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透過華為看AI 透過AI看世界

相信各位讀者都瞭解前幾天鬧得沸沸揚揚的華為事件,心中定然是憤憤不平。

華為的強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今天的華為是一個無法低調的企業,華為的發展可以比喻成中國近年高科技和新興技術的發展。AI沃浪訊帶你瞭解華為在AI方面的發展。

2018 年 12 月 14 日,由華為手機獨家冠名的 2018 華為手機杯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在深圳落下帷幕。

透過華為看AI 透過AI看世界

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和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關係一直緊密。早年金立老闆劉立榮酷愛圍棋,算是業餘高手,他也主導金立手機對圍甲聯賽的贊助,整個週期長達 11 年,從中國圍棋和圍甲聯賽的低谷期,直到這幾年的一個黃金期(今年中國棋手獲得三星杯冠軍,包攬 LG 杯冠亞軍,農心杯目前形勢大優)。不過中國圍棋是進入了黃金期,但是金立自己卻倒下了,接棒金立贊助圍甲聯賽的,則是華為手機。

如果說金立和圍甲聯賽的連接點在於老闆的個人情懷,那麼華為和圍甲聯賽的連接點則在於 AI。

AlphaGo 和李世石的五番棋決戰,第一次讓普羅大眾知道,AI 的發展出乎意料,但也並非無懈可擊。而後 AlphaGo 和柯潔的較量,則證明了 AI 技術的一日千里,以及頂尖人類智慧如何與之抗衡,最後 AlphaGo 與多國頂尖棋手的車輪戰未嘗一敗則說明在圍棋這個領域,AI 已經完勝人類。

透過華為看AI 透過AI看世界

自此,圍棋這項古老的運動,和科技發生了難以割捨的關係。作為對智力考驗最大的運動之一,圍棋成為不少科技公司試水 AI 能力,對外宣傳 AI 能力的絕佳載體。

在今年 3 月圍甲聯賽的開幕式上,華為消費者業務大中華區總裁朱平表示: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將進入智能社會,面向新的時代,華為立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這既是激發我們不懈奮鬥的遠大願景,也是我們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對於中國圍棋和圍甲聯賽來說,能夠獲得華為的贊助,也是個很大的利好,無論是直接的資源贊助,還是間接的影響力擴散。

透過華為看AI 透過AI看世界

更有趣的是,不久前 Mate20 系列發佈的時候,為了表現麒麟 980 芯片的 AI 能力,華為還演示了由華為 Mate 20 系列手機驅動的 AI 智慧下棋系統。得益於麒麟 980 中的雙核 NPU 芯片, Mate 20 系列手機使用極少的本地手機計算資源達到業餘 4 段的棋力,這個段位水平也得到了棋聖聶衛平的鑑定。

不過麒麟 980 的AI潛力應該不僅於此,隨著後續的系統升級,它和 Mate 20 系列的 AI 圍棋能力應該可以得到提升,滿足一般圍棋愛好者的陪練需求應該沒什麼問題。

華為的發展讓美國坐立不安,但美國並不會因為一個華為手機大做文章的。但在美國看來,AI發展會讓中國一家獨大。

美國對於AI發展的分析則是按照AI有關論文的數量。對於AI應該全方面瞭解。

斯坦福全球AI報告顯示,AI的發展面臨需求暴增凸顯人才缺口,自主創新發展不均的問題。

近日,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以及OpenAI等聯合發佈了第二屆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年度報告。與去年同期的第一期重點介紹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和工作崗位的增長速度不同,今年第二期的報告則廣泛地從全球視角介紹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現狀,從人才培養、自主創新、發展差異、科研成果等方面分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學術界的論文數量、科研成果和人才需求來看,均獲得顯著上升,成果豐碩。其中,2017年對機器學習相應人才的需求比2015年暴增35倍,近十年來人工智能領域論文發表量增長七倍,而中國發表的論文數量增長了150%。

論文細分領域也同樣呈現高速增長,而且人工智能的各個專業領域均進入科研熱情期。2017年發表的AI論文中,56%的論文來自機器學習與概率推理研究方向,但2010年的論文中只有28%來自這一方向。神經網絡方向的論文發表數量在2014-2017年之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37%,而此前只有大約3%。

按論文所屬區域來看,美國僅佔到全球論文發佈內容的17%,歐洲是論文最高產的國家,2018年發表的論文在全球範圍內佔比28%,中國緊隨其後,佔比25%。

中國的AI論文更側重於工程技術和農業科學,而美國和歐洲的AI論文則傾向於關注人文科學和醫學與健康科學。

透過華為看AI 透過AI看世界

而且,報告中也表示,在美國,AI論文更多來源於企業,美國企業的AI論文比例要遠高於其他國家和地區。這與論文主要關注的領域也是相關,工程類和農業領域更多由政府提出需求。如果是醫學類、健康類領域,國外大多由企業提供服務,更多屬於市場行為,所以企業主導相關領域論文較多。

從課程註冊情況來看,美國內,截止到2017年底,人工智能課程註冊人數是2012年的3.4倍,機器學習餓課程註冊人數是2012年5倍。美國以外來看,中國的清華大學是增長率最高的高校,幾乎是第二名的2倍。可以看到,中國在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上較為重視,特別是從人工智能專業成為更多高校專業、為中學編制人工智能相應教材來看,人工智能課程未來可能成為更普及的教學課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到,當前,我國智能產業的77%分佈在應用層,而不是在基礎層和技術層,主要是集成產品和問題解決方案,還沒有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智能產業的基礎不牢,需求牽引力大於科技原動力,所以未來我國必須集聚自主原動力,在基礎層和技術方面有所突破。

AI的發展也代表著世界科技發展的方向,甚至決定了未來十幾年科技競爭的領域。一場科技的音樂會,AI是主旋律。

歡迎關注AI沃浪訊,帶你感受科技盛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