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老太骑电动车“受惊”倒地,轿车没碰也要赔,你觉得合适吗?

wdsas


如果这样都赔钱了,那估计有很多品行不好的老人又找到了一个讹人的借口了。

东北张先生就遇到这样奇葩的事情,自己开车从停车场出来,过了闸机之后,准备走,这时候一个老人骑着电动车带着自己的孙子横着开过,张先生及时的刹车了,并没有发生碰撞,结果老人顺势就倒地上了。张先生以为这个老人会扶起自己的孙子,然后去医院看看。没曾想人家报警了,认为他的摔倒是因为看到张先生的车了,吓了自己,导致自己紧张,一下就摔倒了,因此要求张先生赔500块钱。


没办法,这种情况只能等交警来,因为张先生觉得自己有些委屈。交警来之后,判定这个事件中虽然张先生没有直接责任,但是老人摔倒和他也有直接关系,虽然主要责任是老人的,老人载人属于违法,而且车速较快承担主要责任。而张先生没有过错,但是要承担次要责任,这个赔付可以走车险。张先生觉得麻烦,最后支付了300元,两方就算私了了。

其实很多人会非常不理解张先生的做法,这种事情已经判定是张先生没有责任了,他还要给什么钱。我也为张先生打抱不平,这样的事情,明显就是这个老太太在讹诈啊,她把人家孙子摔了,不给孩子父母一个说法能行吗?难道回去说因为自己开车太快了,把孙子摔到了,我想孩子的父母恐怕不会原谅吧,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个人来讹诈一番。这个张先生就成了讹诈的对象了。

对于这样的老人我觉得其实不能草草了事,否则她下次还会去讹诈别人,只有一次治了她,让她知道讹人是不对的才行,否则这如同红颜祸水一般,后患无穷啊。


大家对这种老人如何看待?


老王侦查记



轿车车主没有赔偿义务,但最后赔了300元,说明车主情操高尚。没有过错,交警出警也认定没有责任,最后赔了300元,让大家觉得憋屈,我也有一样的感觉。

从录像看,老太的“受吓”属于自己假想,当时车辆速度很慢,和行人走路速度相当。老太受吓是基于她自己思想、认识,也基于她骑车的水平较低有关。轿车并不是突然出现、猛冲直闯。所以从法律角度轿车没有过错,交警也认定其没有责任。

没有交通事故发生。老太和小孩、车辆没有受损,也就是说没有伤害发生,此种情形让一个没有过错的轿车司机担责有失公平。会误导社会价值观念!

法律上确实有一种责任叫做“无过错责任”: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第48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但是要记住,前提条件是要发生“交通事故”,而本案没有交通事故发生。所以也不存在所谓的无过错责任。

尊老爱幼是值得提倡并实施,但法律的实施不允许被曲解和乱用。


陈浩文律师


本人在去年就遇到这样的事,一位老太骑电动车就倒了,这时来了辆出租车马少停下来,问老太有事吗?老太说吓死我了,但是老太不让司机走。我过去对老太说,你让人家走吧,别忘了人家车上有行车记录仪,没人家事人家停车是出于人道主义,另外我可以作证。老太想了想还是让司机走了。所以行车记录仪人证很重要。


文化需学习


我想起来小时候在街上见过的一幕……

那是夏天的傍晚,天很热但阴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到来。

街上行人匆匆,都想赶在落雨前回家。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和小伙伴们兴高彩烈地在大风中奔跑。一个漂亮的小姐姐骑着单车在我们前面,大风掀动着她的花裙,很好看……对面一辆大架子摩托车呜着笛声疾驰而来……

就在这风景迷人的一瞬间,那辆大架子摩托车突然在二十米外一声急刹后“嘎嚓”倒在地上。骑车的小伙子面红耳赤从地上爬起来,几大步跑上前,抓到小姐姐的自行车把不让走,说:你把我吓倒了!

我们觉得不可思议:额的天爷呀!人家明明离你还有一大竹竿的距离你就摔倒了,怎么可以怨别人呢?是不是看小姐姐漂亮想找理由接近呀?但也不能用这种办法呀!

在我们一群学生七嘴八舌的攻击下,小伙子木讷的呆立了一会儿,放开手说:你走吧!

小姐姐很生气:你看你这个人……真是岂有此理……

小伙子沉默片刻说:我觉得你要拐弯,怕撞到你,才急刹车……把我吓倒了……

小伙子又说:对不起!

最后,还是一个完美的结局,致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年青!


榕儿和明儿


这个问题法律应该给出明确的解答,比如安全距离是多少,鸣笛的影响,如果隔着五六米摔倒了,那这骑车人也真的不能出门和骑车了,安全距离毕竟是相对的,不能单单规定汽车或非机动车一方来遵守。同样的还有关于斑马线的问题,法律也应该给出明确的解释,就是斑马线附近算不算礼让范围,如果是,那么这个范围应该是多少?白纸黑字写出来,也就避免了那么多无畏的纠纷。


刘军97027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能说怨自己没运气了,因为前一段时间才发生了这样的件事,一台小车出路口,左边有两台电动车,电动车看到十多米外的小车刹车不住倒地了,小车以为不关自己事开走了,后来被定性为肇事。

这种事很冤枉吧,明明你没有碰到他,但是他倒下了,你以为没事走了,但却是以肇事罪论处。你不禁会想,如果这样都行的话,那天下所有人只要自己倒下时身边有人有车都可以讹一把了。我就奇怪,骑电动车已经是不合规不合法的了,骑电动车上路如果出了事,对方只要没有违规违法,都不可以论罪,反而开违规电动车的人要论罪,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判决。

而现在老太婆上路,见到小汽车自己紧张过度倒下了,反而要小车来负责,只要她记住了车牌,只要她或她的家人要告你,你是绝对走不掉的。这就是这几年来发生的这类事情最不公平的地方。现在感觉做人都有点憋屈了,上街要步步为营。要是有个人在你身边倒下了,明明不关你事走开了,还要当你肇事,扶也不是,因为一扶,你就正正中了圈套,不扶吗,对方说你吓着她了,你还是得赔,这都什么世界了。


中小学英语精修


以后老了有保障了,就站在马路边上,只要有车就倒地


老男孩的957


不合适!任何不是以主观故意而针对性的“惊吓”行为,只要是正当的社会活动都不能成为法律责任。

社会是一个团体,包含着你我他之间正常的公共活动行为过程,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人都要了解与确认自己的认知与承受能力,你的认知与承受能力级别决定你自己所参与何种强度的社会活动。

当今社会,错误估计自己行为能力与承受能力而造成自己受到伤害的事件不在少数,而这类情况往往被标榜上弱者或受害者而博于法律与人们的同情,这种倾向又作用于主持公道的执行者,在判定是非上往往也会偏向于所谓的弱者和受害者。这种处理结果不仅让无过错的当事人不满,更会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价值认知的混乱,从而造成更多的老人不敢扶、贼不敢抓、人不敢救的社会现象。

国家在进步,法治在建全,法律法规也在慢慢细化。以法为律,以规为据将是你我他的社会活动中的护身符。


改辆床车去旅行


她一个人骑车,整个城市都不敢开车了。


用户2252239930934


在当今公车多人多的马路上,无论是行走还是驾车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己不要违反交通规则,保证自身的安全和不妨碍她人的正常行、驶。无规则的行、驶,发生事故了再来讨论谁是谁非为时已晚。但唯一一点不能改变谁,违规谁买单。如果是受惊吓的人自身违章自己买单,反之违规车辆负责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