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憑心而論,IQOO手機的出現,是否說明小米很容易被複制呢?

哦滴復甦


“極客談科技局”,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小米是否很容易被複制,並不能簡單的從競價比角度進行考慮。

  • 如果從手機的科技角度考慮,小米並不具備競爭力;同國內廠家基本類似,均是通過供貨渠道採購零部件完成組裝。

  • 如果從控制手機成本角度考慮,小米具備較強的實力;無論是渠道供貨的採購,網絡營銷的實力等,無法輕易負債,否則魅族也不會再微博破口大罵。

一起詳細來看看,小米究竟有哪些劣勢和優勢吧!

小米公司的劣勢

缺少科技含量,並非只有小米,是國內手機廠家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才凸顯華為的價值。

可以引用羅永浩的一句話來描述當前的現狀:

我們都是方案整合商,完全取決於產品的定位和你的成本售價,這樣一個綜合考量的商業行為。

小米的澎湃1處理器開了個好頭,很可惜澎湃2處理器一直沒有任何消息。

因此,小米手機中體現更多的僅僅是設備提供商的研發科技,很少有自身價值的東西。


小米公司的優勢

小米公司一直走的是高性價比路線,這並非是任何公司都能夠效仿。

小米有兩大優勢:

一個是渠道的拿貨能力,是否能夠第一時間以較低的價格拿到產品供貨是決定性原因。並非是所有廠家都有該實力,特備是一些手機小廠。可以說是小米第一時間把握住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機遇,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使自己快速壯大,否則依然很難存活。小米9最近突然停止銷售,很可能就是小米的供貨渠道出現的問題。

一個是網絡營銷的能力,是小米賴以生存的基礎。通過網絡營銷,可以大幅度降低廣告費用,避免廣告費均攤小米手機的成本,可以進一步的壓縮手機價格。這也是小米被稱作價格屠夫的一個原因,並且會採取飢渴營銷等方式來攤薄成本。


IQOO的出現,究竟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存在,能否複製小米的成功,您怎麼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極客談科技


其實大家也看出來了,iqoo什麼都好,就是看著廉價,從 iqoo的一些技術的選擇性割捨上,小米還是省錢王啊

小米類似淘寶,iqoo等模仿者類似拼多多

我這裡不是黑拼多多,主要是對於性價比,很多廠商就容易走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性價比=廉價,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相反,是便宜又好貨,但是對於大部分的廠商,去搶佔這個,並不是很好,iqoo確實便宜,看著玩遊戲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為什麼買的人少,因為它還是對於成本的控制上,讓iqoo的Wi-Fi等功能的減弱使得了消費者還是不願意接受



小米的性價比是多年的結果

小米為什麼難模仿,說白了還是它自己會省錢,不僅僅是在於小米手機自身的造價上,不僅有多個製造廠商的合作關係,還有就是在於與比亞迪的合作,使得了別人買3500左右的機子,小米幹賣2999,這就是這個公司的實力


模仿不如找準定位

這次的iqoo,算是vivo的一個自己的大膽嘗試,其中的成敗自己清楚,但是倒是提了小米一個醒,那就是,光靠性價比已經不再是我們的全部,只有更多的創新與發展才能吸引消費者,中檔不代表只能中檔!!!


ICE機智


小米很容易被複制嗎?你不要開玩笑,這只是別的企業願不願這樣做而已,市場永恆的定律,只要價格夠低,"香"只是時間問題,IQOO這些手機的出現,也是市場競爭必然的結果

我們就聊聊小米,高配低價的代名詞,我只能說,那是以前,今時非同往日,你說小米k20 pro,2000左右的高通驍龍855,縱觀市場,什麼魅族16s pro,剛發佈的堅果pro3,一加手機,2000多~3000左右的價格,高通驍龍855plus,不比你香嗎?哪怕是低端機,一如既往的競爭激烈,華為一樣是有涉及的領域


不吹不黑,我相信小米在很多消費者眼裡,就是組裝的代名詞,別人不知道,至少我身邊很多人是這麼認為的,當初的小米為何要分出更為低端的紅米呢?走走高端路線不行嗎?現在都是什麼年代了,並不是便宜就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覺得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的是生活的品質嗎?儘管價格依舊會是人們考慮的方向,但是,這樣的情況似乎越來越被弱化,看看華為,oppo,vivo,一加等等,各種定製機,而你小米似乎還停留在一個觀念,就是要把價格打下來,不可否認,這種觀念,對於消費者還是很有利的,但是,對於你們企業呢


所以說,不是復不復制的問題,而是別人願不願意做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在不斷的出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演越愈烈


熊二科技說


感謝您的閱讀!

