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歐美聯合起來也整不垮普京和俄羅斯?

用戶5512326918


這確實是個問題。當然蘇聯就被西方拖垮了!

但木叔判斷是,如果不存在嚴重內訌和內亂的話,普京是不會輕易被西方世界拖垮的。畢竟俄羅斯不是蘇聯,他也不是戈爾巴喬夫。

這個問題彈兩個層面:

第一,普京對西方更強硬,不是一味退讓的戈爾巴喬夫。

蘇聯當年被拖垮的原因很多了,但是戈爾巴喬夫在很多問題的退讓其實很重要。當政者抓瞎了,當然蘇聯就會失去方向。

普京與戈爾巴喬夫不同,在很多問題上不僅不退讓,而且還強勢出擊。比如西方最近一直指責俄羅斯干涉美國2016年大選,甚至以色列今年4月也要舉行大選,之前該國情報部門說俄羅斯也要干涉。

這些就是俄羅斯在國際上主動出擊的例子,當然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讓西方在很多方面都很被動,也會制約他們對俄羅斯的一些壓力。

第二,俄羅斯和蘇聯相比,具有更靈活且嚴厲的政策,西方難以插手其中。

蘇聯當初之所以被拖垮,一個原因是蘇聯內部極為複雜,不僅有十幾個加盟共和國勾心鬥角,而且他們的獨立意願後期更強烈,特別是存在一些西方可以直接影響的政治人物。這些因素加起來,就是蘇聯成為被西方拖垮的原因。

對照俄羅斯,目前沒有類似的問題。比如現今的俄羅斯政治體制不允許有獨立傾向。車臣當年想獨立,結果被戰爭打下去了。另外如今俄羅斯也沒有葉利欽這樣的西方可以利用的反對派。

普京給反對派發聲空間,但他們的能力和實力和葉利欽天壤之別,同時普京還收緊對社會領域的管控,更多反對派和寡頭被打壓,西方找不到合適的介入目標,難以查收俄羅斯內部政治運作。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沒有被拖垮?


木春山談天下


歐美聯合起來的力量也就是北約了!目前,北約的擁有29個成員國,人口總量近8億,GDP總量超過30萬億美元,每一年的軍費也超過了10000億美元。反觀俄羅斯,沒有一個有實力的盟友,GDP總量縮水到了1.469萬億美元,軍費每年也僅僅能維持在500億美元上下。那麼,為何歐美聯合起來也都不垮俄羅斯?

第一,俄羅斯擁有核武器,歐美不敢過於逼迫俄羅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不但失去了對原蘇東國家的控制權,也失去了其他14個加盟國。時至今日,除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外,俄羅斯與其他獨聯體國家的關係都比較疏遠。但是,即使俄羅斯的實力遠遠不如蘇聯,北約也不敢過於逼迫俄羅斯。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龐大的核武庫,擁有三位一體的戰略核打擊能力。如果將俄羅斯逼到絕境,誰能保證俄羅斯不會在常規戰爭中使用戰術核武器?誰能保證俄羅斯在亡國的情況下不會使用戰略核武器?誰又能保證俄羅斯解體以後,7000多枚核武器不會有一部分流落到恐怖分子手中。所以,北約國家希望的是利用經濟制裁、外交打壓削弱俄羅斯,而非鬥垮俄羅斯。

第二,俄羅斯工業基礎仍在,自然資源還可以源源不斷的換取外匯。俄羅斯的GDP數據很難看,目前僅僅相當於我國廣東省。但是,俄羅斯繼承於蘇聯的雄厚工業基礎仍在。俄羅斯在軍事工業、航空航天業、鋼鐵、冶金、木材加工等領域,依舊走在世界前列。此外,俄羅斯擁有世界第八的石油儲量、世界第一的天然氣儲量。即使俄羅斯的商品在國際上競爭力有限,俄羅斯依舊可以通過石油與天然氣出口換取大量外匯。俄羅斯天然氣佔到歐盟天然氣需求的40%!所以,即使歐美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也不會制裁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只要俄羅斯能夠出口石油與天然氣,就能夠源源不斷的換取大量外匯,經濟自然也就不會跨了。

