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面試官說:我們公司不是培訓機構,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應該如何迴應?

愛醬影視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說“我們公司不是培訓機構,我們只需要有經驗的員工。”怎麼回應?很多人支招——直接懟回去!這就純屬坑害祖國花朵了!

面試官為什麼要說這樣的話?其實本意並不是如此,以上所言不過是託詞罷了,只不過這個面試官陰冷尖刻,說話比較傷人而已。他之所以這麼說,有兩種可能,一是看不上你這個人,二是看不起你的學歷,又不想過多的解釋什麼,所以就以“需要有經驗的員工”為藉口對你拒絕。但是拒絕的時候,有點尖酸刻薄,讓人難以接受。我相信,如果換一個清華北大的求職者,他肯定不會這樣說。

這樣不懂得尊重別人的面試官大有人在。去年在一個大型電視求職節目中,一公司HR明目張膽地說“我們公司只接受985,211大學的簡歷,非名牌大學簡歷直接扔進垃圾桶。”此言一出,一片譁然。然後很多人開始對這個HR口誅筆伐。其實,罵她有什麼用,她不過也是一個打工的而已。她之所以引起民憤,無非就是在不恰當的場合說了一句大實話而已。

遇到這種情況,懟是無用的,你懟了她,他也會還擊,懟來懟去,最終是自取其辱。既然人家看不起自己,何必多此一舉呢,瀟灑地轉身,不更能保持一份體面和尊嚴嗎。面試好比是兩個人相親,人家女方看不起自己,說一句“我不是保姆,不想找一個歲數比我小的男人”,你死乞白賴地跟人家說,我雖然歲數小,但是我很成熟,我會好好照顧你一生的。你感覺有用嗎?或者懟人家兩句,你覺得有意義嗎?反正我覺得是徒勞的。當然不排除有人反應機敏,善於溝通,最後柳暗花明。那種情況太少了,就跟買彩票中大獎似的,你的人品感動了上帝!

社會不比校園,到處充滿著冷漠和殘酷,這樣的拒絕,在你人生的道路上還會遇到很多。千萬別有玻璃心,就當一個個挫折是對自己的洗禮好了。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面試官的話代表了態度但不代表真相。

如果HR在一開始就提出了這個問題,說明確實是不招聘應屆生,這說明公司的用人部門和HR銜接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但是,上述情況一般都是小概率,大概率是以下情況。

一般這種問題都出現在面試的中後期,跟你聊了半天之後,說我們公司要招聘有經驗的人,應屆生我們不招。

其實這是句謊話,不招應屆生跟你聊那麼久幹嘛?

所以,很可能是這個崗位確實是招有經驗的求職者,但是非常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也可以培養。很可惜,你不是那個非常優秀的應屆畢業生,你很普通,跟其他人一樣。

所以此時實際上面試已經結束了,面試官覺得你乏善可陳,於是用了這樣一個託詞來拒絕你。這句話代表了面試官的態度,不認可不錄用。

錯誤的應對方法:

這時候,其實還沒有真的到絕境,因為你還是有說一兩句話的時間來結束這場面試,那就要看你怎麼在這一兩句話的時間裡打動面試官。

以下有幾種錯誤的做法:

1、表決心:如果能給我這份工作,我一定會努力工作好好回報公司的。

普通的觸動是沒有用的哦,面試官都是久經沙場,不食人間煙火的撲克臉,你盲目的表決心,面試官肯定不為所動。

再說啥是努力工作?加班一小時還是加班三小時?怎麼才算好好回報公司呢?這種東西都沒有標準的。

這種套詞一點誠意都凸顯不了

2、質疑公司的做法:沒有應屆生幾年的鍛鍊,哪來的有經驗的人呢?人不都是從沒經驗到有經驗的嗎?你們自己不也是從沒有經驗到有經驗的嗎?有人生出來就知道怎麼幹活兒的嗎?