我並不贊成“複製”這個詞。很多人在IQOO手機一上市,就把它和小米進行比對,似乎它們天生就是一對“冤家”。實際上,兩者其實不應該進行對比,因為它們的路線是不同的,它們的定位也是不同的。小米的定位是追求性價比的用戶,而IQOO手機定位的是追求極致的互聯網用戶,更為主要的是IQOO手機是為了彌補vivo手機的市場的空檔。所以,從這個方面,vivo比小米要聰明許多。


我這裡用了“聰明”,為什麼vivo比小米要聰明呢?我們看到,vivo手機在發展之初,它定位年輕時尚,所以手機的設計、顏值、拍照等等都頗為特色。就拿vivo X23這款2018年vivo手機的旗艦來說,它的水滴屏設計;125°的廣角拍攝、HIFI音質等等,都體現了它的定位準確。

而在2018年,在發展幾年後,vivo手機知道自己在性價比市場上,千元機市場上,還存在空白,迅速推出了vivo Z3這款主打遊戲的性價比機型。而且廣受消費者的好評。關鍵是vivo並沒有停止它的腳步,它推出幾款高端旗艦機型,不僅僅兼顧設計,創新,而且將vivo整體的level提升,比如vivo nex系列。

相反,小米手機一直主打性價比,反而對於它的印象是:性價比。小米推出紅米手機後,仍然主打性價比,這就導致了“性價比”成為了小米的魔咒,怎麼發展都擺脫不了性價比的束縛。在小米9推出以後,我們都覺得小米這一次會解決性價比的束縛,結果價格一出,獲得了黃章的“三個賤”。

而IQOO手機相反,它確實和小米9使用了同樣的處理器,驍龍855處理器,但是,它的設計上,更為均衡,不僅僅在手機上凸顯有遊戲和性價比,更彌補了小米9的電池遺憾,獲得更多的好評。


時機,定位,瞭解消費者,這是vivo手機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而小米現在要學的,就是怎麼更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比如,現在的重點是:現貨。


LeoGo科技


首先我認為小米的這種模式並不容易被複制。無論是IQoo還是榮耀以及其他國產廠商打算去複製小米,都不會輕易的成功。最直觀的說明,如果小米這個模式能夠輕易的被複制下來,那麼小米如今早就消失在眾多國產手機當中。畢竟那麼多大廠只要砸錢就好了,為何還沒有乾點小米,反而小米挺近了500強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小米的性價比定位深入人心

今年的iqoo 表現著實讓人眼前一亮,不得不說大廠玩起性價比來說也是非常的厲害,不過iqoo這個子品牌的聲譽並沒有那麼硬,畢竟沒有加上vivo的名號,我想如果是vivo iqoo那估計就不一樣了。畢竟vivo的產品背書還是很強大的。所以iqoo比小米來說名聲依舊小了太多。


榮耀這兩年可以說是聲名鵲起,接二連三的性價比神機造就了榮耀性價比的名號,再加上華為的品牌背書,銷量可謂大增,甚至超越了小米。但是今年開始榮耀的性價比並沒有那麼高,除了9x的千元能打之外,20系列以及v系列銷量都出現下滑。大家對於榮耀瞭解最多的還是華為,如果沒有華為的背書,我想榮耀可能也早就涼涼了。

說起性價比,在江湖中聲明最大的依舊是小米,無論銷量如何吧。光性價比這個代名詞也基本都從小米這聽來,因為性價比小米也得了一個所謂的屌絲機稱號,不過也算是小米將手機的價格拉到千元以內吧,這點必須還是要支持的,畢竟當時1999的價格震撼力至今許多人還記憶猶新。即使現在的小米9,雖然漲到了2999元,但是性價比依舊是不錯的。


所以品牌調性以及定位是不容易改變的,小米從最開始就是以性價比定位,在人們心中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iqoo這個子品牌以及其他國產性價比品牌不容易改變的。


小米目前的性價比真的不行了麼?沒有性價比優勢了麼?

