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些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但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存?

贷款教授


银行定期存款5年期限的年利率到5%以上,就是非常高的一个收益率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敢存或者不愿意存,主要原因:一是收益率比一般也高出不少,比基准利率上浮了82%;二是只有地方小型商业商业才能给出这样的年利率, 客户担心不安全;三是存款期限太长,流动性差。

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间的利率差异

自从2015年国家对银行利率实行市场化,把利率交给市场来定价,各家银行拥有更多的利率自主权以后,利率大战从此拉开了序幕,单就定期存款5年期限的利率,各家银行基本上是这样的:国有银行年利率在2.75%——3.3%,股份制银行年利率是2.75%——3.5%,地方商业银行年利率是3.85%——4.12%,个别小型商业银行可以达到5.225%%,村镇银行年利率达到3.85%——4.2625%,民营银行最高可以达到4.5%——5.45%,从中可以看出来能够达到5%以上的定存5年利率都是地方银行。

客户不愿意存高利率定存的原因:

一是利率太高,超出了传统的上浮标准。在利率逐步放开市场化以前,央行要求各家银行在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可以上浮最高55%,也就是说定存5年利率基准是2.75%,上浮55%以后执行利率最高可以到4.2625%,在完全放开利率市场以后,银行可以任意上浮下调,有条件的银行可以上浮更大的比例,只要银行盈利就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银行上浮比例均未超过55%的比例,达到5%以上的比例需要上浮82%以上的比例,让客户觉得有些不真实,有些太高,所以不敢存这样的存款。

二是地方小型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不如大型商业银行。能够把执行定存5年利率定到5%以上的年利率,这样的银行都是地方小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或者农村商业银行)个别村镇银行以及部分民营银行。这些银行本身的资产规模和抵御风险能力都不如大型商业银行,说白了就是安全性不如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现在的投资理财者即使是风险厌恶型的、专门去选择存款的客户,也会考虑存款安全性的问题,有些人宁可存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利息所得可能会低一些,但是先确保安全再说。

三是5年定存期限太长,流动性几乎没有。如果把存款利率先放一边不谈,单就5年定期存款这一个期限也是够长的,一般情况下,作为普通存款来说,只要不是智能存款、大额存单业务,定期存款没有什么流动性,存款期限名义上是可以提前支取,但是提前支取的利率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来计算利息,这对客户来说损失太大了。5年之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谁也不敢预测未来5年不使用自己的闲置资金,所以存款周期太长导致没有客户愿意冒着损失大量利息的风险去存这个5年期限的定存。

定存5年的产品,选择上应该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不应该单纯的只是考虑收益率,就像民营银行很多靠档计息的5年存款,计息先按照5年计算,提前支取再去靠档计息、或者按照提前支取的利率,既有流动性还不至于减少利息损失太严重,只是安全性比不上大银行。如今大银行也有一些现金管理产品,流动性不错,但是收益率远没有地方银行那么高。看起来任何一家银行的存款都有利有弊,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客户有客户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财富公元


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最高为5.45%,但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存、不敢存,归根到底,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银行知名度低,担心资金安全!

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相当于基准上浮82%,能给出如此高利率的,要么是部分中小银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等),要么是民营银行。这一类的银行,往往规模比较小、知名度很低,全国可能两、三个网点,甚至于只有一个网点,这样的中小银行,风控体系与管理制度肯定没有大银行完善,且很难让储户完全放心!因此,即便是存款利率高达5%以上,且有《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很多储户也不敢将资金存放在中小银行里!

原因二:5年期限太长、定期存款提前支取一样不划算

要知道,农商行一旦推出5%的存款利率,还是会有很多储户感兴趣的,但最终愿意存款的人却很少,主要原因就在于期限太长!5年耶,60个月,1800多天,这么长的时间,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谁能保证资金一定不会使用到呢!而定期存款一旦提前支取,可是会按活期(0.35%)计息的,收益相差近15倍,极其的不划算!因此,很多人宁愿选择两、三年的定期存款,一般也不会存5年的,流动性也太差了!

