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吳氏家族簡介

吳姓出自姬姓,以國為氏,為黃帝軒轅氏後裔,吳姓的淵源由四大支組成:姜姓、吳回氏族、姚姓和姬姓,其中姜姓吳氏的歷史至少有5000年,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當代吳姓的人口2400多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1.93%。吳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根據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2013年4月14日綜合分析,當今中國最新版“百家姓”排行榜中,吳姓排行第八。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屬於以氏族名稱或國名為氏。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有一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尚書》、《春秋》、《國語》、《史記》等經典史書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一個有趣、奇異的故事:吳權的妻子叫阿女緣婦,她與炎帝的孫子當時為黃帝之臣的逢伯陵通姦懷孕,三年後一胎生3子,分別叫鼓、延、殳。鼓和延傳說是鐘的發明者,也是樂曲的最早發明創制人。逢伯陵是姜姓和齊姓等族的始祖。吳權屬於遠古的吳氏族,《路史》已說得明確,其實,吳權不但是人名,它還極可能又是氏族名。正因為這樣,有的書又說吳權是顓頊時的人,傳說各異,無須深究。陳明遠《中國姓氏人全》說:吳權的後裔以吳為氏,成為吳姓的一支。

中華民族以黃帝作為共同的始祖之神,《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是古代吳人的一位女姓成員,名叫吳樞。到顓頊帝時,又有個叫吳回的,他和其兄重黎先後擔任火官——祝融。吳回成為南方祝融部落的首領後,吳氏族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漸分離成八個氏族,昆吾氏就是其中之一。夏代少康時有個人叫吳賀,他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史籍《帝王世系》載有其事。《中國姓氏大全》中說:“傳說中夏朝國王少康時有吳賀,其後有吳氏”。吳賀見於《帝王世紀》,他曾與羿比射。其實,吳賀就是古代吳人中的一員。吳人所建立的氏族政權即吳,它在夏商時代一直存在。史籍《路史》中就說:“商紂時亦有吳伯。”古吳族人的後裔,當為吳氏之源。

源流二

淵源源於姬姓,出自黃帝后裔古公亶父之子太伯(泰伯),屬於以國名為氏。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以姬為姓。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生了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子,其後分14支部族。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亶父時,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亶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樑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一帶)。周原可謂周人居住的祖地,這裡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莊稼生長,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染上的戎狄遊牧民族生活習慣,建立城市和村莊,讓族眾過定居的生活,並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周人、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定居周原而來。太伯、仲雍奔吳後,季歷得以順利繼位,後傳位給文王昌。周文王昌不負祖父古公亶父的厚望,為滅商振興周族苦心經營,他生前雖未能滅商,但三分天下,周據其二。其子武王發繼位後,向商王朝大舉進攻,四年後,一舉滅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終完成了復興周族的大任。周初,太伯、仲雍受到周王朝表彰,其後裔受封於吳,建立起強大的吳國,後世吳姓子孫則多把太伯、仲雍尊為得姓始祖。

按照古史的記述,太伯、仲雍所到達的荊蠻地區,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太湖流域的無錫、蘇州一帶。太伯、仲雍一支就是古書記載的痰陽諸姬(古代居住在漢水北岸的周人的分支)的一支,他們與楚國為鄰,楚國是為五帝之一的顓頊後裔所建。楚國強大起來以後,漢陽諸姬受到來自楚人的威脅,被迫遷徙,其中太伯、仲雍一支,東遷到江蘇吳地,征服了當地土著居民,建立了吳國。《史記·吳太伯世家》說:“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二,吳,在蠻夷。”武王克商後,分封太伯、仲雍後裔,其中的一支又分封到太伯、仲雍始遷之地虞,即山西虞地,另一支留封於當時尚未開發的東南之地吳。不管後世對其遷徙過程有多少種解釋,但姬姓周人太伯、仲雍一支最後到達了江蘇古吳地是沒有爭議的。

源流三

古代姓名典籍《姓氏·急就篇》:"周太王子太伯封吳,其後為氏。舜後封虞,吳、虞上古音相近,故舜後也有改姓吳。""吳"與"虞"上古音同音相轉諧音,且上古漢字字形相近,所以可以通用。因而部分吳氏由姚姓虞姓而來。歷史典籍《元和姓纂》中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

源流四

中國少數民族中的吳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苗族吳姓主要分佈在湖南和貴州苗族地區,他們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漢字姓,而成為吳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同化於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吳氏。

苗族吳氏,至遲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間(公元1341—一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義首領,就是吳姓族人,名叫吳天保。明代苗族吳姓中還孕育出了著名的理學大師、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吳鶴。

苗族原本無姓氏,受漢文化的影響許多苗民借用漢族姓“吳”氏。清前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時,又有大批苗民借用漢字姓“吳”氏來作為自身姓氏,進行苗籍戶口登記。在今日湘西苗族中,有“吳、龍、廖、石、麻”五大姓,而吳姓最多,排在首位。

湖南的苗族吳姓,廣泛地分佈在今湖南西部,西南部的湘西自治州、懷化地區和邵陽城步縣等苗族分佈區。據民國時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記載,乾城(今吉首市)的苗族吳姓,主要集中在坪壠、犁口嘴、三岔坪、地嶺波等地。鳳凰縣的苗族吳姓,則以阿拉營、鴨堡寨、(木暴)木營、沙坪一帶最多。永綏(今湖南花垣)的苗族吳姓,自吳姓祖公祿祖率其子孫居住於吉峒鄉瓦水、窩必、鉛藏鄉的鉛藏一帶,子孫再逐漸遷徙到各地。因此,永綏以吳、龍、石、麻四姓為多,而又以吳姓人數最多。在吉首的新坪鄉,1200多戶人家中,吳姓近1000家,方圓數十里內都是一姓,且為同一吳姓血緣家族。與新坪鄉毗連的新民鄉和鳳凰第九鄉,也以吳姓人數最多,幾乎佔70、80%。所以湘西大姓,以吳姓冠首。