這種做法讓面試官下不來臺,雙方都很尷尬。說實話,遇上這樣的人,以後有其他合適的崗位,我也不會讓他再來面試了。用HR的話來說,這樣的人入職後,就是公司的不穩定因素。

我見過的打動人心的說辭:

我還真的親身經歷過這樣的面試,當時我在一家制造型上市公司做HR,招一個技術崗位。

過來面試的小夥兒跟我和技術部門主管聊了半天,我們才發現他之前的工作經歷,只是跟這個技術崗位相關,實際的工作經驗和這個崗位差距還是挺大的。

當時我非常抱歉的對他說:實在對不起,這個崗位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有一定的實際經驗才能克服工作上的難度。

然後這個小夥子說了這麼一段話:

其實很多很難的事情,都不一定要經驗的。我以前體質比較差,然後我表哥跟我說騎自行車可以鍛鍊身體,我就買了一輛捷安特開始騎行。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跟我表哥說我要騎行去南京,我表哥說,就你這個體質,又沒有外出的經驗,算了吧。

但是我不信邪,就自己上路了,真的是很難啊,我當時一個學生,路上學會了修車,學會了搭帳篷,學會了問卡車司機要熱水,給他們發煙,在路邊小店買菸問老闆借插座給手機充電。下午太陽太曬,我就下午休息,在傍晚上路。有的時候騎錯了路,還得看著導航繞一大圈騎回去。但是我最後做到了啊,雖然沒有有經驗的那麼熟練,但是我還是騎到南京了,特別有成就感。我發現只要想去做一件事情,困難總是有辦法解決的。人都是一樣的,別人也沒有三頭六臂,別人能做的事情,我也能做。雖然這個活兒有一定難度,但是我相信我不出一個禮拜就能上手了,希望你們還是考慮一下我。


面試結束後,技術部門主管說:這個小夥子不管做什麼,肯定有前途。我說那就招進來唄,這個人你要不要,他說可以培養。於是當天我就打電話通知這個小夥子他被錄用了。

入職之後,這個小夥子果然表現出色,有次工廠火災,他英勇救火,還負了點傷。

所以這不是有經驗和沒有經驗的問題,也不是有沒有說辭的問題,而是你的生命裡,有沒有那麼一些感動了自己的時刻,可以自豪的說給別人聽,它不是那麼耀眼,但總能放出點光芒,讓你顯得跟別人不一樣。


無良HR


想知道到如何回應,第一先看看面試官說這話的動機是什麼,第二看看自己對這個崗位的渴望程度如何。
通常面試官如果把“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放在前面有3個目的,第一是想通過這句話淘汰那些想著“渾水摸魚”,一無長處的求職者。

畢竟招來了這樣的人,除了浪費公司的運營成本外,還要派老員工去手把手地教實在是太浪費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從公司發展的角度來說不招這樣的人,也情有可原。

第二種可能是人事通過對你的初期接觸,對你的個人印象不算太好,對你的能力保持著懷疑的態度,你的表現讓他對你持觀望的狀態,所以他說出“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來對你提出質疑。

當然了還有最後一種可能,就是面試官對每一個面試官都說這樣的話,就是想看看你是如何回應的,看看你是否能夠拿出更讓他期待的東西,回答的是不是夠出彩令人耳目一新。

其實無論面試官對你是如何態度,說這話是什麼目的,你首相要問問你自己,你對於這份工作的渴望成功度如何,如果你對這份工作也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一句“不好意思,打擾了”既乾脆又不丟面子,大家的時間都寶貴,沒時間陪你玩兒文字遊戲表忠心。

但是如果你要特別渴望這份工作,該如何回應呢?如果你有拿的出手的成績,就把之前的工作結果進行量化,讓面試官對你有一個客觀的認識,如果你暫時能力方面有些欠缺,就談一談對目前這個公司的認識,把公司的發展理念和工作特點和自己的性格特點進行巧妙結合,如果還能夠講出一個曾經在工作當中努力拼搏的“輝煌故事”也很容易會打動面試官。


夜泊痕


作為HR, “我們公司不是培訓機構,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這種話,我一般情況下肯定不會說的,尤其是面對剛剛畢業的求職者,也就是校園招聘的同學。為啥呢?

對公司來說,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招聘渠道。如果這個職位你選擇校園招聘的渠道,那你就不要嫌棄應屆畢業生沒經驗。如果這個職位你選擇社會招聘渠道,那就一定不要找一個毫無相關經驗的人進來。

所以那些對應屆畢業生說我們公司不是培訓機構的HR,是不是有點作死呢?

