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赤霉病预防,这几种药千万不要用!

温馨提示:点击关注,您就可以免费收到中原农资宝典每天为您推送的最新政策资讯。价格行情,农技科普等内容。谢谢您的关注与转发。

在2019年2月份的时候,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通知:力争实现小麦赤霉病防治全覆盖。

要求各地加强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把赤霉病预防作为重点,按照政策要求、技术规范开展统防统治,力争实现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全覆盖,防治效果达80%以上。

据农业农村部通报,2019年我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程度将重于常年,特别是小麦赤霉病在黄淮南部偏重流行风险高,将对我省夏粮生产构成直接威胁。

通知提出,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保障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所需资金。中央财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资金、植保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要全部用于小麦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不得挤占挪用。

当前,各地要强化小麦重大病虫害尤其是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全面掌握苗情、墒情、菌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研判病害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区域、关键防治田块和最佳防控时间,准确发布预报预警信息。

前段时间,农资君也写了关于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中期预报(链接),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各级政府和我们的农民朋友对赤霉病是非常的重视。那么在预防赤霉病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什么药不能用!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嘧菌酯

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指出,由于病原菌在自然界的数量巨大,只要群体中抗药个体达到1%以上,如果小麦开花期多雨,抗药性病害就会流行,而且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防治完全没有效果。使用多菌灵还会提升麦粒中毒素含量,建议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停止使用多菌灵。可以选择43%戊唑醇10毫升+8%氟硅唑10克,50%咪鲜胺锰盐或50%咪鲜胺锰络合物 (又名施保功)1000-2000倍液、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每亩100-200克,同时加配“蓝色晶典”或“爆发力”或“农喜十乐素”等抗逆增产剂,以提高防效,促进穗大粒多,而且可加配“菊脂类”农药以预防吸浆虫。

据长江大学农学院翟平平等人试验,用嘧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不仅防治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刺激病菌分泌毒素,会提升小麦病粒中赤霉病毒素的含量。生产上不宜使用嘧菌酯防治小麦赤霉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