湘西苗族的吳姓,歷史上又分出一支改從伍姓。在湘西苗族中,吳、伍雖不同姓但卻同宗,所以兩姓不能通婚。

據《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民族誌》(91年徵求意見稿)和部分族譜記載,今靖州的苗族吳姓都是從江西吉安府太和縣直接或經貴州等地轉遷來的。如靖州三鍬鄉岡衝村苗族吳氏家族,是從江西太和縣魏司巷,中經貴州天柱遠口,再於明朝中葉遷入靖州的,至今已傳30代,繁衍成600人的一個家族,大堡子鄉同樂村苗族吳氏家族,明朝天順年間(公元1457——1464年)從貴州天柱縣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3代,發展至510人;藕團鄉新寨村苗族吳氏家族,也來自遠口,至今已傳20代,發展至400人;新廠鄉燕團村苗族吳氏,明代自遠口遷來,至今已傳20代,有480人;平茶鄉地祥村苗族吳氏,清代自貴州錦屏新化鄉印寨再經江邊遷來,至今已傳10代,發展至371人。

湖南苗族吳氏分為禾孝(ghaobxot)與禾弄(ghaonhlongb)兩系。

在貴州苗族地區,吳姓也是七大姓之一。黔西北苗族漢字姓吳氏,是由苗族“孟恩路”家族中的一部分借用漢字姓而形成。只如貴州臺江縣方召“各務收”(即務收公)家族,在清朝末年領導苗民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強迫戶口登記,將“務收”家族的“務”譯成“吳”,其後裔於是變成了苗族吳氏。這些苗族吳氏,與漢族姬姓吳氏無任何血緣聯繫,就是苗族中不同地方的吳,有的也同姓不同宗,互相之間無內在的血緣關係。

苗族吳姓,在歷史上產生了大批優秀子孫,為中國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因此,我們的吳姓史自然不能忽略這特殊的一支。

源流五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滿漢名臣傳》等的記載:

⑴.滿族烏蘇氏,亦稱吳蘇哈里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溫古孫部(吾古孫部、烏孫部),以部為氏,滿語為UsunHala,漢義“水”,世居烏蘇(今吉林伊通)、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烏氏、吳氏、蘇氏、關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

⑵.滿族烏色氏,亦稱吳色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吾塞部,滿語為UseHala,漢義“皮帶”,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吉林烏拉(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長白山區、松花江兩岸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烏氏。

⑶.滿族烏拉氏,亦稱吳拉氏、烏喇氏,隸屬依徹滿洲,滿語為UlaHala,漢義“江”,世居鄭家堡(今吉林雙遼鄭家屯)、烏拉街(今吉林永吉烏拉街)、黑龍江兩岸等地,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隨軍駐守丹東鳳凰城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解氏等。

⑷.滿族烏雅氏,亦稱吳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烏延部,在金國時期為女真兀顏部,滿語為UyaHala,漢義“豬”。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德爾吉穆湖(,今黑龍江虎林東北部)、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區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有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烏氏、穆氏、包氏、鮑氏、黃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⑸.滿族烏爾漢氏,亦稱烏爾罕氏,烏拉爾汗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兀裡坦部,滿語為UrhanHala,世居遼河流域、烏嚕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⑹.滿族烏勒錫氏,亦稱吳爾錫氏,滿語為UlsiHala,漢義“掌管餵養祭祀牛羊的小吏”,世居長白山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⑺.滿族烏靈阿氏,亦稱吳靈阿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的烏陵部,金國時期稱烏林答部,滿語為UlingaHala,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蔡氏。

⑻.滿族烏魯哩氏,亦稱吳魯哩氏,滿語為UluriHala,漢義“獼猴桃”,世居沾(今吉林雙陽河流域)、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那氏、石氏、趙氏。

⑼.滿族烏蘇哩氏,亦稱烏蘇拉氏,以地為氏,滿語為UsuriHala,世居德爾吉色欽(今黑龍江虎林東北)、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烏氏、武氏、吳氏。

⑽.滿族烏蘇佔氏,源出遼國時期女真烏薩扎部,以部(姓)為氏,滿語為UsujanHala,世居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什海蘭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⑾.滿族烏扎庫氏,亦稱烏札庫氏,滿語為UjakuHala,世居噶哈里氏、倭濟石氏、綏分。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阿氏、吳氏。

⑿.滿族武佳氏,亦稱吳佳氏、烏佳氏,滿語為Ugiya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烏拉(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索倫(今黑龍江嫩江市以西廣大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武氏。

⒀.滿族烏爾古宸氏,亦稱吳爾古禪氏、吳爾古察氏,滿語為Urgucen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木楞(今黑龍江穆稜、雞東、密山一帶)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⒁.滿族烏爾瑚濟氏,亦稱吳訥虎沁氏,滿語為UrhugiHala,世居松花江兩岸、烏蘇裡(今烏蘇里江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

⒂.滿族吳穆氏,滿語為UmuHala,漢義“勿、不要、不行”,世居長白山區,是滿族脫譜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

⒃.滿族吳努齊氏:滿語為UnuciHala,世居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⒄.滿族吳濟克忒氏,滿語為UgiketHala,世居待考。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為吳氏。