誠然,還沒出校園的大學生單純到當你讓他問問題,他只會問,能不能介紹一下貴公司的培訓體系?這還不都是被各種攻略教導出來的“安全問題”嘛?!其實同學們真的不一定有多關心培訓體系的,他們最關心的一定100%就是薪酬,只是他們不好意思問,或者先問個培訓,再問薪酬。

所以HR們,人家同學跟你客套一下,就不要譴責人家了,認真講一講公司的培訓體系不行嗎?哪怕你說,培訓都是為了讓大家能夠儘快適應工作、歸根結底還是要拿出業績呢。

至於說如果有同學聽到HR這麼說,你可以說,相對於有一定社會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我確實沒有那麼多的工作經歷。但是作為通過校園招聘渠道進入公司的人員,我也有自己的優勢。然後再講講自己的專業、經驗、能力等各方面的優勢。

另外,這家公司喊你過去面試的背景也一定要試圖搞清楚,他們是常規校園招聘,還是這個職位及這個公司從來沒招過校招,這個職位校招社招都可以。


職場三原色


僅代表個人觀點。

我認為能有這種說辭的公司,都是對薪酬或公司規模比較有信心的。如果想降低培訓成本,一定會增加其他成本,比如薪資成本。同樣的崗位,如果這個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薪資一樣的話,他如何吸引有經驗的人呢,對吧?只有將薪酬上調,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面試者,選擇性也才會更多。



你最後說的那句,把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也拉過去面試,我認為應該是為了完成招聘的績效考核。當然我認為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厚道的。有沒有一種可能,HR是外貌協會,看到綜合條件比較好的,他就不會說這句話;綜合條件一般的,他就會說。

對我而言,有經驗的人的忠誠度相對比較低。他能在這個公司立即上崗,就意味著他也能在其他公司立即上崗。如果本公司各方面福利達不到他的預期,他很可能就會離職。

而且人才分為現有人才和潛在人才。有經驗的人,有相當一部分是現有人才。他的能力有可能已經到達了一個高度,很難再往上提升。



沒有經驗的人,如果你將他培養好,而且公司福利好的話,他的忠誠度會高很多。而且一張白紙,更容易培訓成公司的人。

所以我認為,如果一個公司真的得到一定規模,他會有一個培訓部門。因為我認為不管在什麼階段,人都是需要培訓的。社會在改變,消費者的思路也在不斷的進步。如果我們還用著五年前的銷售模式,你認為成交的成功率有多高?如果你的公司沒有培訓機制,你作為員工,一直沒有進步,你認為你會留多久?

因此我下的結論是,像這樣的公司,即使沒能痛過面試,也不要有太多遺憾。因為他們不知道什麼叫成長,至少目前還不重視員工的成長。




重燃石


相當於當頭棒喝,壓力測試,看看面試者在面對質疑的時候有沒有足夠的應對能力化解尷尬。


這句話如果在電話面試時說,基本上等於拒信,不用鬱悶,總有些職位需要一定年限的經驗的求職者,繼續找即可。


如果是在面試的時候說的,你可以想想,人力肯定是讀了你的簡歷才讓你面試的,你的優缺點他很清楚,如果覺得你不合適或沒戲,壓根不會浪費時間面試你。


既然都讓你來了,問這種問題,無非就是一種試探,考察你的應變能力。


當然,這個問題屬於比較高難度的那種,因為很容易在緊張的面試氣氛中壓垮面試者的信心。


但,人力說這話也沒錯,公司需要來了就能幫自己賺錢的人,對你的投資,與你的貢獻成正比,在初期對你幾乎只有投入的前提下,有壓縮支出督促你儘快上手的心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這類問題的回答,要沉穩自信,可以這麼回答:


您好,謝謝您如此坦誠地指出了貴公司招人的標準,這對於我們互相選擇有好處。


在我看來,我是有經驗的求職者,比如我在之前某公司的就職經歷,就非常符合貴公司的職位要求,我在過去所積累的經驗,可以藉由貴公司的平臺得到更加充分地展示與挖掘。


此外,公司當然不是學校,我非常認同您的觀點,但我想補充一句,公司需要時刻渴望通過自我不斷學習進步來為公司創造更高受益的員工,這一點,是我自己看來我不多的優點之一。


