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都挺好》大團圓結局了,有人淚目,有人吐槽。當大家熱烈討論蘇家一家子的時候,我更關注

看清了原生家庭真相的石天冬

石天冬性格略顯沉悶,話也不多,但他在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問題上,比深陷其中的蘇家兄妹要高出一個段位。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石天冬劇照

1.他明白父母並不完美,需要體諒

劇中父親蘇大強是一直遭人吐槽的對象。其實,本質來看,他只是一個不完美的父親、不完美的普通人而已。

孟子說“父子之間不責善”,意思就是,父母與子女相互不求全責備,不對對方有過分的要求,畢竟人無完人。石天冬在這一點上看得很清楚。

蘇大強理財被騙了六萬塊錢,女兒蘇明玉的意思是得給他個教訓,而明玉的男友石天冬則建議她告訴父親警方破了案,錢追回來了。

石天冬說了這樣一番話:“人都有犯糊塗的時候,年輕人都會被騙,何況他是老人家。老人通常被騙都是因為孤獨,挺可憐的。”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可以看出,石天冬的同理心已經甩出普通人幾條街了。在子女都指責蘇大強做得不對的時候,石天冬卻能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想老人之所想,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社會上,老人買理財被騙、買保健品被騙的事情很多,因此而造成親子關係隔閡和疏遠的事例也不在少數。其實,子女可以參考石天冬考慮問題的角度,不見得是一味地填窟窿,而是用心和父母交流,真正弄清楚父母的想法,傾聽父母的心聲,而不是站在高處指責。

石天冬接下來說的話更為關鍵,他說:“父母卸下父母這個身份,其實就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犯這樣那樣的錯。我們也不是完美的兒女啊!家人,還是要相互地寬恕、體諒。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他說出了很多怨恨父母的孩子所看不清的事實,那就是:父母並非完美的人。

你看到了父母在你小時候對你不好、向你發脾氣、對你不公平,你沒看到的是,父母在他們小時候、年輕的時候,到底遭遇過什麼,他們成為現在的樣子也是有歷史的原因、時代的原因、其自身原生家庭的原因。

也許,他們小時候也沒有被公平的對待、也遭遇了各種冷暴力或熱暴力,他們內心也有一個委屈的、壓抑的小孩。每個人都活在他自己的生命脈絡下,沒有人無緣無故就變成現在的樣子,每一個樣子下面一定曾經有一粒種子或一顆刺。

所以,他口中的“寬恕和體諒”是異常珍貴的,如果缺乏這一點,親子之間會有無盡的衝突和對抗,最終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2.他學習的是兩千年前曾子的做法——“色孝”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與明玉的表面冷淡、內心關心不同,石天冬的很多做法都是在體察蘇父的心意,他不冷漠、不對抗,身體力行詮釋了曾子式的孝。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孟子》中記錄了曾子孝親的一個故事。

曾子家並不富有,經濟情況也不太好,但他孝養父親每餐有酒也有肉。父親吃完了以後,曾子一定會很委婉地請示父親,剩下的肉怎麼處理或給誰吃?

父親或者說給孫子吃吧,或者說你和媳婦吃吧,或者說隔壁的誰家好像很久都沒有買肉了,送給他家孩子吃吧!

有時候父親會問一聲,廚房裡還有嗎?

儘管廚房裡沒有了,曾子這時也一定會撒謊說還有,這一句撒謊是為了讓父親吃得安心,不要讓老人為自己的貧苦而操心。

孟子最後說,侍奉父母,要學習曾子那樣的精神,體察到父母的心境,善察父母的心意,這才算是真的盡了孝道。

這也可以稱為“色孝”。色是臉色、態度的意思。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怎樣才算盡孝,孔子說“色難”,意思就是說,除了物質生活上的孝養之外,態度上也要做得好。給父母一個不好的臉色,哪怕給他錢,父母心裡也不舒服。

石天冬的做法,正是孔孟一致倡導的“色孝”——善察父母的心意,不冷漠、不對抗。他用古人的智慧,來處理與父母長輩關係的問題,值得我們學習和參考。

3.原生家庭傷痕累累,為何要和解?如何和解?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劇中爭議最大的是蘇明玉小時候受了父母不公正的對待,成年之後要不要與父母和解?石天冬一直建議她需要與父母和解,更要與自己和解。那到底要不要和解?又如何和解?

雖然很多人對和解的大團圓結局不滿,但事實上,和解才是最佳出路。

從蘇明玉的轉變過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怨恨紮根內心的時候,明玉有無窮無盡的難過、痛哭、憤恨,整個人被磨得剛硬沒有溫度;而當明玉看到父親買了她心心念唸的習題冊、母親也曾在她受欺負的時候擁抱著她,她的心就被愛包容了,整個人被滋養了。

所以,為了我們自己,原諒一切不可原諒的事,原諒一切覺得不可原諒的人。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

歷史上,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其實是一個原生家庭糟透了的人。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大舜》劇照

史料記載,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母親很早去世。瞽叟續娶,繼母生了一個兒子叫象。舜生活在“父頑、母囂、象傲”的家庭環境裡。父親心術不正、固執貪婪,繼母是個十足的潑婦,刻薄無情。弟弟象則傲慢無禮,視舜為眼中釘肉中刺,父母和弟弟總是想著法的對付他,更想置他於死地。

瞽叟讓舜修補倉房的屋頂,卻在下面縱火燒倉房。舜靠兩隻斗笠作翼,從屋頂上跳下來,才倖免於難。

後來瞽叟又讓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卻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將舜活埋在裡面。幸虧舜事先有所警覺,在井筒旁邊挖了一條通道,從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時間。

瞽叟和象以為陰謀得逞,象想要霸佔舜的妻子,瞽叟夫婦則要搶佔舜的牛羊和倉房。

後來舜一出現,象大吃一驚,老大不高興。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對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敬,對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沒有絲毫懈怠。最終,堯將帝位禪讓給了舜。

舜在遭遇了家人惡毒的迫害之後,還能善待父母兄弟,他怎麼做到的呢?

那是因為他的內心的通透和力量。

他知道父母兄弟是怎樣的人,但不執著於父母兄弟一定要做怎樣的人,而且不論他們是什麼樣子都可接納,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有句話叫“不管父母慈不慈,只管自己孝不孝”,改變我們可以改變的,接納我們不可改變的。分清自己和家人的界限,不要求他人,只管自己

《都挺好》石天冬:唯一看透了原生家庭的他,用這種古老智慧和解

這其實是一種更大的智慧,因為這樣,自己就不受制於任何人,自己的情緒不會被對方影響,自己的身心不會被對方牽走,只管儘自己的心,讓自己心安。

所以,無論原生家庭如何,我們能做的,就是接納一切,放過自己。

當然,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看明玉苦苦掙扎、內心煎熬的歷程就知道了。好在,她身邊有個石天冬。石天冬骨子裡其實在用傳統的古老智慧,幫明玉化解原生家庭的傷。

願每個人都不被原生家庭所傷,即使不幸被傷,願每個受傷的人都能掙脫原生家庭的泥淖。

與自己和解,原諒、放下,向光而生,不論原生家庭如何,我們作為成年人都可以選擇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做自己、愛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