⒅.滿族吳扎拉氏,又稱為兀喇氏、兀扎拉氏、兀札喇氏、烏扎喇氏,滿語為UjaraHala,取首音為漢字“吳”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薩哈爾察(今黑龍江北岸俄羅斯境佈列亞河流域)、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輝發(今吉林柳河、輝發河以及沙河下游,樺甸、輝南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薩爾和(今俄羅斯共青城南部)、瓦丹(今黑龍江牡丹江寧安)、廟噶山(今黑龍江湯原,一說在今俄羅斯黑龍江口廟街)、黑龍江沿岸地區。始祖兀喇·忒秋和兒子吳扎拉·敦得力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到鳳凰城駐防,居住於現白旗鄉吳家堡子、後營子村岔溝、民主二隊等地,岫巖滿族自治縣黃花甸子鄉關門山村的吳氏亦是由吳家堡子移居過去的。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吳氏、烏氏、武氏等。

源流六

源於有虞氏,出自周文王時虞仲的封地虞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虞仲的後代在周文王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中有人便以國名為氏,姓虞。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舜的三位妃子,嫡妃娥皇無子,二妻女英生了一位公子叫商均,三夫人登比氏生了兩女八子,但子女都為不肖子孫。只有商均能繼承父業。舜去世後,中原形勢發生巨大變故,夏禹奪取了有虞氏的部落首領職位,建立起我國曆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朝的一個小方國,當時已從陝西東遷到今河南省虞城縣北,國號“虞”。在夏初虞國有虞思,曾幫助亡國的少康,並將兩個美麗賢淑的女兒嫁給少康為妻,終於幫少康復興了夏朝。商朝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

歷史典籍《元和姓纂》中說:“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上古虞字寫作“吳”,只是到戰國時期,虞、吳開始區別。

源流七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氏族人分佈。據史籍《皇朝通志》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氏。民國《奉天通志》也記載有吳那海,是高麗吳氏,歸旗,居海州地方。朝鮮族吳氏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除苗族外,我國還有許多少數民族中都有吳氏,他們大多屬於少數民族改用、借用漢姓“吳”而成,與姬姓吳氏沒有血緣聯繫。但也有少數例外,如越(粵)族中的吳氏,就是吳國滅亡後,吳氏子孫南下逃難到越人中,久之便融合,同化為越人,漢武帝時有越人吳陽,封外石侯。

源流八

【出自虞氏或有虞氏】

據有關資料記載,相傳仲雍的後代,周文工時曾被封於虞國(今山西平陸縣北),公元前658年被晉所滅,其後子孫有以國為氏,姓虞。另相傳遠古時有部落,名有虞氏,舜乃其領袖,姚姓,居於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鎮)。金文中虞、吳字相通,其後亦有姓吳的,為山西吳氏。

舜的三位夫人,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王朝。禹分封舜的嫡長子商均到有虞氏地區,繼續當有虞氏的首領。有虞氏成為夏代的一個小方國,夏朝。商代以後,虞國衰落中絕。大約自商均開始,舜的嫡傳子孫以虞、吳為氏。

源流九

【少數民族吳氏】

元、明、清時期,由於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統一的政權,民族大融合進一步加深。少數民族接受漢族文化而採用漢姓。

源流十

【回 族吳氏】

據《信陽民族誌》記載:河南信陽回 族中有一支吳氏宗族。回族吳氏應為姬姓吳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 族人吳鍾,清初武術家,河北滄州孟村縣人。

【哈尼族吳氏】

據《明清雲南土司通纂》一書記載,哈尼族中有吳氏,自明初洪武年間(14世紀下半期)吳蚌頗而宗族始盛。吳蚌頗居雲南臨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眾開闢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長官司土副長官之職,世領其所墾土地,準其世襲。從此,哈尼族吳氏蚌頗一支,就世襲為左能寨土司副長官。吳蚌頗傳獵豆,獵豆傳龍勝,龍勝傳安,安傳上登,數世皆傑驁不聽道府鈴束,後除職。清朝初年平定雲南,吳蚌頗的第11代孫吳應科率本宗族投誠,清王朝因授給他土舍之官。吳應科傳順,順傳世臣,世臣傳弟世標,世標傳子吳義,義傳廷輔,廷輔之子吳俟,嘉慶三年襲職。至民國時,左能土司仍為哈尼族吳蚌頗家族後人吳忠臣世襲。

此外,其他少數民族如侗族、壯族、白族等,都有吳姓。又據《皇朝通志·氏族略》記載,在滿州旗分內的高麗人中有吳姓。朝鮮族吳姓許多是漢族姬姓吳氏融合到高麗族後形成的。

太伯建吳

句吳

吳太伯、仲雍到達江蘇吳地後,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受到當地土著吳人的普遍歡迎,他們紛紛前去投奔。太伯、仲雍兄弟周圍很快聚集了一千多家吳地百姓。他們被太伯、仲雍兄弟的高風亮節、仁義之德所感化,自願擁立太伯為君長,因太伯所居處屬吳地,故太伯在這裡建立的姬姓國家稱“句吳”(句為發聲詞頭,無實際意義),簡稱吳。

太伯建吳之時,已到了殷商末年,中原諸侯混戰不已。太伯恐怕戰亂涉及吳地,影響吳地人民的生活,就在今江蘇無錫市東南梅里營造了一座城市,相傳此城的內城周長三百步,外城周長達三百餘里,人們在裡面像生活在世外桃源裡一樣,耕作種莊稼,自給自足,生生息息,不受外界干擾。太伯無子,他去世後,仲雍繼立為吳君,他把哥哥太伯葬在無錫梅里,後人在其墳墓附近修建至德廟來紀念這位讓賢的吳姓先人。

江蘇省蘇州、無錫一帶有關太伯遺蹟很多,至今無錫市東的鴻山(又名梅里山)仍存有太伯墓,是江蘇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之一,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周圍常年綠草如茵,墓碑呈正方形,刻有“泰伯墓”三個古樸典雅的篆書大字。

相傳太伯去世後,吳人無不悲痛欲絕。太伯入葬那一天,吳人紛紛前去送行,因太伯生前喜歡種麻,人們就各採一束麻子在腰間,以表達對太伯的懷念和哀悼之情。此後這一風俗在民間流傳了數千年,一直到今天,為去世的長輩披麻戴孝仍為中華民族某些地區的喪葬禮俗。