原因三:相比较其他理财产品而言,5%的年化收益,并不算很高

就银行定期存款来说,5%的利率已经算比较高咯!但如果与其他理财产品相比,5%的收益,优势并不明显!比如,在支付宝中推广展示的360天定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也能达到5%;甚至于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预期收益也能超过5%!

总之,现如今的人,理财渠道要宽泛的多,去银行存款也不再只看利率高低了,会综合权衡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以及利息高低,可不是一给出5%的高利率,就一定会选择去存款的咯!中小银行揽储的“手段”,也得与时俱进才行啊!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为什么银行存款利率超过5.0%以上,有些人却不愿意存入呢?这恐怕并非老百姓不愿意,而是与这些小型银行的知名度、安全性以及实体网点较少等因素有关系。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能够在存款利率上达到5.0%以上的银行,其实是非常之少的,少到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因为能够将存款利率上浮至5%以上的,多是一些地方中小银行,尤其是缺乏网点及营业部的民营银行居多。它们的知名度普遍不高,老百姓对其认知度也较差。



众所周知,喜欢将钱存入银行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对于他们来说,存钱最为看重的就是银行的安全系数,这种有实体柜台的金融机构感觉更靠谱。而民营银行几乎都是纯互联网型,在物理网点上严格按照“一行一店”原则,最多就是在其总行所在地设立一家网点,这让大多数人对其安全性存疑。


另外,选择民营银行的存款产品,需要通过在第三方金融平台的APP上进行,这让中老年朋友在具体操作上,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截止目前,国内居民储蓄规模已经高达173万亿元人民币,是全球真正的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这就是因为一直以来,大家对于银行的存款安全性高比较认同,特别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原本就有先天的优势,哪怕是它们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较低,也不影响更多人的选择。

总之,随着这些小型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大力宣传,老百姓逐渐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开始将钱存入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因为此类智能存款普遍收益较高,对于他们来说,在实操上也比较简单。


东震木


楼主你好,有些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但是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存呢?首先遇到这个问题很明显,5年的定期存款,那么它的时间是相对来说是非常长的,所以说5年定期那么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现在通过市场上的定期理财产品,一年期的定期理财几乎就可以达到5%,所以说是没有必要选择5年期超长的存款。

而且你选择一个同期的定期存款,如果说是三年期以上基本上都可以达到6%,甚至7%的利率,相对来说比起定期存款来更具备一定的优势。所以选择定期理财比起经济增长来讲,对于自己来说更有一定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不愿意选超长期的定期存款的一个原因吧。

因为市场上同类的产品。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那么竞争也是比较大的,所以说没有必要选择这样的超常定期存款产品,那么选择同类的定期理财产品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定期理财产品一方面它的期限比较短,另一方面获得的相对年化收益率也是比较高的。


社保小达人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我觉得其实有些时候,除了不愿意存,还有不敢存或是不知道。

不敢存在于担心风险。

因为定期存款利率较高的一般都是小银行,为了更吸储,所以只能采取较高的收益率的方式来吸引客户,要不客户都去大银行了。

但是客户却想着,小银行实力可能有待提升,自己存进去的钱可能会存在风险。于是乎,就不敢存,宁愿不要那个收益。

当然还有一些客户是不知道。

比如说有的客户习惯于在招商银行做定期,她就一直在招商银行。其他银行利率啥情况,她也不关心。还有些客户选择在家附近的银行做定期,远处的银行利率啥样,她也不知道。

所以,不知道也是让很多用户没有选择利率较高的定期存款的原因。

还有一部分的客户就是不愿意存。

这个不愿意有些时候是因为时间太长。如果你的钱确定5年内不会使用的话,可以选择这种存款方式。但是如果不确定,如果在这中间需要支取,那么银行能给你的就不是当时约定的定期利率而只是很少的活期利率。所以从资金使用方面,很多人,不愿意存长期的定期存款。


莫吝金钱


无论是哪一个储户,在银行存款都会想着存在利率更高的银行,毕竟存款利率高意味着利率更多,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啊,可是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存5年期利率超过5%的银行存款呢?

