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的农村在结婚时讲究“姑不接,姨不送”,这是为什么?

xwaicdd


农村结婚讲究“姑不接,姨不送”,为啥姑、姨就不能接亲、送亲?

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结婚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结婚时讲究的事情就会比较多,哪怕是在结婚环节中很小的接送问题,也有很多说道,比如“姑不接,姨不送”,那么为什么结婚的时候姑姑不能接新娘子,而姨姨不能送新娘子呢?

姑不接:在结婚的时候,男方在去接新娘子的时候,除了有伴郎之外,还要有家里的长辈以及管事的,一是为了防止在接亲的途中遇到问题有人来解决,二是表示对结婚这件事情的重视。我们这里一般男方去接亲的时候,是不会让姑姑去接的,这有两种说法,一是姑姑已经嫁出去,成为外姓人,接亲是把新娘子接到自己家,外姓人去接有点接到别人家的意思,寓意不好。二是姑和“孤”同音,结婚是一件喜庆的事情,所以便会减少这些不好词语的出现,所以呢,我们这里一般都是嫂子或者是婶子去接。

姨不送:在农村结婚,女方除了亲戚朋友一起去男方以外,还要有大辈和主事人将新娘子送到男方,这也是表示对结婚这件事情的尊重。新娘子一般是不可以由姨姨和姐姐送,这是因为姨姨和姐姐在结婚以后已经成为外姓人,如果有外姓人来送,表示送到别人家里,寓意不好。再就是姨同“疑”,两个人在结婚以后就要相互信任,如果两个人对对方都有所怀疑,那么日子肯定不能长远,所以一般是姨姨不能送新娘子的。


虽然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在改变,但是在结婚这件大事上,人们还是会借鉴“姑不接姨不送”这句话,其实就是为了图一个好彩头。


小马话三农


农村的姑不接,姨不送,其实是指姑姑不接生侄子侄女,姨姨不送嫁外甥女。

很多人误会是姑姑出嫁了,就不能接新婚侄子媳妇,还真不是,农村历来是侄子结婚,当姑姑的得提前好几天回去帮忙干活,甚至有些接新媳妇的营生,婆婆不方便的话,是姑姑代替迎接新媳妇。


姑姑不接的是刚出生的侄子和侄女,迎接新生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而姑姑永远都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是没有资格迎接新的传宗接代的小生命。


姨不送嫁,姨不能送外甥女上花轿,悠然今年嫁外甥女时,在外甥女婿迎娶时早早去忙活别的事情了,当姨的不可以送外甥女出嫁。

姨妈姨妈,一个姨顶半个妈,咋就不准姨送外甥女出嫁呢?农村老人意思就是姨是外甥女除了妈最亲近的人,出嫁当天妈妈会因为嫁闺女难受哭泣,当姨的也会跟着掺和,为了不乱套,所以姨当天新娘子走时要避开。

不管怎样,不管有没有道理,如今我们这里农村依旧有这个风俗习惯,姑姑不接生侄子侄女,姨姨不送嫁外甥女。


悠然见东山


有的农村在结婚时讲究“姑不接,姨不送”,这是为什么?

人生四大喜: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结婚乃是人生大事,在农村破有讲究,归根结底是图个吉利,希望新婚的小夫妻将来日子能红红火火。

姑不接,姨不送,就是结婚中众多规矩中的一个,它的全句应该是姑不接,姨不送,姐姐送了没后承。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天农人就来讲一下咱们这有关接亲送亲的一些讲究。

接亲

以前接亲,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后面抬着花轿,如今都是四个轮,这车队也有讲究,婚车肯定是所有车队中最为耀眼的,婚车不能是白色,以大红色最好,婚车的数量要为双数。

而接亲的人中,一定不可以是女性,更不可能是男方的姑姑,因为姑还有“孤”之意,多是同学、堂兄堂弟、长辈,而且数量上必须是单数,保证去为单数,回来为双数。

送亲

女方出嫁,这送亲也很有讲究,送亲的人代表的是女方家族的颜面,所以必须是直系的叔伯,如果没有,也必定是家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能镇得住场面的人,怎么排号,也不会让姨去送亲,再者,姨乃是嫁出去的女儿,已经属于外姓人了,论辈分肯定是排不上她的。

送亲到男方村口就停下来了,一定要等男方过来杀鸡放炮迎接,等贵宾就是这么来的。然后撑着红伞徒步走过去,有的也会让新郎背着回去,寓意八戒背媳妇。

每个地方的习俗有所不同,欢迎大家下方留言分享一下你们那的风俗习惯。


农人解说


“姑不接,姨不送”这个结婚习俗在我国很多的地区还是很盛行的,主要流传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所谓姑不接姨不送说的就是男方的姑姑不能出现在接亲的队伍中,而女方的姨娘也不同出现在送亲的队伍中。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说法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古语有句话“辜不接,疑不送”这是在古代时的一条婚姻契约,意思是婚后如果女方做出了有为婚姻道德的事儿(不守妇道),男方是有权利悔婚的;同样如果婚前男方对女方有什么隐瞒,结婚后女方也是有权利悔婚的!随着在民间以讹传讹渐渐就变成了“姑不接,姨不送”,不让姑姑和姨娘接亲送亲主要还是避讳希望小两口婚后和和美美。另一种说法是姑姑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夫家的人不应该参和婆家的事儿,同样的道理姨娘也是泼出去的水不应该参和娘家的事儿。其实今天有这样的说法主要还是封建思想造成的,现代社会渐渐已经摒弃这种思想了,不管是谁只要是带着祝福前来道贺那就都是客人,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你说对不对?


骏景农业


都是當地的一些陳舊風俗習慣,老輩們留下來的陋習。這些世俗的做法都是封建迷信色彩的遺留,対人們沒有實際的用處,只是給辦事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溝溝坎坎。年輕人應該不與理會這些事,但是父輩親屬又特別注重這些。導致今天很多人父母和子女無法溝通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