农村条件还十分贫穷落后,地里的粮食产量也很有限,每年收回来的庄稼在交了公粮之后剩余并不多,为了填饱肚子,柿子就成了被农民当主食吃的水果,北方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棵柿子树,农历九月之后,摘下来的柿子用石灰水泡一泡,去掉涩味之后,拳头大小的柿子很多农民一顿能吃十几个,柿子也成了农民口中的救济粮。

好在柿子的产量也是出了名的高,记忆中院子里的两棵柿子树每年都能摘好几百斤柿子,要是遇到结果子的大年,产量还会更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柿子树枝条被压断的情况。按照农民的说法,村里的柿子树既不用经常浇水,也用不着时时刻刻照看,在近乎于让其自生自灭的情况下,柿子的产量比很多水果都要可观。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只不过随着农村条件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柿子这种水果的地位反而一落千丈,农民曾经的救济粮,如今在人们眼里却成了卖不动的低端水果,每年北方柿子成熟的时候,都会出现行情遇冷的现象,一丰收就滞销已经成了柿子这种水果的常态,大多数时候农民降价到5毛一斤都卖不出去,甚至经常有烂一地没人理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有各种水果扎堆上市,在同时期上市的一众水果当中,柿子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农村的柿子大多为老品种,没成熟时带有明显的涩味,要想等到涩味完全褪去之后再采摘,这时候的柿子已经变软了,等不了两天就会彻底烂掉,这种不利于保存和运输的柿子一般都不会受水果的商贩待见。再加上如今的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已经不需要靠柿子来代替粮食填饱肚子,天气一凉,柿子这种凉性的水果也不是大家的理想选择。

既然这些老品种柿子不是理想的新鲜水果品种,还有一条出路便是进行深加工,加工出来的柿饼实际上很受欢迎,也经常能卖到十几块一斤,既然新鲜柿子卖不上价,农民为什么不加工成柿饼再卖呢?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首先并不是所有品种的柿子都适合加工成柿饼,目前用来制作柿饼的大多是尖柿和月柿,皮厚水分又多的磨盘柿子就只适合被当作新鲜水果,而在农村的老品种柿子中,磨盘柿子占了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制作柿饼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只有秋高气爽的地方才适合做柿饼,如果碰上阴雨连绵的天气,柿饼晒不好久十有八九会发霉,此外,短时间内成熟的柿子数量太多,要想制作成柿饼的话,人手安排也是个大问题。

农村的新鲜柿子卖不上价,为何不加工成柿饼卖?农民:没那么简单

每次遇到柿子滞销或者卖不上价的时候,很多网友都会建议让农民做成柿饼来卖,虽然这种想法是好的,可是很多柿子产区要么品种不合适,要么气候不合适,要么就是没有做柿饼的经验,万一做了没人收购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就难怪农村的柿子会面临这么尴尬的处境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