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萬科董事會主席罕見談房價,語出驚人!

萬科董事會主席罕見談房價,語出驚人!

作為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平日裡極少公開談論房價問題。但在今天上午(3月27號)萬科的2017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鬱亮大膽了提出了一些新觀點,不僅闡釋了萬科接下來的業務佈局,更是對房地產市場做出了重大判斷,向行業其實傳遞了十分重要的信號。

在房姐眼中,鬱亮此次的談話的重要性,完全不亞於他之前提出的“白銀時代”著名論斷(2014年,還是萬科總裁的鬱亮提出了“樓市進入白銀時代”的論斷),可以說是萬科和房地產行業的一篇“國情諮文”了。所以忍不住跟大家分享一番,精彩的觀點著實值得細細研讀啊。

中國房地產的舊時代已經結束!

在鬱亮看來,中國房地產市場面臨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改變,行業到了必須要做出改變的時刻。談話中對於當前樓市變化和趨勢,他的觀點可以簡單總結為兩句話:

1、住房的“短缺時代”已經結束;

2、中國房價單邊快速上漲的週期已經過去。

確實,過去2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之所以如此繁榮,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化序幕被拉開,出現了旺盛的需求和住房的短缺,而供需失衡的問題在以前都是通過商品房來解決的,現在是否還一樣呢?鬱亮在談話中引用了一個數字——套戶比

從發達國家來說,套戶比超過1.1,就是一個家庭有1.1套房子之後,套戶比的增長就變得很慢了。我們國家剛剛超過1,距離1.1只差一點點差距了。所以鬱亮說旺盛需求的時代已經結束,全面短缺的時代也結束了。

當然,“全面短缺時代結束”並不意味著存在供應過剩,只是說住房全面短缺時代已經結束了。鬱亮認為現在房地產主要矛盾不是短缺,而是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

不平衡,主要體現在分化上,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之間分化現象很明顯;

不充分,體現在相關服務上。過去20年,我們房子蓋了很多,但是,跟不動產配套的服務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個經濟體成熟之後,圍繞房地產的服務應該要超過房子本身。

房企不要再去想靠房價上漲來賺錢

包括萬科在內的眾多房企,之所以能夠獲得今日的地位,正是得益於上個時代中國城鎮化起步、加速階段所誕生的普通居民的住房需求。既然現在全面短缺時代已經結束,那麼房價單邊上漲的週期,自然也就結束了。

鬱亮在談話說:“如果房地產企業還是有地就買,不看價格,那麼之前怎麼賺的錢,之後就會怎麼賠回去。”言下之意不正是說,房企靠“賭國運”的生存方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房地產企業需要把自己看成製造業、服務業,要靠雙手勞動賺錢,不要再去想靠不動產價格上漲來賺錢。

房姐一直相信,中國的房地產行業接下來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住宅消費大有可為,租賃市場、物業服務、養老地產和教育地產等領域都尚未被開發,之後房地產行業必將面臨重新洗牌。

家庭資產配置風險緊迫

無論是房企轉型,還是當下收緊的市場政策,其實都在提醒我們,現階段家庭資產配置容不得半點風險!

在國家經濟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通脹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買房也的確有抵禦通脹的作用,那是不是說,買房一定賺錢,不買房就一定吃虧了呢?

我看未必。抵禦通脹與理財不同,防通脹的主要目的是避險不是賺錢。而理財的目的則包含兩方面,一是風險最小化,二是收益最大化。

有個道理我們得明白,房價漲並不一定意味著賺錢。為什麼?如果你只持有一套用於自住的房產,無論房價漲的多高,只要你不賣,就並沒有真正賺到錢。如果你賣出套現了,而且再不買房,我敬你是條漢子,你就是那10%的賺錢人。但是想想,絕大多數人是這樣嗎?

你可能會說,手上有多套房產的人總該算是賺了吧。其實他們需要面對的除了不低的住房持有成本外(維修費、物業費以及可能徵收的各種稅費),還需要擔心緊急情況下能不能順利變現的問題。

房姐一直在強調,樓市最大的危機並非價格,而是流動性!失去流動性的資產,一文不值。

現在銀行房抵貸各種收緊,住房限售的城市也不在少數,買房的錢短期內能不能收回真的是大家該慎重考慮的問題。價格風險僅僅是買房的風險之一,利率上漲、職業變動及家庭變故等風險,才是最不可預估的。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應該是除了房產外,還有一筆充足的資產累積,能抵抗這些不可抗風險啊。

PS:如果大家對鬱亮發言的完整版有興趣,可以添加房姐微信:shangyetan,我私發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