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和順縣位於山西省晉中市,東臨邢臺,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連太舊高速,南下上黨盆地。和順歷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神話傳說

地處太行山中段腹地的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是我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傳說之一“牛郎織女”的發源地。2008年6月,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和順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據專家考證,牛郎織女的發源地是以和順縣天池村為軸心、半徑2公里至3公里處,這裡歷代傳承著許多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古地名:牛郎洞、金牛洞、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海拔1200米的牛郎峪村,相傳是牛郎居住的地方,南天池村是傳說中仙女下凡的地方。南天池村一帶還保持了許多與傳說相關的習俗:每年七月初七,這個地區的村民們保留“看天”風俗,夜間在院中南邊擺上桌子或案板,供放毛豆、玉茭和蒸饃。

1天河山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天河山位於邢臺縣與和順縣交界的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總面積30平方公里,交通便利,沿途風光優美。這裡奇峰林立,峽谷幽峻,植被豐茂,林木蔥鬱,這裡群瀑飛雪,清泉鳴箏,水源豐沛,是著名的“太行山水”;這裡松濤陣陣,牛羊成群,又稱“雲頂草原”。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天河山景區文化底蘊豐厚。早在新石器時代,天河山地區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時期,孔夫子曾遊學至此,“夫子巖”由此得名。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八路軍主要根據地之一。129師醫院,冀南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前身)等革命遺址,至今保存完好。特別是天河山一帶廣泛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故事,並擁有大量的文化遺存。經多位專家考證,這裡就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原生地。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2005年,天河山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中國愛情山”。2006年,天河山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七夕”文化研究基地,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七夕文化之鄉”。

2天河山峽谷漂流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天河山擁有北方最大的戶外拓展培訓基地和華北落差最大的峽谷漂流項目,因落差大,水流急,驚險刺激,被譽為“中國情侶第一漂”。

3雲龍山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和順地圖象一隻美麗的蝴蝶,也象一頭昂首的雄獅。縣城正居於蝴蝶和雄獅的心臟部位,縣城之西就是美麗的雲龍山,主峰是海撥1548米的摩天堖,似龍頭高昂,拖一脈秀水曲折蜿蜒,兩條漳水雲蒸霞蔚,酷似龍行雲中,故名雲龍山。北朝石窟就鑲嵌在山的中腰。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雲龍山自然之異之美,歷代縣令、來縣政客和文人多有記述。清縣令邱廷溶在《重修雲龍山碑記》中論道:今之登雲龍山者,皆以為異也。先是元人于山之陽,得靈泉而異之。設堂其上祭祀龍王,歲旱有禱必應,其巔則趙王臺,所云襄子避暑地,遺踝猶存。時至其地,躡層巒,憩飛閣,周覽幽遐,放情寥廓。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雲龍山在城西北,是一座全開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閒公園,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築,老遠兒就看得見那片金碧輝煌。駛至山腰停車場放好車,沿著碎石步徑往裡走,中途有眼常年不斷流的龍泉,不少市民提著礦泉水桶來接水。向他們打聽石窟,都很熱情地給予指點。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4兵憲牌坊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俗稱石牌坊,位於和順縣城關鎮中和街北端。兵憲牌坊,由88塊灰青石砌成,四柱三樓,雕刻精緻。石柱兩側,刻有荷花、牡丹紋樣,石柱之間明間鏤刻有麒麟圓環形圖案聯接。次間,則鐫刻有佛家萬字紋樣聯接。中間,橫樑長3.3米,上面刻有“中憲大夫昌平兵備道山東按察副使藥濟眾”19個字。再往上的橫樑上,鐫刻有“十八學士登瀛州”圖,圖上置有石匾,刻有“陵京鎖鑰”四個大字。明間兩側刻有“雙鳳朝陽”圖,頂端為仿木出簷斗拱廡殿頂。次間下簷正脊,置雕花立柱承接上簷。石牌坊氣勢雄偉,結構精巧,頗為引人觀瞻。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兵憲牌坊其實是隔不遠的兩座牌坊,一個是石牌坊,一個是木牌坊。兩座牌坊一主一副,建於明末,是為當地一位名叫藥濟眾的人修建的。藥濟眾是和順縣北關村人,明朝舉人,後在山東做官。明崇禎六年返鄉時,正遇到明末農民起義軍攻打和順城,藥濟眾率全城人奮力抵抗40多天,城破後,藥濟眾跳井自殺。“兵憲牌坊”是藥濟眾的學生為他修的,這位學生叫劉弘光,當時任“巡按山西監察御使”。石牌坊在南,木牌坊在北,相距10米,目前保存完好。

5懿濟聖母廟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平松鄉合山村東。據傳說,是祭奠昌僕的。據說她曾經協助黃帝大敗蚩尤,後嫁與黃帝之子昌意,生下兒子名顓頊,傳說中的"五帝"之一。相傳顓頊在位78年,享年98歲,不僅治理天下功績卓然,亦留下眾多子孫,昌僕也因養育了這樣優秀的兒子而被後世奉為“聖母”,宋代加封“懿濟聖母”之號。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廟始建於宋,後焚於兵火,元代重建。沿中軸線依次為木牌樓、山門兼倒座戲樓、獻殿與聖母殿,鐘鼓樓及配殿分列兩廂。現存建築除聖母殿為元代遺構外,其餘皆為明清民國所建。在聖母廟右側,有“顯澤侯神祠”,俗稱大王廟。顯澤侯為懿濟聖母之弟,能興雲致雨、潤澤生民。因此可推測,此廟為後人祈雨之所。令人遺憾的是,元代遺構的聖母殿,已被新修的面目全非。倒是殿門的角石、門墩石,保留了歲月的滄桑。

6走馬槽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走馬槽地處晉冀兩省的分界嶺上,一眼望去,奇峰絕壁,格外險峻;周圍約15平方公里的山嶺上,綠草如織,猶如置身於北國大草原之中;山上可以看到用石頭築起了一條條“古棧道”,棧道兩邊以石塊砌起像城牆一樣的“護牆”,加上“烽火臺”、“望臺”,彎彎曲曲,綿延起伏,看上去就像去了“八達嶺”;更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有一個千米的大溶洞,洞內石筍、石柱、石鐘乳形態各異,並有石花、石菊、石珍珠等,玲瓏剔透,大有南國景觀之秀麗。

7青崗寺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位於縣城東四公里的義興鎮鳳台村東的鳳凰山腳下。背山面水,環境清幽,為和邑十景之一的“鳳台異形”風景區,古今遊攬勝地。因其歷史久遠,再加年久失修,殿宇破爛,碑刻散落,始建年代,無志可考。所幸建築遺存尚好,經省古建研究所古建專家蔡澤俊實地考察,視大殿呈元代建造特點,當屬元代所建,距今己有800多年的歷史。雖歷經人間蒼桑,自然風雨剝蝕,千瘡百孔,遍體鱗傷,滿目荒涼,塑像一空,但整體建築保存完好。

8香山寺

山旅晉中,第五站,和順縣——牛郎織女之鄉

位於和順縣餵馬鄉大佛頭村西一華里處的山坡上,始建於北宋熙寧三年,距進約一千八百餘年的歷史,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殿宇背靠山崗,東西有清水環繞,院內有兩大古松參天,現存正殿五間,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四間,南殿兩側有鐘樓二樓,東側另配有禪院。

本文整理自:西行,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