仲雍接任

太伯沒有子孫,後世吳姓人稱其為開氏始祖,稱其弟仲雍為吳姓傳代血緣始祖。仲雍接任吳國國君後,繼續開拓哥哥所奠定的基業,在吳姓發展史上,仲雍其地位僅次於太伯,可謂至德第二人。仲雍去世後,吳人把其葬在吳國虞山。仲雍墓在今天江蘇省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間,仲雍墓門在山麓下,面臨北門大街,門前牌坊是清乾隆年間所建,上書“敕建先賢仲雍墓門”,進墓門,沿山坡往上先走數十步,可見有第二道牌坊,正面刻有江南督學使曹秀先題寫的“南國恭友”四字。墓穴前立有第三道牌坊,正面有“先賢虞仲墓”五字橫額,兩側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一時遜國難為第,千載名山還屬虞。”墓上立有四塊墓碑,正中一塊為清康熙年間所立,石碑保存完整,上刻有明江南巡按御史路振飛的題字,“商逸民虞仲周公墓”。仲雍至今仍為常熟一帶人民所景仰,仲雍葬地虞山已成為海內外吳姓子孫尋根問祖之地。

仲雍下傳四代至周章,周章在姬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周人的後裔,故名為周章。周章繼位做吳君時,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初實行分封制,封周王親族、滅商功臣、歷代先聖後裔到各地做諸侯。周王朝尋找太伯、仲雍後裔封諸侯,因周章已做吳君,就因地正式封周章為句吳國君,周章之弟仲被封在周原附近的虞(今山西平陸縣境內),列為諸侯,建立了虞國,其後人以虞為姓。仲因此稱為虞仲,如其先祖仲雍同號。吳、虞兄弟之國,歷經整個西周,傳國十餘代,一直到東周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出現了大變革,周天子喪失了號令天下諸侯的權威,人們不再遵從傳統禮法,各諸侯為擴張自己的地盤掀起了兼併戰爭,可謂禮崩樂敗,天下大亂。虞國當時是一個小國,版圖面積不過今天的山西平陸一縣,它北鄰強大的晉國。晉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吳、虞、虢同屬姬姓封國,起初不過是方圓百里的小國,但經過晉國君主數代經營,版圖日益擴大,到春秋初期已成為諸侯強國。春秋時期的晉國國君晉獻公是個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擴大晉國國土,稱霸諸侯。

虞國和虢國

(在今河南省陝縣)位於晉國南方,控制著晉國南下中原稱霸的通道,因此成為晉國首先兼併的對象。虢國和晉國之間隔著虞國,為避免虞、虢兩國聯合抗晉,晉國採取了各個擊破的策略,先滅虢然後再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晉國大臣荀息和晉獻公密謀,設計了一個“假虞伐虢”的陰謀。晉臣荀息出使虞國,以晉國出產的名馬、垂棘出產的玉璧向虞公行賄,請求虞國借道給晉討伐虢國,虞公果然上當,不僅答應借道給晉國,而且還答應出兵助晉攻虢。宮之奇是虞國著名的賢臣,深為晉國所忌諱,史書記載:“虞有宮之奇,晉獻公為之終夜不寐。”他聽說此事後,急忙面見虞公,力陳借道於晉討伐虢國對虞國的種種不利後果,但是虞公聽不進去。此前,虞國邊城墩邑曾遭西鄰冀國侵犯,晉國看到事態的發展對自己不利,就出兵討伐冀國,解除了虞國的危機。在虞公看來,這次晉國討伐虢國,虞國理應助晉伐虢。晉臣荀息終於說服了虞公,晉虞聯軍進攻虢國,雖未滅虢,但極大削弱了虢國的力量。三年後,晉國看到滅掉虞、虢兩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又重施故伎,再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大臣宮之奇聽到後驚恐萬分,他斷定這次晉國借道伐虢,回師途中必定滅虞,急諫虞公,力阻借道於晉。

虞公不聽勸諫,同意借道給晉。宮之奇無可奈何,他預知虞國行將滅之,就率族人離開了虞國,臨行前嘆息著說:“虞國恐怕連臘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個月後,晉軍滅虢,回師途中又滅掉了虞國。自周章之弟仲封虞,虞國共歷12君。虞國滅亡後,後裔為紀念故國以虞為姓,虞姓一直延續至今,這是姬吳的早期分支,與吳同屬太伯、仲雍之後。

遷徙分佈

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十位,在臺灣省名列第七位,人口約兩千九百五十三萬八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85%左右。

秦漢以前

古代的吳國,位置是在現今江蘇省無錫縣一帶,此地也是吳姓發源地。周初,是泰伯的封地。至十九世孫壽夢的時候開始稱王,國勢也日益強大,國境一直延伸到今浙江省的嘉湖一帶。與此同時,吳姓首先向北臨近的齊、魯之間迅速遷徙繁衍。這一帶的吳姓,多為壽夢第四子季札之後。其後遷入河南、安徽等省境。

吳姓子孫在亡國之前,有過一些零星的外遷活動。如與鄰國爭霸時,有少數吳姓子孫在戰爭中被俘,被迫流亡他國,遠離家園。公元前537年,吳楚交戰,厥由(吳王壽夢的第5子,季札之弟)受命前往敵營犒勞楚師,偵察敵情。一至楚營,便被抓住。楚人本擬殺他祭鼓,厥由大義凜然,嚴辭斥敵,使楚人折服,結果不辱使命。楚國撤兵,但厥由也被帶回楚國。此後,他流亡楚國,娶妻生子。後代以名為姓,形成吳姓的分支——厥由氏。又如夫差的兒子吳姑蔑,在與越人作戰中被俘;吳亡前數年,夫差的太子吳友和王孫彌庸也一同被俘,流落到越國。