首先要看发行的银行,存款利率超过5%的银行主要是地方银行,包括中小银行,规模小,银行网点数量少。六大行这样的国有大行则是很少给出5%以上的利率。

在储户的认知里面,他们不知道这些地方银行,当听到某某城商银行,甚至可能会觉得“银行”不靠谱,认知让他们知道六大行之内的任何一家银行都非常安全,值得信赖和托付全家存款。

储户担心不安全,所以存款意愿低

说到底,还是用户害怕地方小银行,才导致了不敢存在利率很高的这些银行里面,在他们看来,即使六大行利率低,但是安全可靠,不会跑路。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小财认为只要是银行都是安全的,都是可以放心存款,不需要担心安全性的问题,即使是某某城商银行,某某农商银行,某某信用社等也是极其安全的,只要是被叫做银行的金融机构都是合法批准成立的,而且还有银保监会进行监管。

也有人说小银行会倒闭,其实有些杞人忧天了,国内已经倒闭的银行就是一家,还在上个世纪,小银行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存款和取款以及相关的功能都有,倒闭的风险基本上为0。如果实在认为地方银行可能倒闭给存款带来损失,那么在地方银行的存款不超过50万元进行了,毕竟有《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着每一个储户最高50万元的额度。


财道


目前国内五大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仅在2.75%,一些地方性银行的利率最高也就在4%左右,市场是存在着部分中小银行的利率达到5%,尤其是民营银行的利率一度超过5%以上,但是这些银行虽然说利率是非常高,比五大行相比利率整整多出接近一半,却仍然吸引不了大部分储户去存款,归根结底无外乎是存在者三点原因导致了中小银行的五年期利率虽高,但仍然吸引不了储户。

哪三点原因导致高利率还是有人不愿意存?

1、本金安全问题。

以高利率的存款相比,储户更担心的是本金安全的问题,虽然目前存款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资金低于50万以下在银行出现倒闭之后都可以得到全额的赔付。但是对于储户而言利率较高的中小银行本身就存在着高风险,一旦出现了金融问题这些银行倒闭和破产的概率远远大于国有银行,此时如果仅仅是为了高利率存款却忽略了银行自身存在的系统性风险,这种存款方式虽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但储户仍然是会担心本金安全,存款意愿低。

2、资金流动性问题。

银行的定期存款是需要满足5年之后才能到期还本,如果在中间进行提前的支取就可能仅仅是得到活期的利率,那么大部分的储户需要在这五年之内不动用这笔资金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家里遇到急需资金的时候,此时提前的取款反而会让前期存了三四年的期限功亏一篑,这种时候选择高利率的定期存款虽然看似利率较高,但其实大部分人很难能坚持5年时间选择定期存款。

3、其它理财产品可替代。

随着理财产品品种的增多,很多的理财产品兼顾了高利率跟流动性,虽然银行有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但对于储户而言如果流动性强,利率适中更会选择去考虑其他的存款产品。加上一些的理财产品收益也偏高,储户在选择投资时会有更多的考虑就宁愿在安全性流动性和利率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投资。

因此,有些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虽然达到了5%以上,但是有人还是不愿意存,主要是担心本金安全问题,毕竟这些高利率基本都是集中在中小银行中,但中小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比较薄弱,一旦发生倒闭或者破产时虽然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但是偿还的时间周期还是较长。加上流动性较差,五年期如果不能到期也就难以得到这种利率对于急需资金的储户而言就不会选择考虑这种定期存款方式。

而目前市场上其他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利率也偏高流动性并不差,如果在本金安全和流动性包括利率方面综合考虑很多人就不一定会选择银行五年期这种流动性较差的定期存款产品。

感谢点赞和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这里所说的银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的,这个肯定不是一般的存款,也不是大额定存,而是银行智能存款。只有智能存款的利率能达到这个收益,即使是大额定存,也达不到这个收益。


