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李世民擁有4分之1的漢族血統,擁有4分之3的鮮卑血統,他應算漢族還是鮮卑族?

眸子8552


李世民出身自“關隴集團”核心家族,有胡人血統是毫無疑問的,但這不影響他們是漢人。血統只是民族得以維繫的眾多因素中的一個,文化認同才是根本。

民國大師陳寅恪經過嚴格論證,李家先世本為趙郡李氏徙居柏仁之“破落戶”。這一觀點已經得到史學界的普遍認可。正史中的記載也顯示李家是正統意義上的漢人。

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是一種不準確的說法,這個觀點的依據是李世民之母竇氏和祖母獨孤氏都是鮮卑人,但成立的前提是竇氏和獨孤氏必須是純正的鮮卑血統。

稍微熟悉古代史的都明白,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民族大融合的高峰,北魏19位皇后中有10位是漢族女子,民間的胡漢通婚更是普遍。竇氏和獨孤氏孃家同樣是具有多民族血統的門閥世家,判定李世民的血統成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

中國傳統觀念是以父系劃分民族的。北魏歷代統治者都有漢人血統,而且漢人血統甚至高於鮮卑血統,但歷史上從沒有人質疑過北魏是否為鮮卑政權。同樣清朝統治者也有濃厚的蒙古血統,也沒人說他們是蒙古人,所以李世民雖然是胡漢混血,我們不能對他採取雙重標準。

中華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文化。從夏商周漢族先人創造出成熟的文字後,中華文明就不斷吸收和同化四鄰,所以民國大師錢穆說:

“中國人的民族觀念,其內裡常包有極深厚的文化意義。能接受中國文化的,中國人常願一視同仁,胞與為懷。”

北魏孝文帝就是胡人主動漢化的典型,南朝大將陳慶之曾說過:

“吾始以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鄉,比至洛陽,乃知衣冠人物盡在中原”。

胡人南下中原,再到主動漢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到了隋唐時期,匈奴、鮮卑、羯、烏桓等民族基本都消失不見,成為漢族的一部分。

李家對中華文明的認同和繼承是毋庸置疑的,更何況鮮卑人也都融入漢族,無論從那個角度來說,李世民都是漢族。


史料不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了多少遍了,這是基本常識。

確定一個人是什麼血統,國際慣例是看這個人的父系血統,而不是母系。

母親是什麼民族,根本沒有半毛錢關係。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是地道的漢族人。

李世民的爺爺李昞 ,曾祖父李虎也都是漢族。

他們是很有名的隴西李氏,崛起於魏晉。南北朝時,是北方最為顯赫士族之一。該家族追溯的先祖為西漢著名將領李廣。

所以,李世民毫無疑問就是漢族人。

至於母親什麼民族,根本沒意義。

明成祖朱棣的母親是朝鮮人,你能說朱棣是朝鮮人?

鄭成功的母親是日本人,你能說鄭成功是日本人?

這不是無稽之談嗎?

退一步說,鮮卑人早在唐代就已經消失,全部融入漢族中。說白了鮮卑人仍然是漢人。

現在你非要說李世民有多少漢人血統,多少鮮卑血統,完全是沒是找茬,吃飽了撐的。

這種問題,薩沙以前看過很多,基本都是滿遺那群人故意搞得玩意。

基本上民族歷史上所有的有名皇帝和將領,他們都一一寫文胡扯質疑民族成分。

這些人惡意挑撥民族矛盾,其心可誅。


薩沙


看一個人的民族屬性,血統只是一個方面,關鍵還要看這個人自己的民族認同,及他在一生中的所作所為(其實這也是個民族認同問題)。象賀龍,粟裕現在有人說賀龍是土家族,粟裕是侗族,但是賀和粟生前從來沒有說自己是土家族和侗族,都是說自己是漢族,所以講這兩個人的民族屬性時就應該說他們是漢族。五胡亂華時的劉淵,其實是匈奴族,但他自認為是漢族,但他生前的所作所為卻都是匈奴族的民族特性,也就是說劉淵的漢族民族認同感是假的,是為了某種目的而標榜的虛假行為,因此,我們應該認定劉淵的民族屬性仍然是匈奴族,後世這種情況還有好多例。回到李世民的民族屬性上來,李的血統上只有四分之一的漢族血液(其實不止,因為李淵的媽媽也是楊堅的老婆獨狐皇后的妹妹,獨狐家原來是漢族,只是短暫性鮮卑化,李淵與楊廣是姨表兄弟),但是李世民本人認同漢族,一生的所作所為都有漢族的民族特性,所以我們認應其民族屬性時,應該認定其為漢族,象楊堅,楊廣,李淵,李世民等等就是這種情況。


