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霍金曾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宇宙中最令人感動的,是“遙遠的相似性”。

不過,當你到了非洲大陸去看大象,卻不慎發現跟某位穿著輪胎鞋的非洲大兄弟撞了衫,無論你穿的是Tommy Hilfiger還是H&M,都不必急於動容。

大兄弟可能只是在當地二手市場淘了貨。

這出於二手衣物產業在非洲各地日漸繁榮。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從乍得湖穿梭到好望角,或是從埃塞俄比亞高原漫步到剛果盆地,只要沒有沙漠和獅子的地方,就會有二手衣物交易市場。

無論當地流通貨幣是各國發行的先令,還是西非金融共同體使用的法郎,二手市場上大部分靚衫的價格摺合人民幣都只有幾塊錢。

中意的款式只要大於自己合適的尺碼就可以買定離手,指出幾件貨品的瑕疵甚至能省出家人的晚餐錢。

這些他人看起來凌亂的衣堆,成了購買者眼裡的富礦。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這樣的二手市場,也不只是窮苦人體驗消費主義狂歡的地方。

比如位於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的Gikomba市場,是東非最大的二手市場,對於一些中上階層的非洲嬢嬢來說,這裡也是屬於她們的奧特萊斯。

在這裡可以給老公挑到阿瑪尼外套,也可以買到心儀的古馳箱包,潮流可能會落後於倫敦攝政街或者紐約第五大道,卻能享受讓黑卡黯然失色的零點幾折的價格。

這種價位讓任何買手不會擔心看走了眼,只要品相良好,內心也不會計較太多,不過是暗罵貨品前任一句“胎神”。

“我有小貓咪,我至高無上”

總之,只要認定了好貨都埋在下面,總能在成堆的ZARA和Forever21裡扒到尖貨,只是不知道要花費多久,或是從哪一家的哪一堆衣礦裡。

至於剩下的快時尚品牌,會在週末被追求穿搭的職場青年一掃而空。

“你可以在烏干達坎帕拉的Owino市場看到許多熟知品牌”

在任何一個稍具規模的二手市場,買手不怕買不盡興,賣家不會擔心資金流轉。

因為市場周遭都會有銀行開出的支行,為每一筆兩廂情願的交易保駕護航,從中分一杯羹。

然而,支撐二手市場繁榮景象的,是全球價值數億美元的二手衣物交易鏈,填補了非洲各階層的服裝需求,

但也讓非洲各國政府悲欣交集。

這些二手衣物主要來自歐美國家的愛心捐贈,曾有NGO組織估計,世界上有70%的捐贈衣物在非洲流通。

跟愛心人士所想象的圖景不同,這些衣物不是經由慈善機構出資運輸到非洲地區,然後分發到窮苦人手裡。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而是由非洲批發商以每公斤0.9美元的價格進口。

這些衣物發貨前已經經過燻蒸和簡單分揀,但批發商收到貨不會立馬填補市場需求。

貨倉裡的工人會將集裝箱裡40多個重達500公斤的衣服壓縮包拆開,按照衣服的質量和男女款式進行分類,還要挑出來非洲不需要的羊毛衫和羽絨服,將它們留著變成拖把或者座套。

裝卸工人會把分揀好的衣服分裝成45公斤的小包裝,按照不同品類分放在不同區域,這意味著不同價格。

中間商到這些貨倉進貨不需要顧慮太多,只需根據自己的資金和售貨渠道決定全部買入低價包裹,還是按照不同質量配比選貨。

這些衣包對攤販來說是個考驗。

中間商那裡不能開包驗貨,每個攤販只能抱著賭石的心態選擇包裹。

但他們沒有賭石的相關經驗,沒有人會帶小手電筒,只是通過包裹外觀和祖傳運氣判斷哪個包裹能讓自己多賺2000西非法郎(約合24元RMB)。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進到貨的攤販又助長了開頭提到的售賣場景,這讓二手衣物市場連年興盛。

肯尼亞、加納和坦桑尼亞三個國家,在2010年從歐美進口的二手衣物就已經達到了30萬噸,總價值1.32億美元(9.4億RMB)。烏干達2011年進口近5.5萬噸,價值超過2700萬美元(1.9億RMB)。

二手服裝貿易為各國提供了每公斤0.2美元的關稅,為當地人提供了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但卻破壞了當地紡織業的發展。

在非洲各國獨立之初,都選擇發展紡織業促進自己國家的經濟,比如在1980年以前,肯尼亞有50萬紡織工人,加納有2萬。

隨著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非洲提倡市場自由化政策,非洲各國調低了紡織物的關稅,廉價的二手衣物很快佔據了非洲60%以上的服裝市場。

與之相應的是國內紡織業的潰敗,肯尼亞和加納現在僅存2萬5000名紡織工人,紡織產業稅收的繁榮取決於二手衣物的進口總量。

2015年,東非共同體國家決議用三年時間逐步淘汰總價值2.74億美元(19.5億RMB)的二手服裝市場。

三年過去了,堅持下來的只有盧旺達。

禁令讓原來的二手商家尋求走私或者黑市渠道,因此失業的臨時工也成了城市不安全因素。

一些國家還受到了美國的打壓,因為這不符合國際公平貿易原則,並且威脅了美國1.24億美元(8.8億RMB)的二手服裝出口額,和4萬個與之相關的工作崗位。

盧旺達政府曾預計,提高二手衣物的關稅保護本地紡織業發展,將提供至少25655個工作崗位,這個數字會比通過銷售二手衣物養家餬口的人數低得多。

現在,盧旺達11家紡織品公司和7家鞋廠中,大部分仍是小型企業,最大廠商G&H Garments也只有1500名員工。

“非洲是全球主要的棉花產地,在紡織物消費上卻屬於末級,改觀也沒有那麼容易。”

“但我們不能只是在消費中狂歡。”

聲明:轉載此文是為了傳遞更多信息。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更正、刪除,謝謝。

對於本期話題你有什麼看法?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歐美國家的愛心衣物,幾乎摧毀非洲的紡織市場

領取福利:

第一步、關注 。

第二步、私信回覆加群,邀請您加入500個紡織群

,群內海量求購供應信息讓您1分鐘找到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