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从富拉尔基和平路往东走就可到红岸公园,夹在群楼脚窝老房子忘记新楼不断兴起。老房子跟新楼比起来神色黯然。老房子站熟脚下的那块土地,房基早已生满年轮,身旁几棵老树摇曳惹得风雨横飞。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每每打这儿经过,不免瞅瞅,似故乡人望远乡愁!老房子选择了人,还是人造就了老房子?

生活的沧桑在老房子上打过许多时代的烙印:「反帝反修」、「文革语录」、「批林批孔」、标语……房子本是人类善意的起源,是人类漫长探索文明的体现,今天让我们懂得有些行为是多么的无知。

我生长的小城叫「红岸」,红岸永远不会属于我,可我却永远属于红岸。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现在的红岸面貌变得是似而非,一听到火车笛声,就能让我往童年的时光里去想,留恋的东西和具有特色的建筑被迫拆毁,新的施工棚随处可见,残砖破瓦到处都有,许多待迁的房屋墙壁上涂写「拆」字,不断建起新的楼宇,在不断的破坏中,红岸的人们得以生存。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红旗剧院、福兴德、向阳商店、红岸剧场……扒掉了,所剩不多的老房子未来是否还会存在不可而知,让人怀念的建筑越来越少,在枯黄的记忆里,那些老房子陪伴我们成长。

是老房子垒起人们深厚的感情基础,房根离不开许多往昔的童趣,是许多生命躲在过里面,支撑的是人们宽广的胸怀。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如今的大厦不能以情感为根诚挚为骨,门与门之间是半信半疑,没有老房子邻居之间的开朗。

老房子在黄昏中,很努力地吸引大伙儿的视觉,而黄昏并不意味成熟,没有伤痛的感受,就不会有未来的挖掘。今天的人们没有判断力更没有能力挖掘红岸有价值的人文事物。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五百广场东面的古楼,几经风雨旦暮厮守,在高大群楼间费劲伸展自己的骄傲,像是对未来的一种昭示。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 铁西六街区 红岸蓝鸟2000年10月摄影 | 来源:网络

几十年来,有许多人以古楼为背景,拍下一张张斑驳的记忆,仿佛古楼就是东北汉子,具有灵魂具有纯朴具有古典之美,那般自信收获苦涩的伤感。如今仍然散发诱人的魅力,表现独具匠心的精美构思。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红岸有几处俄式建筑和北满钢厂别墅群,分别由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2011年、2006公布保护建筑,北满钢厂别墅群2013年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历史文化街区,让我们对老房子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红岸大街起源是老火车站,在中国众多车站中,它是无名的铃声和残片。从父辈满面皱纹的岁月里塑刻颊额,从中国四面八方通过这个小站扎根在红岸。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 原富拉尔基汽车客运站 |来源:网络

黝暗的车厢颠碎多少乡愁?老火车站的存在又让多少人望着背影泣不成声?上下车之间繁衍了多少悲欢离合?列车时刻表带走多少思念?

一次次深情回眸眼含泪水撕心扯肝,是岁月轻轻抽走人生的许多情节。「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现在的老房子是漂动着的乡音,是人们归来的期盼,是文人们存放作品的地方。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父辈是富拉尔基第一代人,我们是富拉尔基第二代人,有幸我们成为「富二代」。如今,「富二代」多数都进入老年行列了,只能在晚年的岁月中往返,看懂岁月在心中无悔的经过,去感知自己的人生目标。

无论怎样,嫩江之水仍在前进,总有许多梦想从这里出发。只要内心的纯洁和正义不被拆毁,我相信红岸更美好的一切将永远存在。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END-

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富拉尔基老房子

作者简介

张洪奎,笔名悟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毕业于哈尔滨电力学院,鲁迅文学院黑龙江分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现为《文学世界》杂志专栏作家(已十六年)。已问世著作《爱的桦林》《绿色之旅》《情溯嫩江》《渴望远行》《红色的彼岸》《素行穷游》《留住情缕》《光阴之惑》八部。其中叁部被编入中国思想者文库,叁部被编入中国作家文库,个人事迹被编入《中国文学艺术家传集》。已从华电集团富拉尔基发电总厂退休两年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