第三,俄羅斯總統普京極具政治智慧。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為俄羅斯選擇了普京。如果不是普京的政治智慧與手腕,俄羅斯恐怕已經被歐美國家收拾成三流弱國了。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以後,一方面加強俄羅斯內部建設,一方面致力於恢復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強國地位。在整頓好俄羅斯國內事務以後,普京開始對外頻頻出擊。2008年的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2015年介入敘利亞內戰,俄羅斯重新回到了世界舞臺中心。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普京之後俄羅斯可能會解體嗎?


美國觀察室


為啥美國和歐盟聯合起來也沒有整垮普京領導的俄羅斯?這裡的"整垮",就是叫俄羅斯屈服於美國和歐盟的軍事威逼和經濟制裁之下。在美國和歐盟的聯合打壓下,為啥俄羅斯沒有屈服呢?關鍵是,普京沒有屈服。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前蘇聯之所以被西方整垮了,關鍵是主帥熊了,打白旗了,不然美國和歐盟不會有"不戰而勝"的輝煌成果。估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想在解體俄羅斯的戰略上,仍然打"不戰而勝"這張牌,以重複昨天的故事。沒有想到在葉利欽總統之後,殺出個普京,從此改變了俄羅斯的命運,也打亂了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的既定方針。在推行自己的鐵腕強硬對外政策上,普京顯得有些軟硬不吃,油鹽不進,與其作為對手的美國總統們,克林頓,小布什,奧巴馬都沒整垮俄羅斯,現在看來特朗普也不能把普京怎麼樣。估計,在美國和歐盟的政客中,都有這麼個念頭,撼前蘇聯難,撼普京的俄羅斯更難。當然,普京也不是什麼超人,刀槍不入。他之所以能在美國和歐盟的軍事威逼和經濟制裁面前挺胸昂頭,關鍵是俄羅斯的家底厚實。即使是前蘇聯解體了,俄羅斯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幾千枚核彈和強大的常規武裝,足以抵消掉美國和歐盟的軍事威脅。國土遼闊,各種資源豐富,完全能挺過外部的經濟制裁。另外,西方不亮東方亮,在西方集團的打壓和封鎖下,俄羅斯可以與其他國家結盟,開闢市場,發展自己的經濟的。總之,普京就是目前俄羅斯的定海神針,想要動搖整垮現在的俄羅斯,就必須拔掉這根神針。但是,在美國和歐盟國家的領導人裡,誰又有孫猴子的本事,去拔掉這根神針呢?


一線天


歐美聯合起來,整跨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蘇聯。蘇聯滅亡以後,實力遠不如蘇聯的俄羅斯,成為了被歐美國家繼續打擊的主要對象。

在歐美各國的進攻下,俄羅斯曾一度岌岌可危。在最危險的90年代末,俄羅斯的國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衰退,除了軍事實力依然還尚且可觀以外,其他領域可謂糟糕透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國內矛盾也層出不窮,比蘇聯滅亡前的處境還要艱難,幾乎已接近崩潰的邊緣。

當時的俄羅斯,基本上也只能算一個地區大國而已。而即便如此,俄羅斯還是被拉入了歐美國家主導的“G8”集團序列。歐美國家也利用這種對俄羅斯毫無意義發達頭銜,讓俄羅斯依然保持著一個世界大國的美夢。而實際上,在歐美國家步步緊逼的擠壓之下,俄羅斯的存亡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所以,歐美國家曾經是有可能徹底整垮俄羅斯的,只是俄羅斯後來突然覺醒,轉而與歐美國家決裂,重新尋求新興國家的支持,重塑俄羅斯的對外關係,俄羅斯才轉危為安,避免了滑入危險境地的情況。

在本世紀,新興國家的崛起,是改變世界格局的主要力量。在歐美國家攻擊俄羅斯的同時,新興國家也在全世界範圍內動搖了歐美國家的傳統影響力。

俄羅斯由於得到新興國家的支持,使俄羅斯在同歐美國家對立中的不利情況得到好轉。此後,歐美國家對俄羅斯攻擊的難度也大幅增加了,這也是歐美國家至今未曾整垮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蘇綻


