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在中子星周圍,哈勃發現前所未見的特徵!這些紅外輻射不同尋常

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在經歷超新星爆發後殘餘的內核。在超乎想象的引力坍縮作用下,物質中的電子併入質子轉化成中子,使中子星的密度約為原子核密度。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在中子星上摳下1立方厘米,其質量可達10億噸!

在中子星周圍,哈勃發現前所未見的特徵!這些紅外輻射不同尋常

實際上,在宇宙中,中子星並不罕見,它們是天文學家的重要觀測對象之一。在一項新研究中,天文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在附近的一顆中子星周圍探測到不同尋常的紅外輻射,揭露了一些前所未見的特徵。

在中子星周圍,哈勃發現前所未見的特徵!這些紅外輻射不同尋常

通常情況下,天文學家都是在射電波段和高能輻射波段下對中子星展開研究。而這項新研究表明,通過捕捉紅外輻射,我們也能得到一些有趣的新信息。

近日(2018年9月17日),研究人員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刊發一篇論文,介紹了這一發現,並提出兩種可能的解釋。

在中子星周圍,哈勃發現前所未見的特徵!這些紅外輻射不同尋常

據介紹,這顆中子星屬於附近一組(共7顆)X射線脈衝星之一,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其周圍200個天文單位的區域內探測到紅外輻射。這些紅外輻射是怎麼回事呢?研究人員提出兩種解釋:

其一,在超新星爆發之後,大量物質回落到中子星周圍,形成一個盤狀塵埃氣體雲。這些物質在與中子星相互作用過程中被加熱到超高溫度,從而爆發出紅外輻射。如果這真被確認為與超新星爆發後的回落盤有關,那麼將改變我們對中子星演化的認識。

在中子星周圍,哈勃發現前所未見的特徵!這些紅外輻射不同尋常

其二,這可能是一片脈衝星風雲。帶電粒子在中子星的磁場中被加速,形成脈衝風。當脈衝星在太空中快速移動時,脈衝風與星際介質發生劇烈的相互作用,產生紅外輻射。不過,脈衝星風雲通常在X射線波段下表現明顯。

不論如何,這項發現都可能改變我們對中子星的認識。接下來,天文學家希望能用未來即將升空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展開更深入的觀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