結合今年小米的產品來看,性價比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就拿IQoo和小米9來比較,雖然兩者相差一塊錢,但是小米9的綜合配置要比iqoo高很多。不妨來比較一下小米9的優勢:

  1. 無線充電這點是iqoo沒有的,不說實不實用,至少在三千元以內的手機可是第一個配的,即使到目前為止也是這個價位段唯一擁有的。
  2. 邊框以及下巴的寬度,這是正面顏值很重要的一點,米9的下巴只有3.6mm,也可以說是這個價位段最窄的下巴了,因此正面的觀感好看很多,其實拿iqoo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3. 拍照硬件。這點很多人可能不同意,但是當時小米9發佈時間,同時段沒有能跟米9相比較的。iqoo雖然性能不錯,但是拍照方面完全被小米9吊打,畢竟硬件參數上的絕對優勢不是靠優化能追上的。
  4. 再有就是紅外,全功能nfc,藍牙5.0等功能標配,這點是如今許多旗艦機還沒有配備的。
所以跟同時段iqoo相比較,雖然只有一塊錢之差,但是性價比要比iqoo要高很多的。

即使今年小米即將步入3000元檔,但是性價比依舊是目前最高的,雖然iqoo的確猛,可是對比小米還是要差一些。綜上所述小米的6性價比優勢放在今天依舊是存在的,其他廠商性價比比起小米還是要弱不少的。



小米之家生態鏈不是別的廠商能輕易複製

如果大家去過小米之家的朋友,都知道小米的產品線種類繁多,上到智能硬件下到一根中性筆都包括。所以手機也只是其中一環。例如我門在小米之家蹲點時發現大部分人群進去逛都會買一些小米的周邊產品,那麼這些智能產品最終都會跟小米手機相聯繫,小米的手機現在跟自家的智能硬件產品都實現了互聯,真正實現一部手機即可。

即使大家沒有用小米手機,但是家裡有小米電器,再者5g時代跟手機聯繫的更緊密,極大的會提高小米手機的購買率,即使不是旗艦機,也有可能買個千元機在家當遙控器備用機使用。這些生態鏈產品跟手機的相互聯繫都會促進手機業務的消費。而其他廠商的生態鏈並不完整,也沒有這樣的全產品優勢,所以想複製不是那麼容易的。

很多人說現在也有廠商開始做別


的智能家居產品,例如華為,這不否認這是優勢,但是價格也好啊,對於絕大多數人群華為的價格還是高高在上的。再者華為手機業務雖然優秀,可是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豐富度跟產品線都不如小米全面,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小米生態鏈的優勢才開始顯現,並不是只靠手機的優勢就能輕易複製的。


miui的優勢還是存在的,這點也不是輕易複製的

系統方面miui的體驗還是相當不錯的,現在華為的eui,魅族的flyme,小米的miui被稱為國產定製系統三大王牌,其中小米的miui最為突出,系統更新的頻率以及功能豐富程度是最好的。


miui的優化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近年來廣告也少了許多,系統的穩定性跟易用性都是名列前茅的。而且miui還有很大優勢就是更新頻率和更新機型。每次miui最大的版本更新都會給老機型更新,而且更新安卓底層的機器也是很多的。這點還是非常良心的,比起沒買了手機萬年不更新系統的廠商,這點miui屬於秒殺級別的。

小米miui的優勢不是其他廠商能輕易複製的,例如iqoo搭載vivo的Funtouch os雖然也比較優秀,但是比起miui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iqoo的出現,或者說其他廠商也開始做性價比旗艦,對比小米的性價比還是有一定差距。況且小米的優勢也不僅僅體現在手機業務,所以結合上述論點,小米不是那麼輕易能複製的,也不是輕易能超越的。因為小米並不是只有性價比,而且現在太多人吐槽小米就是組裝機,沒有一點技術含量,這怎麼可能呢,小米創造發明了不少專利以及技術這都是看不到的麼,難道只有華為的技術是技術,國產其他廠商的技術就不是技術了麼?

小米不會被複制,因為這個時代就一個小米。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有所幫助您。


樂信娛樂


何需等到iQOO出現,其實自2013年榮耀誕生,到2018年榮耀手機出貨量全面超越小米的那一刻,就已經證明。你小米能玩的,其實華為、OPPO、vivo也都能玩,只是看他們願不願意去那麼玩。如今iQOO的出現,只是再次直觀的證明了,小米所謂的性價比很好複製。