老楊頭是個好把式


各位,鮮卑族已經融入漢族血脈了。

鮮卑這個民族本身沒有文字,他有歷史也是因為漢人史書記載的。這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拋棄鮮卑姓名死心塌地融入漢族的原因。

文明也有優勝劣汰,沒有文明打保駕護航,血統的延續無從談起。孝文帝正是看到漢文明的偉大,才一心投靠。沒錯,是帶著家眷族人文化投靠。

我們實際上是相互成全了,漢人獲得了更強健的體格,鮮卑族得到了延續下去的機遇。

所以 鮮卑這個民族如此不一樣,那還不是中學歷史交,考試要考。

孝文帝現在是全中國的祖宗之一了,他虧麼?

再過去能勉強分出鮮卑和中原人,現在都是漢族人,也都是中國人。只能說我們漢族的血統是在與時俱進的。這個很正常。哪個民族也不是雞蛋裡蹦出來的,都是小群體到大群體的聚集。

而且在文化上,李世民出自門閥世家,是當時的大家族,典型的漢人世家模式,文化上絕對的漢人。還自稱北涼皇帝后裔。

所以,血脈上,當年的叫鮮卑,現在都交漢族。文化上,那就是個漢人。

所以不要拿李家血統的事情說是了。他就是個中國人。

而且精神上更是中國人 ,世家門閥貴族出身的典型🇨🇳人。


高大發的小絮叨


這種問題我答了很多次了,李世民是漢族,這是基本常識。

不過李世民確實擁有一部分鮮卑族血統,但遠沒有四分之三這麼誇張,只有八分之三,而他的漢族血統佔到八分之五。

李世民的鮮卑族血統來自他的奶奶和外婆,但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漢族,所以李世民是漢族,這是毫無疑問的。

如果有人還在糾結這個問題,那麼想想鄭成功就可以了。鄭成功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日本人,難道鄭成功就成了日本人了?

下面來捋一下李世民的血統:

李世民的爺爺李昞祖籍隴西成紀,是西魏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是正兒八經的漢人。

李世民的奶奶是西魏大臣獨孤信的四女兒,但獨孤氏的生母是漢人郭氏,所以獨孤氏體內鮮卑族和漢族血統各佔50%。

李昞和獨孤氏生下了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所以李淵體內漢族血統佔75%,鮮卑族血統25%。雖然李淵是胡漢混血,但以漢族血統為主,是個漢人。

李世民的生母是竇皇后。竇皇后父親竇毅是漢人,雖然竇家長期在匈奴生活,但到了唐朝時期匈奴已經不存在了,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竇皇后的母親襄陽長公主是宇文泰的女兒,是地道的宇文鮮卑。所以竇皇后體內漢族和鮮卑族血統各佔一半。

這樣一來就很清楚了,李淵有75%的漢族血統,25%的鮮卑族血統。竇皇后有50%的漢族血統和50%的鮮卑族血統。所以李世民體內的漢族血統佔62.5%,鮮卑族血統佔37.5%(各佔一半計算)。

換成分數就是李世民體內有八分之五的的漢族血統和八分之三的鮮卑族血統。

而一般來講,血統以父系為主,不考慮母系。李世民的父親李淵是漢人,所以李世民是漢族無疑。但因為李世民體內留有一部分鮮卑血統,所以他對其他民族也比較寬容,被稱為“天可汗”。

最後,以血統對歷史人物進行民族區分是不合適的,很容易陷入誤區,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所以無論胡漢,只要對中國歷史做出貢獻,都應該得到認同。


石頭說歷史


關於李世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算漢人還算鮮卑一題,來源於有人質疑:元朝與清朝非″中華一統"。

而對李世民,也就是李氏家族到底是漢、還是鮮卑,疑點還是眾多的。

疑點一:李淵祖父李虎,其兄叫″起頭",其弟叫″乞豆"。這兩位顯然非漢人名,乃北方遊牧民族的名字。

疑點二:據釋彥悰(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載,僧人法琳曾當李世民面,對李氏出於老子、屬隴西李氏加以駁斥說:"琳聞拓跋達闍,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隴西之流也"。法琳面斥皇帝,當禍殺頭,確安然無恙?

