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村种水稻,出穗时,有的是谷粒,一部分开花没有粒,是种子问题,还是土壤缺什么?

万则红


种植水稻经常会在稻穗上出现一些空瘪粒,这些空瘪粒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种子的原因还是土壤缺素呢?

1、养分供给。水稻的籽粒灌浆其实就是“源和库”的关系。籽粒就是库,水稻的根系和土壤的养分就是源。库是有限的,源能否添满这个库就要看根系的生长和土壤中的养分了。也就是说,养分供给是否充足是能否填满库、让籽粒的全都饱满的一个重要因素。

2、移栽密度。水稻移栽的密度其实也是有规律的,一般是以“壮秧稀植、弱苗密植”为标准。因此,移栽密度过大,必然会造成水稻的分蘖过多,水稻的穗数过多的情况。而对于水稻来说,水稻的根系是有限的,水稻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填不满这么多水稻籽粒、出现大量的空瘪粒也是正常的。

3、氮肥施用过量。氮肥施用过量,特别是在蘖肥过量使用以及穗肥大量使用的情况下,水稻的影响生长是过于旺盛的,会对生殖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就会影响水稻的花粉母细胞的分化以及散粉的质量。从而影响出现一些空瘪粒。

4、孕穗期遭遇低温冷害、扬花期遭遇长期阴雨天和低温。农作物在生殖生长期是比较敏感的,温度、光照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殖生长产生影响。水稻孕穗期遭遇低温冷害,会阻碍水稻划分母细胞的分化,从源头就造成了水稻的花粉败育;而在扬花期遭遇长期的阴雨天和低温,也会影响花粉的活性甚至是不张开颖壳不开花的情况。从而出现大量的空瘪粒。

5、药剂影响。特别是除草剂过量施用造成的影响。比较典型的就是五氟磺草胺,过量使用或者重复施用,就会造成水稻出现大量的空瘪粒,这些空瘪粒里面是没有内容物的;其次就是在生殖生长期,特别是在孕穗期和扬花期施用除草剂,这个阶段水稻对除草剂是极为敏感的,极容易造成花粉的败育和花粉的活性受抑制,出现大量的空瘪粒。

6、孕穗期和扬花期田面过度缺水、干旱。孕穗期的花粉母细胞分化程度以及扬花期的花粉活性和田面中的水分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个阶段,田面含水量至少保持在80%以上,最好是保留一层2-3厘米的浅水层来保证水稻生殖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否则田面的过度干旱、缺水会对水稻的生殖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农村种水稻,出穗时,有的是谷粒,一部分开花没有粒,是种子问题,还是土壤原因?这种现象与品种关系不大,主要是授粉不充分、干旱、低温、缺肥、病虫害等等原因造成的,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第一,扬花期授粉不充分。水稻在扬花期遇到极端天气,如大雨、高温高湿等,导致扬花时,花粉难于扩散授粉,蜂蝶偏少,授粉不充分,造成开花没有授粉,形成死粒现象。

第二,水稻扬花灌浆期间干旱。水稻在扬花期或者后期,因严重干旱缺水,水稻扬花困难,造成“干花”现在,很难授粉,或者在灌浆期缺水,无法灌浆,导致形成秕粒,或者籽粒不饱满。

第三,水稻灌浆成熟期遇到低温。低温会严重妨碍水稻灌浆,便水稻授粉后无法灌浆形成秕粒,会严重影响产量。一般晚稻最常见。

第四,水稻发育期缺少肥料。水稻开花灌浆成熟离不开磷钾硼肥料。当这些肥料缺少或部分缺少时,造成水稻扬花、授粉、灌浆困难,形成无授粉粒和营养缺少灌浆不足的籽粒和秕谷。

第五,水稻遇到病虫害。由于水稻的稻瘟病、各类螟虫、飞虱等等病虫害危害严重时,严重地影响了水稻的扬花、授粉和灌浆,导致秕粒过多,会影响产量。

总之,水稻出穗时,有些不能形成饱满的籽粒,原因是多方面的,都会对产量有影响。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这不关种子和土壤的问题,是水稻扬花期雨水过大,太阳光稀少造成未授粉引起的,连续的雨天给水稻花粉传播带来不利因素,造成未成功授粉,不能正常长成饱满的稻谷,靠天吃饭也是这个道理,所以睛天和雨天的稻谷就不一样,


盆景杂谈


其实正常,有的只是上穗的早,有的慢而已,就像开花一样,有的开花,开的早,有的开的慢而已。


柚子的每天生活


是和天气有关,没有授粉,和农籽化肥没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