秦漢時期

吳芮屬吳徵生這一支,父親自楚遷居廬山。秦朝時,吳芮以才能出眾,當上了番陽(今江西鄱陽東)縣令。他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為“番君”。秦末農民起義。吳芮縱觀天下大勢,知秦必亡,遂率領當地越人起兵響應。後轉戰西北,與項羽等入關破秦,立下汗馬功勞,項羽封他做衡山王。漢朝一統天下,分封功臣,吳芮被封為長沙王,建都臨湘(今湖南長沙市),食邑3千戶。自此,吳姓宗族中吳芮一支又自江西遷到湖南。可惜命不長,吳芮做長沙王還不到一年,就於當年6月過早地去世,葬在臨湘,諡號為“文王”(傳見班固《後漢書》卷三十四)。《廣東通志》說,吳霸後裔興旺,五嶺以南,特別是廣東一帶的吳氏大部分是吳霸的後代。

魏晉隋唐時期

魏晉至隋唐的七百餘年間,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入侵中原,致使北方戰爭頻繁,南方則相對安定。因而北方士民大量南遷,吳氏宗族也在南遷之列。據唐林寶撰寫的《元和姓纂》記載,這期間的吳氏大族主要分佈在吳郡、武昌、濮陽、渤海、陳留等地,並呈南興北衰之勢。

自吳允承回遷吳郡奉祀先祖吳太伯三代之後,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吳氏家族成為割據江東的孫吳政治的國戚,孫策、孫權兄弟的母親吳國太便出自吳郡吳氏。

吳元三次子吳彪一支也遷回江蘇無錫——古吳國舊地,主持吳姓始祖吳太伯廟祀,成為無錫吳氏主宗。無錫吳氏後來又分衍出六合、高郵、晉陵、邗裡、新塘等眾多的吳姓分支。

隋唐時期

吳姓在中國南北方都得到巨大的發展,並逐漸在許多地方形成當地一大郡望。其中南陽吳氏,為漢初長沙王后裔吳復興所開基,其後子孫繁衍各地,形成許多吳氏望族分支。但就其繁衍的勢力和分佈的密集程度而言,在魏晉以後,吳氏北上繁衍明顯的緩和了許多,基本上是以中國南方一帶為其繁衍的地區,這是與北方連年戰亂,民不聊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據史料記載,吳氏子孫在江南分支開基的地方主要有今浙江的杭州、杭井、奉化、溫州、臨海、平陽、臨安;江西的興國、石杭;福建的莆田、福州、漳州、泉州、汀州;廣東的潮州、嘉應州、南雄;廣西的梧州、南思等地。其開基大都在秦漢以後,其中浙江、江西等地在隋唐之前;福建、廣東等地在唐以後。

另據史料記載,入閩始祖祭公字孝先,為太伯六十二世孫,原居河南光州固始,唐時隨王審知入閩平黃巢起義,堂族六人分居福州、泉州之間,稱吳氏六祖,支分漳州及泉州。入粵始祖吉甫公,為宣公五世孫,宣公原居四川后遷江西南豐,後因戰亂遷至福建汀州寧化縣總之,吳氏雖遍及全國,但繁衍發展中心為江南一帶。

據《海鹽吳氏宗譜》(光緒22年版)記載,廷尉吳公晚年定居石門語溪洲錢(今浙江桐鄉縣西石門),故居至清末尚存。譜稱語溪洲錢吳氏,家族非常興榮。大約在宋代中期,吳氏子孫,恃貴犯法,給語溪洲錢吳氏帶來厄運。譜稱因為這次犯事,至使語溪吳氏家族“家被籍,丁口竄斃殆盡”,僅有一胤,僥倖逃過於這場劫難。

大難後倖存的一胤生了三個兒子,後來分居三處:長子吳德昭,留居石門洲錢祖居;次子吳德彰,贅居德清(今浙江省德清縣)勾壘;三子吳德輝,贅居海寧縣治前。留居語溪氏,後又分出三派:一派為吳繩翁後裔,分居馬頭村;一派分居海鹽;一派分居石硅村,為吳申孫的後裔。

海鹽吳氏一派,以吳馨為一世始祖。據《海鹽吳氏宗譜》記載:海鹽吳氏一世祖吳馨,字世芳,明末處士,世代居住在石門語溪洲錢。吳馨生子吳賢濟,字北皋,排行第四。吳賢濟是石門縣的歲貢生,即秀才,當明朝末年,為避兵災戰亂,他將家室遷居海鹽岡圖畫橋,成為海鹽吳氏的始遷祖。

吳佑生了兩子:長子吳鳳,少子吳愷。吳鳳,字君雅,官任漢樂浪郡(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壤市)太守。這是見於史書記載的最早到達今朝鮮國的吳姓成員。吳鳳生的一個兒子吳馮,字子高,官任鯛陽侯國(今安徽臨泉縣鯛城)相。吳鳳的弟弟吳愷,任新息(今河南息縣)令。