榮耀複製小米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小米如今最討厭的是誰?當屬榮耀。這個跟隨其學習的模仿者,卻用其同樣的互聯網營銷模式,將小米壓在了身下。中國互聯網手機銷售模式是小米開啟的,而2013年,華為獨立出子品牌榮耀,直接對標小米。之後,只要小米有的機型,榮耀都會有。硬件配置都在伯仲之間,價格競爭更是激勵。一邊走性價比路線,一邊依靠華為的研發支持,榮耀從跟隨者,變成了超越者。2018年中國區銷售手機銷量排行榜上,僅榮耀品牌機型就超過了整個小米系列。


iQOO打破小米9高性價比形象

小米9相比於小米8發佈時間提前了近4個月推出,就是為了最先搶驍龍855首發,為了在其他品牌旗艦機尚未推出時,獨享這段空窗期。小米9發佈前,小米王騰信誓旦旦說兩個月內除了小米9,其他廠商無法大量出貨驍龍855手機。雷軍也反覆強調小米和高通驍龍855之間的淵源,更是費解心思在攝像頭上做文章。然而他們說了這麼多,卻沒有一樣東西是獨屬於小米的。你小米能從供應商手上賣的東西,其他廠商都能去買。於是vivo行動了,利用更雄厚的資金,更強的供應鏈掌控能力,實現了後發先至。iQOO供貨量不比小米9少,論性價比也不比其低多少。小米9苦心經營那麼久,營造出來的高性價比的形象瞬間被削弱大半,還被對方產能優勢壓著打。


不光是iQOO,接下來還有榮耀20,OPPO Realme等,都是同價位競爭。雖然他們之間也有競爭,但是基本盤被入侵的小米是最難受的。以前OPPO,vivo看不上互聯網手機那點收入,只有榮耀。如今2019年到了白刃戰時期,OPPO,vivo也放下身段和小米榮耀搶地盤了。榮耀身後有華為技術支持,OPPO,vivo有對供應商鏈的掌控,而這些都是小米沒有的,所以現在小米也很慌。

想知道更多有意思的互聯網信息,快來關注憶夢科技!歡迎大家評論點贊。以上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若有不當,請及時聯繫我刪除,謝謝。


憶夢科技


我簡單說幾點:

1.小米的銷售模式的確很容易複製。畢竟雷軍師從魅族,一套體系也是和魅族相似。

2.小米堆料的方式也容易複製,IQOO就是成功的例子,小米對比華為ov三家品牌,沒有自己的代加工廠,IQOO比小米九後出,但現貨確更快。

3.小米手機這兩年確實陷入疲軟區,或許雷軍自己也早就預料到了,但是小米有個最大的黑科技,就是小米生態家庭。

如果家裡的電器品牌混雜的或許沒感覺,但是如果你的家庭,使用的電器大部分是小米,小米電視,小米掃地機器人,小米音箱,小米家庭監控攝像頭,等等,你會發現,你的家全在你的掌握裡,而且濃濃的未來科技感會呈現在你面前,一部手機,遠程操控,所以,這點也是其他手機廠不可複製的。

4.小米如今的手機業務雖是核心,但是絕不是唯一,按照雷軍所說小米每部手機的硬件利潤不超過百分之五。其實小米還有其他業務,LOT和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和其他。

小米企業的每年收入還在比較快速的增長,公司也不是採用華為那種員工執股的模式,弊端可能就是創新不足動力不足,優勢就是勝在雷軍的掌控力度越強,小米後期的疲軟姿態並不會太過明顯。小米公司每年也在升值。

最該害怕的其實是魅族,資金不夠,一步慢,步步慢,至於小米,我只能說,性價比在任何年代都不會落伍,總會有一大批忠實用戶。

如有錯誤,請多多指教。


佛語嗨皮


首先引用一下這個閱讀量很大的回答。

我的答案是:很容易被複制。

複製的是什麼?

複製的是低利潤,良心國貨,不把稻草當金條賣。

只要他們想這樣做,都可以做到。

但在小米之前,沒人願意這樣做。小米1發佈之前,3千4千買到的是什麼配置的手機?

但複製的時候,要注意一點,要知道小米為何一開始就把手機利潤壓的這麼低,小米雜貨鋪的出現給了我們答案,利潤創收點不在手機,在周邊,在這張以手機為核心的大網上。

所以複製的時候,把這張網也複製上,要不會虧的很慘吧,或者是做無用功。

所以說,誰也擋不住誰講良心,希望多幾家來複制。


勁風搞笑視頻創作


感謝邀請:我是科技數碼隨時答,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憑心而論,IQOO手機的出現,是否說明小米很容易被複制呢?

看到人們說小米容易被複制,其實我想到了我們生活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聯想,從去年聯想開始迴歸就一直處於和小米競爭的階段,就像聯想的高通驍龍855處理器機型,Z5pro GT系列以及現在的Z6pro,還有千千元機系列的Z5s等等,我們看到每一個價位聯想的手機都很有性價比,但是人們為什麼不去選擇呢!其實這就說明,我們價格做到最低當然是可行的,但是人們需要的性價比和性能好用相結合的。

看到聯想的例子我們知道小米的成功不僅僅是源於性價比,而且還有MIUI系統的支持,以及不斷的售後服務和體系讓人們來獲得更好的體驗,這才是最重要的,而不僅僅是在價格方面打壓別人做到最低這就完事啦!