我是一個非常享受通過努力成為被團隊認可的一員,我希望可以和團隊一起成功。在我看來,經驗等同於每日認真的工作與思考,我在之前的任何一段履歷中都證明了自己有著短時間內掌握職位的工作要求,並在未來做出明顯改善的實例,我相信,這一特質在貴公司的新崗位上一樣可以獲得施展,並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大蔥侃侃侃


HR既然拋出了這個問題,你就當成是壓力測試吧!對於壓力測試,並不在於答案本身,而是在看你的態度、反應、邏輯、表達。

(一)儘量保持態度平和鎮靜,不要慌。尤其是不要一時衝動跟hr論理。可以不直接回答,也可以反問hr一些問題。比如可以這樣說:您是資深hr,這個位子需要怎樣的人您一定特別清楚。作為應屆畢業生,我們無論如何都是經驗不夠的,您肯給我機會來面試,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我的某些方面特質還是值得您花點時間多瞭解一下的呢?

(二)然後你可以通過HR接下來的反應快速判斷可能的情況。要麼這個職位本來是不看應屆生的,但因招了很久都沒有招到合適的人,且看看有潛力的應屆生。要麼這個職位是可以看應屆生的,但選擇風險大,來個壓力測試看看哪個情緒更穩定。

(三)HR雖然挑剔你的不足,但本不表示完全沒機會。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有個留學回來的女生去面一個市場部的位子,去談offer那天,電梯裡遇到面試的那個HR,和她說,我們這個位子是要招有經驗的人,不知道部門經理怎麼要了你這麼個應屆生!嚇得她心裡咚咚敲,不過最後還是給了她offer。

我是蕾妮,一個有溫度、愛分享的職業顧問,非常願意你關注我,以及在評論區向我提問題,一起探討職場百態。


職場蕾妮


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考量,面試官的話沒毛病。企業不是培訓機構,也不是學校,因此沒有“培養”培養員工的義務。企業對員工付出工資,自然是希望有經驗的員工能迅速適應工作環境,應對問題。

之所以要把簡歷上沒有相關經驗的人拉過去面試,可能存在以下兩個原因:

1. 你的簡歷上沒有寫明相關經驗,但用人方想要跟你確認一下,你是否有相關經歷,或者是可以遷移的技能和經驗。

2. 初篩簡歷的是HR, 但面試官是用人部門的負責人。因為不是同一個人,所以挑選的機制不太相同。

我身邊有朋友遇到更扎心的面試場,跨行業跳槽的他接到了面試通知,但HR卻說:以你現在的資質,不要工資,公司都不會花時間花精力培養你。

遇到這種場面,一方面要保持冷靜和淡定。對方說出這樣的話,只能代表你並不適合這份工作,並非你沒有任何能力和價值。

你可以禮貌地回應:“我確實沒有相關的工作經歷,但我的某一段學習背景或實習經驗,與貴公司應聘要求中的……相符合。”為自己爭取一點點機會。

如果實在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直接說:我的能力和經驗,確實與貴公司的招聘需求不太吻合,希望您能找到合適的人選,然後紳士/優雅的離場。

對於應屆生身份的求職者,遇到這樣的場面的確尷尬,同時也說明你在求職時沒有清晰的定位。你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職業背景以及實習經驗,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祝你好運!


婉君不走瓊瑤風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把題主的問題解析一下:從題主給出的題目和附言來看,是面試官看完題主的簡歷邀請過去面試的。面試官既然知道題主是一個白丁,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求職者,卻說了一句題主不願意聽的話:我們不是培訓機構,我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對於這個的答覆,其實有兩種回應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直接給予回應。

面試官看完你的簡歷,一定清楚你剛剛畢業,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既然知道你是這樣情況,就不該把你邀請過去參加面試。所以,你可以直接問面試官:既然你們需要的是有經驗的員工,而你從我的簡歷中得知我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何還要費時費力把我這個白丁邀請過來面試呢?