陳留吳氏吳恢祖孫4代為官,知名於當時。吳佑後代繁衍發達,因而陳留一地,成為魏晉至隋唐時期吳姓的一大郡望。

宋元時期

宋元時期,吳姓已遍佈全國。上代的一些吳姓大宗仍保持興盛局面,季扎次子吳徵生一支在兩宋產生了科舉官宦世家吳相家族,濮陽吳氏的一支經輾轉遷徙後形成根深葉茂的汝南——太原吳氏,渤海吳氏成員南遷江南後落地生根,在兩宋時期形成江南第一望族吳宣家族。沉寂上千年之久的吳姓正宗季扎四子吳子玉一支延陵吳氏開始復興。隱姓達千餘年的季扎長房後裔洞庭濮氏於南宋初年複姓歸宗。這一時期,由於民族關係問題的存在,宋金長期對峙,產生了影響深遠的吳氏軍事世家甘肅水洛吳玠、吳磷家族。以上吳姓望族都很重視世系傳承,其歷史淵源十分清晰。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吳姓的分佈更為廣泛,自上古保持世系傳承不亂,代有顯貴的世家大族幾乎絕跡。這時期吳姓望族大都由唐宋時期的單家發展而來,並從地區分佈上呈同姓異宗交叉分佈,吳姓的遷徙多是由於戰亂、災荒、析居、任官、政府組織移民等諸多原因引起的。例如,明清時期的江西南昌吳氏雖號稱諸樊、夫差後裔,但其先祖卻是來自安徽歙縣的流民,定居南昌後,繁衍成當地大族。江西德興建節的吳氏則是唐末為避黃巢兵亂而遷來的。江西弋陽吳氏在五代戰亂時,從金陵(今南京)遷來的。湖南益吳氏主要有三支,九都衝吳氏其先祖吳世春、吳永鑑叔侄二人自江西清江來湖南益陽經商,從而定居益陽,後裔繁衍成益陽九都衝吳氏。泉峰吳氏,其先祖在元初遊學湖南,而定居益陽,後世繁衍成益陽泉峰吳氏。夾流溪吳氏則是明初從江蘇、江陰縣遷居湖南益陽夾流溪,據其家譜記載,到清乾隆時,這支吳氏已傳了13代。

近現代

在近現代中國歷史舞臺上最顯赫的吳姓人物當屬吳佩孚。吳佩孚屬登州吳氏。據說吳佩孚曾考證他是延陵吳季扎的裔孫,吳姓開氏始祖吳太伯的第12l代嫡孫。

據《吳氏家譜》記載,登州吳氏來源於泰州吳氏,而泰州吳氏又源於浙江吳田吳氏。吳田吳氏是明代浙江山陰吳氏吳溶、吳淵、吳溥的後裔。據《山陰州山吳氏族譜》記載,這支吳氏的家譜因上世家中失火被燒掉,因而吳田吳氏可確認的始祖為吳回。在歷史上,吳田吳氏遷居泰州(今江蘇泰州有兩支,一支是吳田吳氏第十四世裔孫吳潮先遷泰州而成泰州吳氏始祖,另一支是吳田吳氏五世裔孫吳承護下傳12代裔孫吳萬四,也自吳田遷至泰州東的安豐。隨著泰州吳氏人丁的增多,又有吳潮裔孫吳僧兒吳佩十七世祖自泰州北遷山東蓬萊(古屬登州),其後裔形成登州吳氏。登州吳氏雖然家族不甚顯貴,但人丁倒還興旺。登州吳氏自吳僧兒下傳十六世孫吳可誠時,這支吳氏已沒落無聞。

遷居臺灣

吳姓的發源地江蘇南部距離臺灣較近,因此吳姓人遷居臺灣的歷史較早。早在吳國滅亡之時,吳姓子孫有一部分逃亡海上,其中一些人有可能遷到了臺灣,然而見於歷史記載的卻是在元代。

明清以來自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的吳氏遷居臺灣的逐漸增多。在臺灣的歷次統計中,吳姓長期穩坐第七把交椅,這與南明永曆年間鄭成功渡海收復臺灣,從潮州沿海,尤其是饒平、南澳、澄海各縣收了不少昊姓士兵有關。在臺灣歷史人物中,吳姓人佔有相當比重,如被稱為“阿里山之神”的吳鳳,宜蘭的開拓者吳沙,抗倭名將吳彭年和吳湯興,抗日民族英雄吳海水,著名作家吳濁流,學霸吳孟維等都是近現代史上來臺的著名吳氏子孫。

海外吳姓

遍佈全球

自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至今兩千餘年,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往復遷徙,而且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近代由於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國門被打開,中西經濟文化的往來加強,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佈全球。

日本

日本與吳國故地隔海相望,國破家亡之後,吳國王室的一些倖存者,到達了日本島。此後,他們便在這裡紮了根。他們給當時落後的日本帶來文明的種子,因而不久便建立起威望和地位,成為當地民眾的首領。這一批優秀的吳姓族人,在日本備極興旺。它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

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中國的史書《魏略》、《晉書》、《梁書》、《北史》、《路史》,都記載了這類大事。今天的日本皇室,就是吳姓的後代。這一歷史事實,引起了中日許多學者史家的濃厚興趣。元朝初年,中國史官金履祥在他的《通鑑前編》中提到:“日本又云吳太伯之後,蓋吳亡其支庶人海為倭。”不久,在海洋彼岸的日本著名僧人中巖園在《日本紀》中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數百年後,到民國初年,吳氏裔孫吳佩孚將軍驚奇地發現,他和當時的日本天皇同為吳太伯的第121子孫。時至今日,日本學者鳥越憲三郎、日下恆夫等更推定吳人東渡日本在公元前450年左右,即越滅吳以後。這一批東渡日本的吳姓宗族成員,今天已完全同化和融合到日本民族中,但有的後代數千年來仍保留著自己的血緣標誌——“吳”,演化成今天日本的“吳”,“吳人”,“吳羽”,“吳服”,“吳漢”,“吳服部”等許多姓氏。如當代日本著名經濟學家、日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吳文炳博士,日本統計學家、“國勢普查之父”吳父聰,都是日本吳姓的佼佼者。但也有一部分東渡日本的吳人,已演變成其他的姓氏,如“松野”等。日本《新撰姓氏錄》中記載:“松野,吳王夫差之後,此吳人來我之始也”。

近世以來,大批吳姓子孫移居日本,成為日本華僑、華裔的重要一支。如著名日籍華人圍棋大師吳清源,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越南