其不排除李唐為讓姓氏顯赫,將始祖李暠上溯到漢李廣。又上溯至先秦道祖老子李耳,稱唐高宗為李耳五十六代孫,李世民為五十七代孫。而法琳明確指出:李唐非出於老子,也非隴西李氏。而是當年拓跋達闍改漢姓,李家應為:鮮卑拓達闍的後裔,與北魏皇室同姓。

據確切史載,李世民的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都為鮮卑人。所以說:李世民就是不隱瞞出身,身上至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族血統。李世民皇后,長孫氏也是鮮卑人。

疑點三:李氏專門愛娶鮮卑女子為妻,又特別喜歡肥碩豐腴女子,符合遊牧民族特點。

疑點四:胡人風俗有:父死子娶母,多男一妻的習俗。當年王昭君死了丈夫,便嫁給了自已的兩個兒子。

疑點五: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高宗李治、揚貴妃、李隆基的所為。子娶母,公公娶兒媳。這種關係在漢人來看,實屬亂倫。由此佐證,其身體內流淌著胡人的血液。

在中國古代,李唐喜胡服,男女皆愛。

究其身世並無它意,只是要認證:中國歷史是一部多元化的歷史。否定了那一部分,中國歷史都會″斷裂"。所以不論元朝、清朝還是質疑的唐之李氏,都是要認證中國歷史是一部發展史,是多民族溶合的發展史。所以說:歷史有傳承,排除那一代都是錯誤的。


眸子8552


就算是鮮卑族,難道就不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中國是一個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給中華帶來的正確影響,都是記載在歷史的豐碑上。

北魏鮮卑,中華正統。因為鮮卑族開創中華租掉制,是後來租庸掉制鼻祖,延續千年。雖然當時南朝漢族建立,但是農業毫無建樹,那才是偽朝,無論宋齊梁陳。

這種思想,漢文化地區都有。最典型的就是日本侵華,自比中華正統,類比滿族。理論沒錯,實際操作有問題。滿族建立的大清,無論順治耕明田,康熙永不加賦,雍正攤丁入畝,都是解放生產力,發展農業的典型。而日本呢?佔領中國後,農業採取圈地政策,和多爾袞時期一模一樣。多爾袞最後被山西大將姜瓖手下刺殺,突然死亡,日本人被山西抵抗的八路軍將日本佔領中國的戰略全面打散。

那我們黨抗戰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自力更生就不說了,最偉大的是建立了以農作物為抵押物的全球最大的非金銀商業體系,當時淪陷區最穩定貨幣是敵後根據地貨幣,日本人偽軍民國人都在偷偷用。當時物資複雜,我們敵後根據地的貨幣可以換做糧食,布匹,鹽巴,花椒香料等幾十種農業產品。當時美國支持中國,來山西的美國人主要負責氣象,和農業緣起一脈,他們對於八路軍的農業抗戰策略十分推崇。很多美國人就說,八路軍才叫做抗戰,法國人那叫做搗蛋。

按照這個思維,北魏鮮卑族是中國正統,李世民是漢人鮮卑都不影響他是正統。同樣的,我們黨才是正統,民國在抗日戰爭就不是中華正統,日本人就更不是正統了。


夢香寒冰


我的回答就是這純屬無知者的一派胡言,李世民是毫無疑問的漢人,先從李世民的父親說起,李淵父系血統明確嗎,西涼太祖武昭王李晟100%漢人,西涼後主李韻100%北魏弘農太守李重耳100%獻祖李熙100%妻張氏 懿祖李天賜100%妻賈氏 太祖李虎100%妻梁氏 世祖李昞100% 妻 獨孤氏(其母崔氏漢族高門清河崔氏)到了李淵這裡太穆皇后竇氏的父親是漢人,母親襄陽公主且向上三代祖先全是取漢人妻子,李淵的外公獨孤信是投降匈奴的漢人最後隨匈奴人投鮮卑的後裔,父系是漢人,文化上是漢人,然後到了李世民這一代,唯一能和鮮卑扯上關係的就只有李世民母親的母親的父親宇文泰,不過諷刺的是宇文泰生母是漢人樂浪王氏,宇文泰父親的生母也是樂浪王氏,幾十這樣勉強的拉上關係,李唐皇室也不認同胡人,順治的母親是蒙古人,但是順治是滿人,康熙的母親是漢人(漢軍旗)但是康熙的滿人,第一雙父系Y染色體傳承,第二是民族認同。


