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宜君县分类施策筑牢特困群体民生网

宜君县属于国定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全县贫困人口中,因残、因病是形成贫困最主要的因素。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着眼于帮助特困群体“开对方子、找准路子、摘掉帽子”,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分类施策,先后创新推出“宜农股”“菜单式扶贫”“健康扶贫‘三剂良方’”等针对特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措施,织密兜牢特困群体生活保障网,为打赢脱贫攻坚奠定良好基础。

瞄准靶心,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之初,宜君县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体调查摸底工作,逐户上门了解情况、采集信息,摸清因病、因残贫困人口,为特困群众建立县、乡、村三级扶贫“数据库”。针对半失劳贫困户,通过“菜单式”扶贫模式,按照每户10000元的标准,以资产购置或入股的形式,投入到村集体经济或新型经营主体,设置为永久股权,确保这些家庭每年有固定收益。针对鳏寡孤独的特困群体,分类施策,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动员其入住县中心敬老院和敬老服务管理中心,目前共入住159人;对无意愿集中供养的,通过实施交钥匙和入住农村幸福院等方式,确保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对失劳家庭及生活无法自理的,制定了《宜君县特殊困难人员(家庭)帮扶奖补办法(试行)》,落实投靠亲友76人,为其余困难群众落实左邻右舍管护人,解决其基本生活。

拓宽门路,增加收入。设立“宜农股”,将中省切块资金、涉农整合资金按照每个村贫困户规模折算量化到村,投入到涉旅、涉农、涉林等国有公司,每年按不低于股本金15%分红,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每年每户不少于1000元的固定收入。探索推广“一股三带”扶贫模式,立足哭泉旱作梯田、福地湖、花溪谷等景区,通过经营带动、岗位带动、产业带动,为贫困户设置和创造一批就业岗位,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设施蔬菜观光点,引导贫困户发展一批玉米手工编织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提高贫困户收益。由县财政出资,有针对性地开发出621个特设公岗、350名卫生监督员、178名水质监测员、330名生态护林员,为所有老弱病残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有效解决其稳定收入问题。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因病、因残致贫家庭,考虑到他们的实际,着眼于增强“造血”功能,引导他们发展特色产业,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致富增收路。宜君县通过多种渠道,实现了特困家庭多重收入保障。

惠民工程,温暖民心。为了减轻贫困户的负担,县财政为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新农合和大病保险进行补助,实现贫困户100%参合。每年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在全县范围实施一元民生保险政策。全县组建10支县级“因病致贫医疗专家咨询服务队”,每季度进行一次上门入户咨询服务,为每名患者制定疾病治疗方案,建立台账,指导合理就诊。推广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定期通过门诊、电话、上门等方式对贫困户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指导,制定健康指导和疾病防治方案。县财政筹措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慢性病患者实行药品免费供给制,为患高血压、冠心病等10种慢性病的贫困患者免费供给56种治疗用基本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