這個面試官也許也是個“職場白丁”。一、也許那天面試完覺得你不合適,就找了這麼個理由推脫;其實如果覺得題主不合適,完全可以採用另外的迂迴方式回絕,而不是找了這麼個藉口。二、也許是面試官的失誤或過失,把題主邀請過來面試。這種失誤或過失,面試官自己承擔的最好方式,就是接受這種直白的質問。

第二種方法:借用成功企業。

豐田公司曾經對自己的企業做過一次總結:豐田公司的主要責任之一就是員工培訓和教育。我以為,你們公司和豐田公司一樣偉大,才投遞了我的簡歷。現在看來,你們並不想成為一個偉大的公司。

當然,以上兩種方法也許對自己找工作沒有什麼用。只是題主如果想回應,就如此做個回應。除了以上兩種回應的方法,當然還可以選擇更客氣的方法,如:哦,明白了,謝謝你給了我這次面試的機會,也沒什麼不妥。畢竟,人生不是置氣。

(備註:有一種可能,面試官說這些話是有目的的:也許對於應聘人是一種壓力測試或考驗。他/她想看看這樣的語言,會讓應聘人有什麼反應,如何應對,靈活性如何,能承受多少。如是,則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忠告一:給面試官。

其實,一家企業是不是需要有經驗的,是不是培訓機構,不用面試官自己來說。需要有經驗的員工,那是自然;不是培訓機構,也對。只是員工在一個公司裡總是要進步和成長的,但這種進步和成長也不可能完全讓員工自然成長,企業無論是為了自身發展還是員工發展,培訓是一項必須的義務。“我們不是培訓機構,我們需要有經驗的員工”聽上去老道,實則是面試官自己幼稚地“擺譜”。換位思考,大家都有過“職場白丁”的階段,也都有老道的那一天。換一種方式說話,也許更合適。

忠告二:給題主(應聘人)。

現在的社會無奇不有,面試官也是人,說出什麼話的面試官都有。不必計較他們說了什麼,更不必計較他們說的話合理不合理,站在他們的角度一定是合理的。對於題主來說,職場才剛剛開始,以後各種奇形怪狀的是還多著呢,見怪不怪,定好自己的目標、幹好自己的事兒最重要。


耕然夫


面試官的話要信,也不可全信。

如果面試剛坐下來這麼說,那應該是HR的鍋

面試的時候一般是HR+業務領導來面試,如果你一坐下來,做完自我介紹,面試官特別是業務經理這麼說,說明業務經理和HR溝通不順,HR為了交差把你喊過來,不是業務部門要的人。

那這個時候,說什麼都沒有用,直接走人。

如果面試了10分鐘以上,你就可能是你不符合要求

在面試過程中,如果面試中間還算順利,然後面試官告訴你他們公司不是培訓機構,需要有經驗的人,那說明你不符合要求。

在招人的過程中,如果實在不好招人,會適當放鬆要求,但不是說隨便一個人,什麼都可以。

我們公司前兩年招軟件工程師,深圳這邊的情況大家都懂的,房價很好,房租很貴,要的工資也高,可是來面試的年輕人,雖然都是剛畢業,但是有些人在學校就有去實習,有基本的工作經驗,有考SCJP,這樣的人,專科也就接受了。還有一種是宿舍打完遊戲剛出來的,什麼經驗都沒有,那就只有不好意思了。

這個時候,就會委婉的拒絕,也有可能是懟回去,曾經有個候選人告訴我,我就需要這些錢,因為我要租房,吃飯,我就懟他,有多少能力才能拿多少錢。

所以當你沒有經驗,可以去實習,可以去學習,在差也可以去網上看看面試題而不是一問三不知。

那有沒有可能你說什麼,面試官就要你?

人人都會說的是:“不會的我可以學,我熱愛學習。”然後就沒有然後,這樣是不行的。

接下來你要證明你真的可以學習,而且學的快,這個你可以說自己的故事來證明。

我招過的一個前端就是這樣的,說完我可以學以後,他開始講自己的故事:“他自己學Photoshop的故事,他說他自己5天把網上的一個100多集的視頻給學完了,而且做了一個作品,而且這個作品做成了電子書”。他說自己可以死磕一門知識,而且是有產出的。

最後我們招了這個前端來了後,果然上手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了前端負責人。

當然更多的是直接走人

專業不對口,可以多幾家,不要氣餒,很多時候你只是差多面試一家。

歡迎【關注】阿布,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