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1 考中進士,但他不願為官



考中進士,但他不願為官



薛侃(1486年—1546年),字尚謙,因曾講學中離山,世人稱中離先生。明代潮州府揭陽人(今潮州市潮安縣)人,嶺南明代大儒。

薛侃於1510年(明正德五年)鄉試中舉,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登丁丑科進士第。明世宗朝,授薛侃行人司行人,後丁母憂,居中離山,與士子講學不輟,其師王陽明所贈之號“中離先生”。1528(明嘉靖七年)起補故官,為行人司司正。在江西贛州親炙陽明之教,深契良知學旨。1531年(明嘉靖十年)上疏言建儲事,觸明世宗諱,下獄廷鞫,後削職為民。隱居講學於中離山,從學者甚眾。1536年(嘉靖十五年)遠遊江浙,會羅念庵於青原書院,一見如故;又至羅浮,講學於永福寺,東莞學者迎其居玉壺洞;再居惠州,四年後歸裡,卒於家。終年六十歲。1567年(隆慶元年)補復其官職, 贈承仕郎,河南道監察御史。以侍養歸,師事王陽明於江西贛州。後傳王陽明學於嶺南。是為嶺表大宗。

薛侃的存世著作有《研幾錄》、《圖書質疑》等,《潮州耆舊集》收有《薛御史中離集》三卷,後人又編有《薛中離先生全書》二十卷。

薛侃頗有賢名,為官清正剛直,曾浚鑿中離溪與民為利,為學造詣非凡,後人譽為““行義在鄉里,名節在朝野”,他傳陽明學入嶺南,《明史》稱“自是王氏學盛行於嶺南”。

應試不第

1514年(明正德九年)之前,根據薛侃的相關《族譜》和《行狀》所載,其經歷很簡單,28歲前似乎未得名師的指點,也沒有學術交往的圈子,且屢試不第。直到真正接觸到王陽明。據王陽明之《年譜》所載,王陽明陽明於1514年(明正德九年)四月升任南京鴻臚寺卿,而薛侃《行狀》是:“先生是歲赴南宮不第,聞王陽明官南畿,講孔孟周程之學,遂就南監師事焉,服良知之教”,則可知薛侃是赴京應舉不第而從學於王陽明的,此時薛侃已經二十八歲了。有不少人從王陽明問學,《陽明年譜》載“自徐愛來南都,同志日親,黃宗明、薛侃、馬明衡、陸澄、季本。輩同聚師門,日夕責礪不懈。南畿論學,重教學者存天理去人慾,為省察克知實力。”

進士未仕

公元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薛侃中進士,但是薛侃中進士以後並沒有入仕為官,據《行狀》所載“旋告歸侍母於玉山。先生既登第,自唸曰:仕以行道,吾思為信。乃告歸,過懷玉。時太宜人就養兄俊官邸。”大意是,雖然終於進士及第,但是薛侃不願為官。“太宜人”為薛侃之母曾氏,因其弟薛僑之貴,贈其母宜人。據研究,薛侃等第而未入仕,其實也是受了王陽明的影響,其時王陽明在贛州,有《與希元、臺仲、明德、尚謙、原靜書》,提到“聞諸友皆登第,喜不自勝,非為諸友近日喜,為野夫翌日山中得良伴喜也。入仕之始,意況未免動搖,如系在風中,非若黏泥貼網,恐自主張未得。不知諸友卻如何,想平日之工夫之須有得力處耳。”大意是,若入仕了,恐怕身不由己,會耽誤了學術工夫。

傳學潮汕

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薛侃回鄉講學,從此以後陽明學說開始在潮汕生根、迅速壯大,其學術的發展也有了自己的特點。自南宋以後,程朱理學思想就佔據了學術思想的主流,也成為官方承認的學術思想,漸成成為獨尊的局面。但是從1465—1487(明憲宗成化年間)開始,潮郡學人的學術取向發生了明顯的轉化,學者黃挺分析“是因為出於對制藝舉業的厭煩,由於朱子學被定為取士準的,制藝舉業須以朱子之是非為聖人立言,造成學術思想的僵化,學人中之思想活躍者,遂棄之而另求他路。”但是,過了幾十年,薛侃導王陽明的學術就傳入了潮州,並迅速的傳播,使潮州成為嶺南乃至全國重要的王學重鎮。

1520年(正德十五年),薛侃與楊驥兄弟及澄海人陳明德一同講學於潮州金山的玉華書院,並曾結齋於梅林湖,開始了他對陽明學說的深入鑽研與傳播,使“一時學者翕然宗之”。至1524年(明嘉靖三年),他以丁母憂服闋,結茅於梅林湖西之虎肚地(或稱虎山),“以正學接引”,使潮人學風為之一變,該山地在學界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明代大學者,香山縣蘇山(今屬珠海市)人黃佐《中離山記》有云“中離山之名,古未有也,其得名於時,則自中離先生始。”薛侃親筆手書的“中離洞”三個大字抵今猶存。之後,中離山講學之盛,逐步達到頂峰,而且,其影響已遠遠超出潮州一府,也遠遠超出嶺南一方。據薛僑《中離行狀》所述,當時薛中離“日與士友講習不輟。四省同志聞風遠來,至不能容,各自架屋以居”。

1527年(明嘉靖六年),薛侃在海陽、揭陽兩縣的桑浦山麓一帶考察,得知從海陽縣龍溪至揭陽縣枋口這一地段,“為渠為池,旱則涸而澇則溢”,對農人耕作、賈人販運和居民安全都很不利。他通過實地勘查,證實這一段也“可浚而通”。於是,得到潮州知府王袍的許可,於1528年2月14日(明嘉靖七年正月廿四丁酉 )興工。“動七都之眾,盡數月之勤”,溝通了龍溪至枋口的兩條溪流,即疏浚今庵埠、彩塘、金石至沙溪一帶的內洋河溪,此溪因名“中離溪”,並刻有《中離溪碑記》和建石亭紀念薛侃的功績。由於中離溪的開闢,對附近一帶的農田灌溉和商旅交通起著重大的作用。今桑浦山摩崖石刻的“薛侃開溪記”尚完好,還有前人遊覽之後留下的石刻題詩,頌薛侃開溪功績:“二水距東西,當中恨隔離。溝通有薛子,終古姓名題”。

起罷歸裡

1528(明嘉靖七年)起,薛侃受補故官,任職行人司司正。至1531年(明嘉靖十年)秋,薛侃任正七品官階的行人司司正期間,針對皇位繼承問題,薛侃上疏請嘉靖帝稽舊典,定皇儲,擇親藩賢者居京師,慎選正人輔導,以待他日皇嗣之生。但因其時嘉靖帝正急於祈嗣,見疏大為震怒,薛侃因觸犯帝諱被革職為民。

薛侃落職回鄉後,於1532年(嘉靖十一年)在中離溪畔的中離山辦學。他在山中建宗山書院,講授王陽明理學,南方各省共有百餘士子聞風而至。其後整個晚年,基本都在潮汕大地渡過,薛侃“居官則思益其民,居鄉亦思益其鄉”的格言,清正剛直,做了不少益鄉益民的好事,僅據《薛氏族譜》所載,薛中離為家鄉一帶所做實事善舉達12項之多,包括浚溪、建橋、修路、捐田地等,在生時便德名揚四方,離世後更是人頌其名。

至1546年1月31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戊午),卒於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