要整垮一個國家,只有三個方面可以操作,分別是經濟、政治、軍事。

軍事上:俄羅斯曾經和獨立體國家一起對抗北約組織,雙方勢均力敵,但其實在軍事上當初北約組織是被蘇聯壓了一頭,在軍事競備中北約算是輸給了蘇聯。現在即使蘇聯解體了,但是依然保留著蘇聯留下來的武器庫。

蘇聯人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蒙古人的思想,以進攻代替防守,所以蘇聯的武器都是攻擊型的為主,而北約的武器,要考慮進攻又要考慮防守,所以在武器競備中北約落了下風。

俄羅斯目前憑藉著蘇聯留下來的戰略性武器,不懼美國和歐洲聯盟。

在經濟上:蘇聯當初商品經濟是以內需為主,蘇聯的商品經濟幾乎沒有出口,都是內部消化。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商品經濟也是在國內和獨立體國家流通,很少進入西方控制的市場。對外貿易上俄羅斯秉承了蘇聯的的風格是以軍火貿易為主,普京上臺後只是增加可一個能源貿易。所以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只能制裁它的能源滿足,軍火貿易西方像制裁也制裁不了,需求軍火的國家和地區,都處於戰場狀態了,誰聽有空理美國和歐洲,先活過今天才是真理。

所以美國個歐洲即使降低起來,也只能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這一塊造成影響,至於其他的倒是影響很小。所以經濟上美國個歐洲沒對俄羅斯沒什麼辦法。

政治上: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在意識形態的交戰中,各自都有自己的陣營,一涉及到意識形態的交鋒,就不單單是俄羅斯自己的事,就算俄羅斯不開口,它也不會孤軍奮戰。

由於俄羅斯作為蘇聯的繼承者,意識形態的強化和作用早就深入了人心,俄羅斯人在意識形態上始終保持一致,只要普京不背離自己陣營的意識形態,美國和西方對普京也奈何不了。

現在俄羅斯境內出現了一些西方的“聲音”,這是正常的,俄羅斯“資本家”在抗爭。

目前俄羅斯也存在風險,主要來自意識形態的風險,如果普京不能把這股意識形態的風波打壓下去,俄羅斯可能會陷入一個內部意識形態的交鋒,從而讓俄羅斯政局動盪,可能會讓俄羅斯垮掉。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


一號風手



鬆散的聯盟是鬥不過鐵板一塊的獨聯體的。

題主說,歐美聯合起來,為何也整不垮普京以及他領導下的俄羅斯呢?幕後軍事有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歐美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聯合,即使帶有明顯性質的北約,在對外軍事活動中也是各懷鬼胎。例如,美國為了提升北約整體軍事實力,建議北約成員國將軍費提升至國家GDP的2%-3%,結果遭到了經濟不景氣的英法德等北約成員國。從這點看,北約這個聯盟即使再高度統一協調,也不能和一個統一的國家媲美,畢竟統一才能對外。


其次,俄羅斯自身實力強大,外界力量很難對其構成致命威脅。作為世界上領土第一大國的俄羅斯,戰略資源如鋼鐵、石油等資源豐富,尤其是歐洲賴以生存的天然氣大部分來源於俄羅斯。因此,歐美的對俄經濟制裁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三、俄羅斯並非孤軍奮戰,中國、伊朗等於俄羅斯關係密切。作為對抗歐美的“老大哥”,俄羅斯不僅軍事實力強大,而且美國到處惹事生非,致使中俄等國報團取暖,尤其是在美國步步緊逼、大軍壓境的時候,中俄伊朗等會聯手抗美。因此,看似孤軍奮戰的俄羅斯其實還是有準盟友為其做後盾的。


