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中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多文化也表現出了古人的智慧,比如說禮儀文化。禮儀文化最早起源於西周,當時社會風氣混亂,沒有章法。周公姬旦覺得這樣下去不行,制定了“周禮”,規範人們的行為。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周禮包括婚配,起居,祭祀,飲食,喪葬等各方面。我們今天來講一講喪葬禮儀。中國人對死者有種敬畏之心,死者為大,對喪葬禮儀也十分重視。在喪葬禮儀中,有一種是,在人死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那麼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就要說到春秋戰國時期的神醫扁鵲。據史料記載,扁鵲得到長桑君的真傳後,開始當一個行腳醫生,行走江湖。在路過虢國的時候,發現全國上下都處在悲傷之中,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虢國的儲君年紀輕輕就病死了。

扁鵲好奇他得了什麼病,找到曾經診治過虢國儲君的醫生,在聽說了症狀後,意識到虢國儲君根本沒有死,他只是得了一種叫“屍厥”的病。最終虢國儲君在扁鵲的診治下,奇蹟般的“復活”,虢國上下都很感謝扁鵲,扁鵲也因此名聲大振。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從此之後,人死之後在家中停放三天的習俗就流傳下來。人們期盼能有一個像神醫扁鵲一樣的人來把家人“救活”,但是世上哪有“起死回生”之術,扁鵲救的虢國儲君並沒有死。

實際上,古人這樣做,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包含了古人的智慧。

一、防止假死現象

由於某種疾病或身體遭受打擊,導致人腦缺氧,呼吸極度微弱。很容易被人認為親人已經死去,這就是“假死”現象。但是古代醫學水平十分落後,無法準確判斷人是否死亡。為了避免假死現象,古人想了兩種辦法。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第一種辦法就是在家中停放三天,觀察死者是否有生命跡象,這樣可以避免發生假死現象。第二種辦法就是在死者臉上蓋一張黃表紙,如果死者並沒有死,會有微弱的呼吸,把黃表紙打溼,人們更容易察覺到死者屬於假死。

古代有關於“假死”的記載有很多,不得不說,這兩種方法確實救了很多人的命。

二、減弱哀思

親人去世是所有人都不想面對的,當這一天真的來臨時,沒有人能接受的了,悲傷的心情難以想象,很多人都會情緒失控。為了減弱哀思和避免過度悲傷,人們就把逝者在家多放幾天,死者家屬情緒也會穩定一點。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三、辦理後事

人死之後要在家中停放三天,並非完全是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在人死後,親人為其辦理後事還要一定的時間。比如為死者找一個好的墓地,通知近親來瞻仰死者儀容。還有些遠親離的比較遠,古代交通不便,來參加葬禮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從開始準備喪事到下葬,前後要花三天到七天的時間。因此,古代也有把死者在家中停放七日的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