越南和中國一衣帶水,在民族獨立前曾是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轄區。吳姓人遷往越南的時代很早,春秋末年越滅吳,大批吳人南遷,加入越人隊伍,後來越國滅亡,吳人又隨越繼續南遷,大約在秦漢時期到達越南地區。秦漢以後,內地吳姓人因做官、經商、從軍等原因陸續有人遷居越南。唐中期,渤海吳氏裔孫吳納任官安州(今越南清化省)刺史,舉家遷到越南北部,此記載也見於唐元和年間林寶編撰的《元和姓纂》。

南遷越南的吳姓子孫不斷開拓進取,建立了功業。唐末五代時,南遷越南的吳氏裔孫吳權在越南建立吳朝。據《丹陽吳氏宗支錄·季扎以下世系》記載:吳權家族出自延陵吳氏,唐昭宗時,吳權生於唐王朝屬地林州(今越南和西省),其父吳(日文)是當地政府長官——州牧。吳權自幼胸懷大志,性格沉穩,成人後借父之威,先後擊敗附近地區的武裝割據勢力,建立越南歷史上最早的獨立王朝——吳朝,遺憾的是吳朝只歷吳權、吳昌熾父子兩代,就被丁朝取代了。此後,吳權後裔散居於越南各地,據說吳權後世子孫在姓名中間加一“昌”字,以作為吳權家族的標誌。在吳朝以後的一千餘年中,又有許多漢族姬姓吳氏遷入越南,進一步壯大了吳姓隊伍。明朝滅亡後,一部分明乾:遺民流亡到了越南,形成越南華裔“明少二人”,其中有不少昊姓人。著名人物有詩人吳仁靜,他曾任越南阮朝禮部尚書,是祖籍廣東的吳姓後裔,著有《汝山詩集》流傳於世。

越南黎朝時,有傑出的史學家吳士連,他創作了越南第一部編年體史學鉅著《大越史記全書》。李朝時又有著名學者官僚吳俊。近代越南吳氏著名吳姓人物,是南越政權的最後一位總統吳庭豔。吳姓在越南姓氏人口排列上為第六位,越南文字在使用拉丁字母前,一直使用漢字,吳姓之“吳”與中國無異,不過古代遷往越南的吳人雖仍姓吳,但已融入越南民族中,成為今天越南吳姓的一部分。

朝鮮

朝鮮與中國東北相鄰,自夏商以來就是中國的附屬國,吳姓人到達朝鮮地區早在戰國時期就開始了。據《後漢書》記載:東漢陳吳氏裔孫吳鳳官任樂浪郡(今朝鮮平壤地區)太守,舉家遷到朝鮮。此後的歷代王朝又有不少吳姓人遷入朝鮮,今天他們已完全融入朝鮮民族,成為朝鮮吳姓的一部分。吳姓在今天朝鮮143個姓氏中為20大姓之一。

東南亞

吳姓人移居東南亞一帶始自元明時期,那時東南亞叫南洋。菲律賓的吳姓華人家族主要來自福建沿海地區,也有來自廣東、臺灣地區的吳姓人,但遷移時代較晚。據統計,19世紀末期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大約有五萬多華僑華人,其中吳姓人口位居第七。20世紀以來,吳姓人的影響逐漸擴大。1904年成立的馬尼拉商會,吳克誠是發起人之一,他是自福建晉江移民到菲律賓的。後來,吳克誠成了當地維護華人權益運動的領袖。抗日戰爭時期,菲律賓華人組織了“菲律賓華僑抗敵委員會”,成員中有吳姓人吳道盛等人,其下屬抗日遊擊隊福建隊的指導者也是吳姓人吳揚。由此可見吳姓人在菲律賓的影響。

移居歐美

當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中國封閉的大門後,吳氏宗族成員便開始走向歐美。

在當代美國華人社會中,吳姓宗族的發展之快,勢力之強,人才之多,又遠在他姓之上,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其中,美國華人中的吳姓風雲人物有祖籍浙江餘杭的吳家瑋,他是第一位華人校長一一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校長,1984年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祖籍浙江餘姚的吳仙標,1984年當選為第一位美國華人副州長——特拉華州副州長。美國物理學會第一位女會長、著名物理學家、科學院院士、美籍華人吳健雄。美國華人任職最高者廣東客家籍華人吳達和,任美國夏威夷州州長,第一位華裔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吳漢。

歷史名人

吳泰伯,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髮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承恩,明朝小說家。著有《西遊記》傳世。

吳勉,貴州黎平侗族英雄。

吳起,戰國時著名軍事家。衛國人。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遼東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軍事人物,吳周政權建立者吳周太祖。祖籍南直隸高郵(今江蘇高郵),錦州總兵吳襄之子。以父廕襲軍官。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後封漢中王,濟王。1644年降清,引清軍入關,被封為平西王。1661年殺南明永曆帝,1673年叛清,發動三藩之亂,並於1678年農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孫吳世璠繼其皇帝位。

吳敬梓,清代人,以小說《儒林外史》而著稱的傑出諷刺作家。

吳沃堯,清代著名小說家。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吳昌碩,清代著名的篆刻家、書畫家。工詩,善書法,尤精篆刻。

吳其濬,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學家。著有被譽為19世紀中國重要的植物學著作《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本傲,近代人文學家、詩人、作家。

吳國化,世界藝術家協會主席。

吳品,中國電子競技知名選手、曾奪得世界級比賽冠軍多次

吳虞,北京大學任教,並在《新青年》上發表《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說孝》等文,猛烈抨擊舊禮教和儒家學說,在“五四”時期影響較大。胡適稱他為“中國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隻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世家第一;

至德讓三。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春秋吳泰伯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長子,讓位於弟季歷及季歷子昌(文王)。孔子稱其有“至德”,《史記》列為世家第一。

延陵世澤;