第四,俄羅斯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票否決權是其護身符。“一票否決權”是什麼意思,我們不再做過多贅述,但是它確實可以影響國際局勢的走向與發展。任何國家要想在國際上有所作為,就必須要“五常”點頭。舉個例子,某國要發展核能,或者要發起或者參與局部戰爭,就必須獲得中俄美英法五國的一致統一,否則就是非法的。這就很厲害了,你美國糾集英國、法國等北約大軍膽敢無力威脅俄羅斯,只要俄羅斯投反對票,那麼美英法等國就是非法的,更何況還有一個愛好和平的東方大國。


幕後軍事


思考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時代背景差異。冷戰已經結束,俄羅斯和歐美之間的戰略矛盾和衝突與冷戰時期有很大的區別。冷戰時期,以美蘇為首的東西陣營兩方在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等方面全方位對立,動用了除直接正面軍事戰爭之外的一切對抗手段。冷戰時期,美國對蘇政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成蘇聯內部徹底垮臺和國家的分裂,將蘇聯的勢力“推回去”。冷戰結束後,雖然歐美和俄羅斯之間仍然存在激烈的矛盾衝突,但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更多的是外部壓力或稱遏制政策,將俄羅斯的勢力限定或打壓在一定範圍內即可,並不是要徹底將俄羅斯摧毀。俄羅斯已經無法對歐美形成生死存亡的威脅,歐美因此沒有需求和動機將俄羅斯推向毀滅的深淵。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俄羅斯本身的實力。正所謂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蘇聯垮臺以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絕大部分政治和軍事遺產。在政治方面,俄羅斯目前仍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在軍事方面,俄羅斯仍然保有和美國相當的戰略核武庫,常規軍事力量也非常強大,是世界公認的第二軍事強國。這決定了美歐不能像對待薩達姆、卡扎菲、阿薩德那樣對待普京。

第三個原因是世界相互依賴的加強。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的聯繫在一起,這使得大規模戰爭的成本極其高昂,任何大國在的政治、經濟、軍事行為都會有強烈且更加難以預測的國際後果。當然,聯繫的緊密及接觸的增多同時也意味著矛盾和衝突的幾率會增加,但是當今世界大國衝突和鬥爭有多種多樣的手段,徹底毀滅對方無疑是最後的戰略選擇。

此外,從個人層面來說,無論如何評價普京,客觀上,其國際鬥爭策略和決心還是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


安睿


聯合起來?歐美國家表示:不存在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是西方國家的宿敵,其前身蘇聯更是和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劍拔弩張了近半個世紀。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改弦更張,想要通過自廢武功的方式融入西方,但遭到西方世界的無情醜拒。

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充分發揮“趁你病要你命”的傳統風格,對半死不活的俄羅斯落井下石,窮追猛打。

不過匪夷所思的是,雖然西方國家無時不刻不在期待俄羅斯當場去世,並矢志不移地圍追堵截,但將近30年過去,俄羅斯不僅沒有崩潰或倒下,反而越活越精神,大有返老還童的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西方國家為何整不跨俄羅斯?僅僅是因為西方國家不團結嗎?靜夜史認為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蘇聯雖湮,但主體仍存

1991年的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大的災難,在失去數千萬人口、完整工業體系的同時,俄羅斯的命根子——土地,也縮水了500多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元氣大傷。

但作為蘇聯遺產的最大繼承者,俄羅斯依然繼承了蘇聯核武器的大多數。作為俄羅斯安身立命的根本,核武器除保證俄羅斯在最艱難時沒有被西方國家群起而攻之,也使得西方國家在高喊制裁俄羅斯的同時始終不敢將俄羅斯逼上梁山。

而且,雖然蘇聯解體使俄羅斯失去了5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但俄羅斯依然保留了1707萬平方公里的廣闊面積,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俄羅斯不僅獲得了極大的戰略縱深,更擁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資源和礦藏。

雖說失去完整工業體系的俄羅斯不得不淪為以出賣資源為生,但俄羅斯的雄厚家底保證了俄羅斯即使坐吃山空也能堅持數百年。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縱然操縱國際市場,但改變不了俄羅斯靠資源就能活得很瀟灑的現實。