月下游騎


先搞清楚鮮卑的民族起源再來提問,要不然會丟人。

蒙古的祖先是室韋;室韋是柔然的後裔;柔然是鮮卑的別支;鮮卑與烏桓是東胡的兩大部落;東胡源自黃帝部落有熊氏。不明白的好好看看《晉書》,很多人受了蠱惑說蒙古族是外族不是我中華的民族,關於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的研究,從古至今,都未間斷。華夏民族重倫常,講孝道,尤其重視血脈傳承和姻親源起,大多民族演變融合事實多能見於古人記述。所以透過歷史文化典籍,我們便可清晰窺見幾乎任何民族的前世今生。 根據早期典籍記載可以知道,北方少數民族也是炎黃子孫。《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山海經?大荒北經》稱: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意即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還有一說認為,移居北地的夏之後裔,是夏桀的兒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帶著父親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隨畜移徙,即是中國所稱的匈奴。


一劍霜寒十六州


唐太宗李世民是哪個民族的血統,個人這個問題覺得毫無意義!無論太宗是哪個血統,都不妨礙這位偉大的帝王對中國所做的重大歷史貢獻!在此首先聲明一下,提問者的這個問題只是一種飯後的談資而已,我這裡沒有對提問者不尊敬的意思。我要聲討當今時代這種狹隘的民族主義者!

如果有人非要弄清這個問題,建議這人自戕於太宗墓裡,親自問問太宗到底是哪個民族的血統?說不準太宗見這人勇氣可嘉,還能封賞其一官半職;但也保不齊太宗厭惡這個問題,將其打入十八層地獄。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關公和秦瓊哪個厲害?這樣的問題有意義嗎?

1、我不關心太宗的血統是漢族還是鮮卑族。我只是想問一下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你到底是哪個民族的血統?如果你是漢族血統,還真沒見過漢族裡有民族主義者拿李世民血統說事的,莫非是你要顛覆漢族?如果你不是漢族,那麼你拿太宗血統做文章,搞出李唐鮮卑論。你的居心何在?歷史發展至今日,漢族也好,匈奴、鮮卑也罷,都為大中華民族。你有什麼資格說太宗的血統?莫非你要掩蓋你自己那種雜亂的血統?

2、我們就來說說李世民的血統。首先李淵與竇皇后兩個人的爺爺都是漢族貴族。至於李淵和竇皇后的外公: 李淵的外公獨孤信,是投降匈奴的漢人,按照父系看屬於漢族,但由於有投降歷史,文化上先後是漢人,匈奴化,鮮卑化最後重新漢化。唯一和鮮卑扯得上關係的,只有這個李世民的母親的母親的父親——宇文泰是鮮卑人, 但宇文泰的生母是漢人,宇文泰的奶奶, 宇文泰父親的生母也是漢族,宇文泰也是一個被漢化的鮮卑人。不過最諷刺的是,本身宇文這個姓.....就是當年投降鮮卑的匈奴部落。

得出結論:李世民是有1/32=3%匈奴血統,還是母系那邊的。李世民97%都是漢人血統。如果非要說李世民的血統是鮮卑人,那麼這蠻夷血統真是精貴啊,僅有3%匈奴血統的李世民都能被扯到胡人鮮卑族,這三觀是夠錯亂的。

3、狹隘民族主義者是一種以孤立、保守、排外為特徵的民族主義。它往往表現為忽視民族團結在祖國統一大家庭中的地位,只看到本民族暫時的、局部的利益,懼怕先進事物,維護本民族中某些落後消極的東西,阻礙本民族的進步和發展。

4、說李世民是鮮卑血統的人,就是典型的狹隘民族主義者。這種人完全是別有用心,挑撥民族關係,應該受到人人喊打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