這個時候很多人又問那為什麼iQOO的出現才一個月多的時間,但是發佈的機型銷量和口碑為什麼非常的不錯呢!為什麼他可以超越小米呢!論背景的重要性:

最簡單的原因不是小米容易被複制,而是對手太強大,舉一個很簡答的例子,都說小米是組裝廠,容易被複制,但是當初的酷派和小辣椒等等一眾廠商都現在看不到了呢!所以如果是一個重新開始的品牌肯定是做不到這些的,如果一個新的品牌走性價比路線,價格很低,和小米9一樣的價格,你會去選擇嗎?很多人肯定不會呀!不熟悉,不放心。而iQOO是不一樣的:


vivo和小米一樣是做手機的,不管是從口碑還是從行業屬性來看,兩者都是一樣的,但是vivo發展相對較早,從最初的步步高,以及之後線下店鋪的展開,還有運營等等方面做的相對完善,所以發展時間相比小米要更早,比小米的經驗更多,再加上走的是線下,所以被人們所熟知。

vivo的三個優勢,也是為什麼成立一個月時間的子品牌可以和小米相媲美:

第一個我們可能從供貨的能力就可以看出來兩者的區別,同樣是高通驍龍855處理器,小米喊著沒有貨,但是iQOO從來沒有提過沒有貨的事情,這就是實力,vivo的供貨能力強,因為有自己的工廠,所以生產速度更快,高通當然原因給這樣的廠商更多的貨了,因為量更大,小米是代加工不穩定的因素太多,這是不可控制的,這也是小米為什麼要去工廠擰螺絲的原因。

第二個就是創新和亮點,一款產品要想超過同價位的其他產品,那就要打出自己的賣點,iQOO的賣點就是vivo,我們都知道vivo的指紋研發是在國內最先進的,所以搭載第六指紋識別速度更快,再者就是針對人們的痛點,做出了4000mAh電池44W快充的加持,以及在液冷散熱方面的加持,讓我們看到了這一款手機不僅僅是遊戲手機,而且符合常規的使用,所以和遊戲手機相比沒有顯得突兀,和平時手機相比遊戲能力又有很強勢。

第三點就是銷售的模式,小米的高管曝光過小米的銷售模式前期供貨要按量,不能一次供貨太多,而iQOO這次真心實意,就像我當初搶購的時候一樣的,早上雖然沒有,但是到了下午京東又有了所以我就搶到了,而且說實話質量確實不錯,穩重,厚重感,這其實就是品控的到位。

總結

小米雖然看起來只是簡單的組裝,但是做到實惠好用的結合,優化很不錯很到位,所以超過小米還是需要時間的,這也是為什麼小米可以屹立不倒的原因。而iQOO為什麼可以輕易的彎道超車,我們其實從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實力的懸殊,iQOO不強,但是vivo實力強勁,不僅僅有自己的工廠,還有屬於自己的研發成功和iQOO都是共享的,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可以輕鬆超越小米的原因。所以不是任何廠商都可以超越小米的,而是真正有實力大企業。這也是為什麼說不是小米容易被超越和複製,而是對手太強大的 原因。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小米最早出來的時候就說過要專注線上市場,減少線下渠道成本讓利給廣大用戶。

可以看到米1一直到米3發佈前這段時間內,小米之家都沒有開出來。

而到了13,14年前後,大量互聯網品牌加入廝殺,樂檬,小辣椒,青橙等各種小眾品牌的出現,使得小米有了壓力,也是從這個時候小米開始開拓線下市場的。

而當時VIVO, OPPO之流專注線下市場的日子過的還不錯,在當時線上殺的一片火熱的時候線下還是保持不錯的利潤。

然而從去年開始情況急轉直下,國內市場飽和,出貨量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VIVO, OPPO之類的原本專注線下的廠商也坐不住了,開始往線上發展,從而發佈IQOO,RENO之類的來和小米搶市場,無他,因為市場這這麼多,我多賣一臺你就少賣一臺,而你小米來搶原本屬於我的市場,來而不往非禮也,我當然也要搶原來屬於你的線上市場。

現在這種形式就是屬於犬牙交錯的僵持階段,拼耐心拼渠道拼技術拼營銷拼資金,大浪淘沙剩者為王,今年的競爭最為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