梅里家聲。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自春秋·吳公子季札,封於延陵(今江蘇省武進)稱“延陵季子”。泰伯讓位而避於吳,住今江蘇省無錫梅里。

延陵望族;

廷尉名官。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春秋·吳季札。下聯典出西漢·吳公,文帝時為河南太守,徵為廷尉。嘗薦賈誼於文帝,文帝召賈誼為博士。

治平稱最;

明體達用。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西漢·吳公,公正廉明,治平為天下第一。下聯典自清·吳廷棟治學以明體達用為主。

治平稱最;

讓德留芳。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吳公。下聯典指吳氏的來歷。

宮女列陣;

簫鸞成仙。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春秋·孫武以《兵法》教吳王宮女列戰陣以顯治軍之能。下聯典出唐·文簫與仙女吳綵鸞結為夫婦,雙雙成仙而去。

清操絕俗;

畫聖留名。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西晉·吳隱之任職各地,均著清操。下聯典出唐·吳道子為著名畫家,世人譽為“畫聖”。

鷹揚虎視;

劍氣玉光。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自三國·吳質,曹操贊其“鷹揚其體,虎視鳳觀”。下聯典自明·吳伯宗,人稱“玉光劍氣,殆不可掩”。

五言通用聯

八閩孝子裔;

三讓帝王家。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典用臺灣省臺南市吳氏大宗祠聯

六言通用聯

三讓兩家天下;

一劍萬世千秋。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下聯典用季札掛劍徐君之墓樹的典故。

孫子能教宮女;

文簫幸遇仙姝。

——佚名撰吳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黃指春秋吳王闔閭用孫武操練宮女事,下聯典指唐·吳綵鸞遇書生文簫事。

郡望堂號

郡望

延陵縣:商朝時期就有延陵縣,轄地在今江蘇省常州一帶地區。漢朝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部一帶。西晉時期分曲阿縣的一部份重置延陵縣。

濮陽郡:濮陽古為帝丘;春秋時期衛國軒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陽西南,古黃河南岸。秦、漢之際為濮陽縣,屬東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濮陽縣。漢、魏時期為東郡治所。晉朝時期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期改郡,並分濟陰郡之一部分給濮陽郡,治所均在古濮陽。北魏時期移濮陽郡治所於鄄城(今山東省鄄城北)。隋朝時期改為濮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渭縣、濮陽市、範縣、山東省濮州縣、郭城縣一帶地區。唐朝時期濮州濮陽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後梁、後晉夾河苦戰,晉王李存助建德勝二城。其後德勝北城為濮陽,就在黃河邊上。濮陽一帶是黃河河道變動頻繁之處,宋、金之際,黃河主流南趨,濮陽便遠離黃河。

陳留郡: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己未,公元前122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為汴州陳留郡。1957年丁酉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渤海郡:西漢時期從鉅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郡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東晉朝義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吳興(今浙江吳興),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市、湖州市、餘姚市、杭州市、德清縣一線西北、兼有江蘇宜興一帶縣地。隋朝仁壽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瀕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時期亦曾改湖州為吳興郡。

汝南郡:西漢高祖劉邦四年戊戌(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

武昌郡:三國時期曹魏、孫吳兩國各置江夏郡。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三國吳孫權分江夏、豫章、廬陵三郡之地,設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時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雲夢)。晉朝滅孫吳後,還治舊地,晉朝太康初年又改為武昌郡,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長江以南,嘉魚、咸寧、通山等縣以東和江西九江、瑞縣等市縣地。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治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武昌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長沙堂:以望立堂。

吳興堂:以望立堂。

陳留堂:以望立堂。

濮陽堂:以望立堂。

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逝世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至德堂:孔子對泰伯的謙讓精神十分敬佩,感嘆道:“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在孔子看來,泰伯的品德已達到了極高境界,人世間再也找不出什麼言語來形容他的美德了。因而泰伯被稱為“三讓王”,援引孔子的讚語,吳氏的總堂號稱為“至德堂”。


字輩排行

吳氏思源堂一支字輩:“國士登來世文章啟今時德原澤宜遠材高功應奇英倫光前列敘餘炳忠夷家庭修法則為政樹鴻猷一本樂昌順封賜記岐周”。

吳氏三讓堂一支字輩:“忠厚傳家遠行親繼澤長衣冠登相位黼黻發榮光”。

吳氏一支字輩:“傅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吳氏三在堂一支字輩:乾坤多清淑、鍾毓挺英奇、崇仁敦善本、秉義啟宏基、榮先綿厚澤、濟世應昌期、傳之億萬載、統緒昭創垂。

乾派:“宗伯文仲起汝邦大德與祈天錫瑞裔耀裕慶家聲秉禮遵和睦懷仁啟顯榮同期崇克讓祖□永為程”;

坤派:“丹桂碧蘭香秀連清芝芳英貞榮翟淑婉毓琳琅孟傳名訓正湛著今儀良宜室賢相助□成家義有方”;

吳氏一支字輩:“傳經立大本翼德守朝儀光裕宜師厚承先慶履綏”。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種德堂吳氏字輩(當地第七世起排):敦宗正穆,俊秀用章,紀常名鼎,奕季聯芳。

2001年續排增十六字輩:毓仁貽衍,德讓智傅,冠翰崇沛,宏振光華。其中“用”字輩相當於全國吳氏第101代。

川西都江堰(灌縣)吳家大冬水吳氏家族世系排行:“春仁啟碧玉,泗天作俊佳,守太宏先治,肇懋方明昌。金光照江海,鵬徵星宇開,福利壽喜旺,榮華富貴祥。”

魯西南吳氏一百零一世起四十字輩〔注:世界總譜為一百零六世):端正復延長、仁孝普天光、百世澤傳衍、萬春慶永祥、至德乾坤佩、篤讓雲漢章、寶樹全圖茂、大本立岐陽。

吳氏家族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