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2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作者 玉山

高手與高手的相逢,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一代宗師》裡,宮老爺子心心念念要推動南北武術的融合,他說,拳有南北,國有南北嗎?

這話不好接。宮二出場的時候,背景音裡,電臺正在播送中央軍與兩广部隊對峙的消息。在此種形勢下,宮老爺子主張大義,其實隱隱以中央自居,有力壓南方臣服的意味。

葉問想了想,說,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故步自封。……若真管用,南拳何止北傳。

宮老爺子從中看到葉問的胸懷,遂決定成就他的大名。

這就是絕世高手的對話。兩個武夫,話語之間卻大有禪意,既暗藏機鋒,偏又如行雲流水,通暢無礙,令人如飲醇酒,回味綿長。

《紅樓夢》裡,也有一場妙趣橫生的巔峰對話。榮國府裡最八面玲瓏最善於應付場面兩位絕世高手,一呼一應,不著痕跡地施展口才,投合人意,令人擊節,令人陶然。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如果說,王熙鳳會說話,應該沒有人會反對。第三回林黛玉初進榮國府,王熙鳳見到林妹妹,

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

這番話說得多麼巧妙!第一層用心,誇林妹妹。以十分驚詫歡欣的語氣,對林妹妹的“標緻”誇張地表達了讚美之情,暖了這位千里來投的幼弱孤女的心。第二層用心,迎合賈母。婉曲地指出,林妹妹的優雅氣質,來自賈母的優秀基因;同時,深切體會賈母對林妹妹的疼愛之情,更讓賈母覺得貼心。第三層用心,就更加微妙了:為什麼要強調“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呢?因為三春姊妹都在場啊。當著別的女孩面,誇另一個女孩貌美,是有風險的,因為隱含著比較,很容易引起嫉妒甚至怨恨。誇一個,得罪三個,這樣的事鳳姐是不幹的,何況三春的母親,邢夫人、王夫人也在場。所以必須連同三春姊妹一起誇,她們就是賈母“嫡親的孫女”啊;強調林妹妹不像外孫女,竟是親孫女,潛臺詞就是,你們四個,一樣美!四人一體讚美,大家都開心,二位太太也舒服。你看,王熙鳳寥寥幾句話,把在場的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心思之精巧,辭令之周全,臻於化境。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在另一個場合,鳳姐遇到賈府裡另一位絕世高手,那場面,就更加動人了。那位高手是誰?

第四十三回,賈母要給鳳姐過生日,想玩玩新鮮,發起眾籌,大家湊份子

鳳姐兒又笑道:“我還有一句話呢。我想老祖宗自己二十兩,又有林妹妹寶兄弟的兩分子。姨媽自己二十兩,又有寶妹妹的一分子,這倒也公道。只是二位太太每位十六兩,自己又少,又不替人出,這有些不公道。老祖宗吃了虧了!”

瞧這嬌撒的,多麼貼賈母的心。既然賈母要學那小戶人家的法子來玩玩,“又不生分,又可取笑”,那麼就陪您盡情玩好了,不僅要玩湊份子,還要玩玩吵架算小賬。所以,鳳姐以受寵的小輩跟大人的撒嬌口氣,活潑生動地吵上一吵。而且,鳳姐算的不是自己的小賬,而是為賈母出頭,抱怨邢、王二位太太出少了,為賈母叫屈。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這於二位太太,不過是大家玩鬧,哄老人開心,樂得配合;於賈母,正合心意。賈母聽了,忙笑道:“倒是我的鳳姐兒向著我,這說的很是。要不是你,我叫他們又哄了去了。”

正在一片熱鬧溫馨之中,另一位高手不免技癢,

賴大的母親忙站起來笑說道:“這可反了!我替二位太太生氣。在那邊是兒子媳婦,在這邊是內侄女兒,倒不向著婆婆姑娘,倒向著別人。這兒媳婦成了陌路人,內侄女兒竟成了個外侄女兒了。”

賴嬤嬤幾句話,光彩絲毫不輸鳳姐。頭一句“這可反了!”必然嚇了人一跳,都在過家家,偏有人要煞風景嗎?原來是正文反作,打著維護二位太太的旗號,成功吸引眼球。這起手式,不是高手,不能施展。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然後寓褒於貶,縈迴曲折地拍了一圈馬屁。第一,以指責鳳姐偏心迴護賈母,來突出鳳姐兒孝順。既讓賈母開心,也讓鳳姐高興。二強調鳳姐兒與二位太太非常親密。指出鳳姐其實是邢王二位夫人的內親,這個血肉關聯哪會有含糊。再繞回去,說,這麼親的關係,鳳姐還一想到賈母,就顧不上了!鳳姐真是孝順啊!這話說得多麼周全,邊邊角角都想到了,強調了賈母的福氣,註釋了鳳姐的孝心,渲染了榮國府一大家子和和美美的幸福氛圍。表面是要為人討公道,實際是拍了個峰迴路轉的彩虹屁,拍得好,拍出審美意境了。

所以賴嬤嬤話音一落,“說的賈母與眾人都大笑起來了”。一個下人,在賈府有那麼大面子,不是沒有道理的。賴家短短三代,從奴才發展到朝廷命官,簡直是個奇蹟。這裡面賴大的本事如何,書裡沒有正面描述,但賴嬤嬤的水準,一開口,我們可就見識到了。

兩大高手,輕描淡寫一番,不著痕跡,合力把榮國府女性閤家歡的喜慶場景推向高潮。沒有劇本,即興表演,這兩人真是神乎其技,相映生輝。

紅樓夢語言藝術:最巧妙的讚美

說話確實是一門藝術。人們常講,一句話叫人笑,一句話叫人跳。會不會說話,太不一樣了。生活裡,事業上,許多時候不在於你的真心、你的本事,就在你一張嘴上。靠嘴打下天下的有,因嘴失了江山的也有。

這辭令功夫,表現就在口才上,其實裡面學問深了去了,要有豐厚的生活經驗打底,有敏銳細膩的觀察力,有迅捷深入的領悟力,有隨機應變的靈活性,還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會說話,肯定是了不起的大本事,不是什麼投機、諂媚能解釋得了的。

只是這才幹還不是讀書學習能夠獲得的,錦心未必繡口,有的人學富五車,卻就是笨口拙舌,也沒有辦法。如我等,讀書本來就沒有讀通,說話就更是永遠學不會,也不知誤了多少事。看到高手,只有羨慕,只有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