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德軍的末日:1944年7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時間來到1944年,蘇軍通過多次大規模反擊作戰,沉重打擊了納粹德國的武裝力量,收復了大量國土度過了漫長的泥濘期後,蘇軍即將發動新的進攻,這是蘇德雙方高級將領都心知肚明的;而問題的關鍵是:蘇軍將選擇哪裡作為攻擊的突破口呢?

德軍的末日:1944年7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根據希特勒的判斷,蘇軍將在咯爾巴阡山與普里皮亞季沼澤之間展開進攻。希特勒認為,蘇軍將以7個集團軍的兵力由東南方向向西北方向突破,包圍中央集團軍群。這個計劃看起來很有誘惑力,畢竟從普里皮亞季沼澤的源頭到波羅的海沿岸只有280公里。''這是個完美的計劃''希特勒這樣認為,"俄國人一定會從這裡進攻!"連精明的作戰處處長約德爾大將和豪辛格將軍都被這個計劃折服了,他們也認為蘇聯紅軍會發動這場所謂的"加利西亞"攻勢。為此,希特勒從中央集團軍群抽調了部隊加強到北烏克蘭集團軍群裡,所有國防軍預備隊,包括4個裝甲軍都被集中在加利西亞,集團軍群司令瓦爾特·莫德爾元帥樂觀地在日記裡寫道"我們集結的部隊完全可以和蘇軍抗衡",在這位防守大師的日記中,這種說法還是破天荒的一次。

德軍的末日:1944年7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瓦爾特·莫德爾陸軍元帥,他是一位防守悍將,曾挫敗過蘇軍名將朱可夫的攻勢,被戲稱為"希特勒的救火隊員"

不幸的是,德軍完全錯了。蘇軍的攻擊方向是正面而非從左翼迂迴,希特勒等人完全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了,他們從中央集團軍群抽出的部隊嚴重削弱了這個集團軍群,這也將給部隊帶來滅頂之災。蘇軍集結了4個方面軍,250萬人來對付中央集團軍群佈施元帥的40萬人,戰後蘇軍自信地指出雙方火力比高達10:1。德軍的處境十分危險,但從最高統帥部到基層卻充滿著盲目的樂觀。1944年6月6日,盟軍成功登陸諾曼底。6月22日,是"巴巴羅薩"行動發起的3週年,蘇軍開始進攻,但不是在德軍以為的加利西亞。

攻擊發起時,德軍在前線的飛機只有40架,大部分飛機都被抽到西線對付盟軍空軍了,這使得蘇聯空軍第一次掌握了天空。希特勒戰前曾經希望維斯布斯克,奧爾沙,莫吉廖夫,博布魯伊斯克這些所謂的"築壘區域"能像擋浪堤一樣擋住蘇軍進攻,但他的希望完全落空了。蘇軍共有4個方面軍,15個集團軍參戰,由北向南分別是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第2和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第1方面軍(司令員為伊萬·赫里斯託福羅維奇·巴格拉米揚大將)位於最北面,正面是第3裝甲集團軍防守的維斯布斯克"築壘區域";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司令員為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上將)與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司令員為馬特維·瓦西裡耶維奇·扎哈羅夫上將)發動鉗形攻勢繞過奧爾沙和莫吉廖夫這兩個"築壘區域"並將德第4集團軍包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員為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大將)則在東南方向發起進攻,合圍了德第9集團軍博布魯伊斯克。

德軍的末日:1944年7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恩斯特·馮·佈施元帥,一位稱職的司令員,但在白俄羅斯戰役中,面對蘇軍壓倒式的優勢,他無力迴天

6月28日,戰線推進至別列津納河-鮑裡索夫一線。德軍連忙從西線調回大量飛機支援,但效果不大。臨危受命接替佈施元帥的莫德爾試圖發起反擊,他抽調了5個師投入反攻,但完全無效,德軍不少部隊已潰不成軍。戰鬥的順利超出了蘇聯最高統帥部的想象。7月28日,蘇軍已抵達東普魯士--華沙一線,所有國土都已收復,德國本土開始受到威脅。

德軍的末日:1944年7月28日,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

元首的憤怒

據德方資料,中央集團軍群38個師中,28個被殲滅,35萬~40萬德軍士兵負傷,陣亡或失蹤;而蘇聯方面則認為有50-60萬人被消滅。德軍47名軍師長中,有31人陣亡或被俘,其中10人在戰鬥中陣亡或失蹤,21人被俘。蘇軍同樣損失了近80萬人,但毫無疑問的是德國中央集團軍群遭到了毀滅式的打擊,之後這個集團軍群雖然屢次重建,但其最精銳的一部分已經消失在了這場戰役中,蘇軍取得了重大勝利,希特勒等法西斯匪徒的末日不遠了。(by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