2、向西孤立,但向東而生

一直以來,雖然東方國家都認為俄羅斯是典型的西方國家,俄羅斯自己也深信不疑,但在西方國家眼中,俄羅斯是帶有蒙古基因的東方國度。

這種根深蒂固的認知,似乎也決定了俄羅斯“向西死路一條,向東柳暗花明”的發展方向。

經過了反覆摸索,俄羅斯終於不再跪舔西方,轉而主動和東方大國搞好關係。而歷史實踐證明,正是因為俄羅斯一路向東的外交思路,才保證了俄羅斯在西方國家的圍堵中屹立不倒。

今天的俄羅斯,手裡除了有不斷掉渣的“獨聯體”,自娛自樂的“俄白哈關稅同盟”,還有兩肋插刀的“上海經合組織”以及“金磚五國”。其中東方大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俄羅斯在能源、軍工等方面的合作越來越頻繁,這使得俄羅斯在西方遭遇的打壓,在東方能找到成倍的回報。

最重要的是,作為蘇聯軍工的最大繼承者,今日俄羅斯還保留著佔世界12%的科研力量,尖端武器在國際上依然有一席之地,這使得俄羅斯依然是國際軍火市場的頂級玩家之一,在忠實客戶東方大國、印度等國的支持下,俄羅斯依靠軍工的創匯同樣可觀。

3、災難不止,但路線明晰

蘇聯解體是俄羅斯的巨大災難,但同時也是俄羅斯的止損行動,更是俄羅斯涅槃重生的寶貴機遇。

可惜在蘇聯解體後的10年時間,俄羅斯一直在休克療法的泥潭中逡巡不前。葉利欽在蘇聯解體後的最初5年,一直幻想著通過快速私有化方式完成改頭換面的俄羅斯,會得到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國家的歡迎和接納。

但西方國家兩面三刀的特點讓葉利欽淪為國際笑柄,痛定思痛後,葉利欽才開始轉向與東方大國密切合作。

但休克療法的餘毒太深,既得利益者在攫取了大量蘇聯國有資產後,形成尾大不掉的寡頭集團,使俄羅斯再次陷入近乎失控的狀態。無力迴天的葉利欽,最終只能通過指定普京的方式完成權力交接。

而普京在多次嘗試融入西方並再次遭遇接連失敗後,終於認清了西方國家的嘴臉,進而走向與西方國家對立的強硬外交路線,事實證明只有這樣的思想才能拯救俄羅斯。

強人總統普京通過打擊寡頭集團提升俄羅斯綜合國力,使俄羅斯具備了鐵腕解決外交問題的雄厚資本,車臣問題、格魯吉亞問題及克里米亞問題成為俄羅斯東山再起的重要臺階。

4、西方勢大,但貌合神離

當然,俄羅斯取得的所有成就,和對手的配合密不可分。

雖然橫在俄羅斯面前的西方陣營國家數量很多,勢力很龐大,甚至連俄羅斯曾經的東歐鄰國也搖旗吶喊,但就和戰國時期伐秦的九國之師一樣,內部的貌合神離是他們的最大硬傷。

對於大洋彼岸的美國而言,雖然是俄羅斯的宿敵,但大西洋的阻隔使俄羅斯的威脅儘可能減小,美國甚至希望俄羅斯保持一定實力,對歐洲各國保持壓迫態勢,迫使歐洲小夥伴緊抱美國大腿。

相比於躲在幕後的美國,歐洲國家和俄羅斯山水相連,對俄羅斯的威脅感同身受。但歐洲國家尤其是西歐發達國家,對俄羅斯的資源卻欲罷不能。如果俄羅斯倒下,西歐各國將不得不面臨從萬里之外進口能源或者忍飢挨餓的尷尬局面。所以他們和美國一樣,對俄羅斯的感情是又愛又恨的。

而最希望俄羅斯當場去世的國家,比如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不過雖然他們的意願如此強烈,但國際話語權卻是最低的,他們改變不了美國和西歐國家對俄羅斯“養寇自保”的固有思維。

所以不要說什麼聯合起來整不垮俄羅斯,因為他們本身就沒有聯合。而俄羅斯在本國雄厚實力及東方大國等外部勢力的支持下,縱然經濟發展持續一蹶不振,但必然能夠堅持更長時間。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俄羅斯從2014年開始受到西方全方面經濟制裁,一時間陷入了寒冬之中,又接連遭遇石油價格暴跌,貨幣大幅貶值,資本大量外逃,通脹率上升,然而在2017年之後,俄羅斯經濟又艱難的開始了正增長,不得引人思考為什麼在歐美如此打壓之下,俄羅斯還是沒有垮掉呢?


