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剑童:师傅,师傅,我今天我偶像大师元月4日发了一个微博,说我们"大辽"舰的兄长要来华看病,是真的吗?

铸剑师答:童儿,你说的这个新闻很有意思,真的印了中国的那句俗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新闻中我们的杜大校说:中俄两国达成协议,送"裤子"来华维修。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看来俄国人也是没有办法了,"库"舰对于现在的俄国海军来说就是一个鸡肋,"食之无肉去之有味",不管怎么说他是俄国海军的门面,无论如何不能退役。对于这艘舰,广大的军迷都是很熟悉的。在前苏联解体之前3天,匆匆地离开了他的诞生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加入遥远的在北极地区的摩尔曼斯克的俄国海军。据说当时还有很多设备没有调试安装,水兵也只有三分之一多,从那时到现在一共近28年的光阴,出海的次数一只手都可以数的过来。唯一的一次2016年去叙利亚作战彻底暴露了他的虚弱,冒着逛黑烟举步艰难地撤回了自己的母港。直到这次2018年大修之际,碰上老态龙钟的8万吨级PD-50浮船坞终于不堪重负自沉了,还折断了一座吊车把"库"舰的甲板砸出一个20平方的大洞。本想拖到岸上的干船坞也无果。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PD-50浮船坞和"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出事之前

据网上资料说,PD-50号浮船坞属于苏联"西方"设计局在上世纪70年代设计的7454型大型非自航式全钢结构浮动船坞。由前苏联海军其建造委托给位于瑞典哥德堡的戈特维肯·阿伦达尔船厂来完成。1980年完工后在前苏联北部摩尔曼斯克州的罗斯利亚科沃湾投入使用。2010年6月,PD-50号浮船坞的所有权从俄海军北方舰队被移交给了俄联邦国防部下属联邦单一制企业第82修船厂(СРЗ-82),并成为这家船厂价值最大的固定资产。几乎苏联的大中型舰艇都在这里维修过。我们熟悉的就有"台风"级核潜艇、"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沉没在巴伦支海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等。但是问题是这么重要的维修利器,前苏联尽然没有多余的备份。这次PD-50号浮船坞出事,不但 "库"舰面临无处可修的窘迫,还直接影响其他俄国军舰的正常维修,只是"光荣"级巡洋舰还有2艘待升级改造中。

铸剑师这里就有疑问了,这个事情发生在现在的俄国,觉得正常。百废待兴,很多的技术、设施等都在国外了,自己想恢复这些技术,有很多功课都需要补。但是70年代是红海军如日中天的时候,造了无数的潜艇、航母、驱逐舰、巡洋舰。可以和美国海军在世界各大洋一较高下,大家还记得当年日本小说家写的《明斯克号出击》吗。但是铸剑师发现的是,红海军只重视作战舰只的发展,不重视辅助舰只的研发和建造。包括补给船、各种实验船、水文调查船和海上钻井平台、半潜船、、打捞船(想想当年"库尔斯克"号的那些冤魂,如果自己有一只强大的打捞船,何至于怕泄露军事机密,而拒绝西方的支援。)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中国"蓝鲸"号起重船

以及默默无闻的各种船坞的建造。这些设备都是支持海军均衡发展的必备利器,虽然不像作战舰只那么威武,吸引人的眼球。我们翻开西方海军的发展状况,无论是英国海军还是法国海军,无一不是门类齐备、均衡发展。就更不要说蓝星第一强的美国海军了,整个辅助舰只的数量超过作战舰只的三分一强,充分保障海军在海上长期作战,有兴趣的军迷可以了解一下二战美国太平洋战争的后勤保障。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蓝色马林鱼"半潜船强大的运输能力

反观红海军就是一只功能型的海军,除了破坏交通线和海上决战之外就没有其他什么用处,而本身又需要高昂的投入,基本也是入不敷出的。当然这个也和前苏联/俄国现有的地缘环境有关,前苏联领导人基本都不喜欢航母也有这个原因。没有自己的海上交通线和大量的海上贸易作为支撑,想建立强大的海军确实是无根之木,很难长久。二战的德国海军就是这样,虽然邓尼茨的潜艇差点勒死了大英帝国,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功能单一,最终惨败于盟军的均衡优势之下。而在19世纪末的德国,俾斯麦宰相只建立一只与德国战略相辅相成的小海军是多么明智;同样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的全球海外贸易的发展和皇家海军的建设也是共生关系。

俄国航母维修与海军均衡战略发展的浅析

承载着英国海权和海上贸易的皇家海军

俄国航母这次维修事情说明建立百年海军的艰难,已经确立军事思想尤其是海军思想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具体军事建设和军工建设。不仅要作战舰只,更需要后面强大的各种支援船只和人员梯队,不然只能是一只表面强大的虚弱的巨人,一旦倒下想在重新站起来是多么困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