我觉得很多人不选择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周期太长了。一般只有5年期以上才能达到这个收益。这个周期太长了,对于一般资金不是特别充裕的投资者来说,会留下一部分的资金进行应急,因为一旦买入,需要到期之后才能周转,因为这个很多都是靠档计息的。只有达到周期才有这个收益,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才会越高。太长的周期拒绝了很多的人。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收益太低了!对于有一定理财能力,而且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来说,这个收益还是比较低的。信托产品1年也能到达10%左右,但是有一定的风险会资金受到损失,但是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力的投资者,肯定会有限选择信托产品,不管在周期还是在收益上都要比智能存款要有优势。而且还可以选择股市、基金等其他产品!


综上所述,我觉得周期长是很多人不原因投资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也是一部分人。有些人有大巴的闲置资金,而且一心求稳,那么还是有很多人选择此类产品的。


宋驰


目前在这个利率下行的时代里,定期,理财的收益一路持续走低。各大银行三年大额定期利率也就在4.125%左右,很少有5年期的定期。除了一些地方性的小银行会有5年期收益在5%以上的定期,但是就目前市场的反应来看,接受该业务的人不多。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

存在潜在的机会成本

目前全球正在快速步入降息期,中短期产品的利率已下跌至历史低点。现在储户也开始往三年期的大额定期或是国债上靠拢,来锁定一个固定的长期的收益。再往上五年期存款产品接受的人群反而小了,虽然利率可以高达5%,但是市场反应冷淡。最重要的一点是储户担心这五年中的机会成本,五年定期存入后虽然利率锁定不变动,但是全球的政治经济局势瞬息万变,利息万一在将来往上走,五年的定期周期太长,如果在第三年市场开始加息,五年定期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储户会错失利率上行的这个通道。

本金的安全性值得商榷

目前随着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每家银行上限只可赔付50万元的存款。去年五月包商银行出现信用危机,暂时由国家接管。这些推出五年期5%定期的银行主要以地方性小银行为主,这些银行资本实力较弱。储户存在顾虑,因此市场反应平平。

流动性差

五年的定期较市场上三年的大额存单又多了两年,三年期储户接受度高。但是这五年对于储户来说过于漫长,资金存在流动性风险,目前定期提前支取全部按照活期计算。对于有资金需要的储户来说无疑增加了使用成本。


欣奇理财师


定期存款利率5%以上,存的人却不多,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些什么?

01流动性太差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银行里面的五年期存款的利率是要比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高很多的,但是往往更多的人选择一年期而不是五年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流动性太差了。

五年的时间确实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在这个时间段内,随时都可能发生急需用钱的时候,而如果存了五年期的定期,提前取出会按照活期存款的利率进行计息。

这样一来,存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就显得很没有必要了。就算银行给出的利率再高,拿不到也是枉然。

02安全性忧虑

在当前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的情况下,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能达到5%以上的肯定不是大型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是一些地方性的城商行或者是民营银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一般地方性的城商行或者是民营银行都是成立的时间不是很久或者是注册资本比较低,这也是导致他们自身竞争力低不得不提升存款利率的原因。

不过因为他们的规模小,风险会比大银行的风险大一些,所以很多人还是愿意存在大银行里面,而不是这些五年期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的银行。

03目标客户错位

还是前面的那句话,一般5%存款利率的都是地方性城商行或者是民营银行,特别是民营银行。

而民营银行就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业务都是在网上进行承办的,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一般在网上办业务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这群年轻人要么就是根本就是没有钱存的人,要么就是理财有更好的渠道看不上这个收益的人。

而看的上这个收益,并且有钱喜欢存银行的人,更多的则是在银行的网点里面进行存款。

这就导致虽然这些银行的存款利率比较高,还是存的人比较少。

综上:银行存款利率达到5%以上还是存的人比较少,主要是三个原因。其一:流动性太差,大家存钱还是比较在意流动性的;其二:对这些小银行不放心;其三:目标客户不明确。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欢迎关注,一起解锁更多财经挣钱知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