俄羅斯地大物博,自給自足

俄羅斯是全球第一大國土面積的大國,擁有世界前十五位的GDP,是世界能源市場的最大供應商,並擁有完備的高等教育和經濟體系,現在還成為了一個農業出口大國,儘管俄羅斯經濟體系存在畸形的病態,但是其國力之雄厚註定了西方的聯合打壓之下俄羅斯也能主體完整,即便是被西方“閉關鎖國”,俄羅斯也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何況西方可以攔住俄羅斯和歐洲的往來,攔不住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往來。


西方不亮東方亮

俄羅斯雖然主體上是一個歐洲國家,但是其一直奉行數百年的“雙頭鷹”戰略從未被忽視,俄羅斯近些年與歐洲的合作近乎封閉,卻在其他地區打開了合作與發展的新世界,G20、金磚國家組織等讓俄羅斯的戰略眼光不再拘泥於歐洲這一塊,與中國的友好關係和經貿往來更是對俄羅斯有重要意義,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不是隻有歐美國家的遊戲,俄羅斯很清楚這一點。

俄羅斯現在的地緣政治生存空間比以前更寬廣

不得不說,普京是一個優秀的地緣政治操盤手,即便在歐美對俄全面打壓之下,他也遊刃有餘,並且相對以前,俄羅斯現在的地緣政治空間反而不斷擴大,這得益於普京這些年的經營和斡旋,在中東不僅是在敘利亞贏了歐美,還一定程度上拉攏了土耳其,在東歐將烏克蘭整的風雨飄搖,沙特、埃及這些年與俄羅斯的往來也更為密切,總體而言,俄羅斯既保住了既有的勢力範圍(如東歐、中亞),還有所進展,地緣政治生存空間更廣,被整垮的幾率就更小了。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和行事風格讓西方對俄打壓之時不敢下狠手

俄羅斯擁有世界第一大核武庫,是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並長期穩坐此位,俄格戰爭、敘利亞戰爭等更是讓西方認識到俄羅斯現在的軍事實力不比當年的蘇聯遜色多少,俄羅斯各式先進武器和技術研發層出不窮,是世界主要軍火出口國之一,而且憑藉俄羅斯人多彪悍風格,西方一旦碰到俄羅斯的命門,指不定俄羅斯會做出什麼報復,所以直到現在,西方也未進行比制裁烈度更高的行動,因為俄羅斯人惹不起。


標槍毒刺




在蘇聯解體前,那可是一個國家挑戰全球的高配置,即便蘇聯完蛋了,俄羅斯還是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

而且其領土上資源豐富,如果俄羅斯人少喝點酒,勤勞一些,即便他不跟全球任何國家做生意,也不會餓肚皮。所以歐美聯合起來對俄羅斯的制裁,最多隻能讓他難受,要想把他整垮甚至亡國,基本上是毫無希望的。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世界不是五六十年代,那個時候全球的經濟重心全部在歐美的領域內。經過這些年的和平發展,世界經濟的分佈發生了根本性的結構變化。由於歐美咄咄逼人的戰略壓迫和進攻,俄羅斯與我只能抱團取暖結成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有我這樣一個龐大的經濟體和市場的支撐,俄羅斯背靠著我們歐美根本沒有能力從經濟上對他進行扼殺。只要我們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協助,互相補充,現在放眼全球,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通過孤立、制裁或者入侵來打敗我們。

所以倘若俄羅斯自己不亂,根本就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把普京整垮,把俄羅斯扼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