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農村宅基地如何合法轉讓?

《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準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農民集體成員所有,對個體而言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權。

宅基地只能在本村集體內流轉。根據《土地管理法》,宅基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產,只是一種使用權,所有權歸村集體。宅基地既不能買賣,也不能繼承,但可以在本村集體內流轉,經過土地管理部門依法批准,發放證件。

按照法律規定,宅基地屬於集體土地,宅基地所有權是集體所有,集體成員只有通過行政審批才能依法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因此宅基地的轉讓其實是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


農村宅基地如何合法轉讓?


宅基地的轉讓要合法,必須滿足幾個基本條件:

第一、每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

第二、如果你自己自願轉出唯一宅基地,將不能再行申請審批宅基地;

第三、轉讓行為經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意;

第四、轉讓後要到相關部門進行備案;

第五、必須有宅基地的土地文書,以防是耕地私自建房轉讓。

應該滿足宅基地轉讓的基本條件:轉讓方和受讓方都是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最後要知道的就是,雙方合意簽訂宅基地轉讓協議,但是這個協議可能存在隱患,該協議屬於對內有效對外無效,對達成協議的雙方有效但是由於未變更宅基地使用權證,轉讓方仍能以該宅基地抵押或進行其它操作,給受讓方造成損失。所以為保證轉讓人的權益簽署協議後,應告知村集體徵得同意後由村集體向上級政府通報、批准、下發轉讓後的宅基地使用權證。宅基地使用權證到手後才算完成農村宅基地的轉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