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建築模板工程一般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模板一般質量通病及其防治

1.軸線位移

現象:混凝土澆築後拆除模板時,發現柱、牆實際位置與建築物軸線位置有偏移。

防治措施

(1) 模板軸線測放後,組織專人進行技術複核驗收,確認無誤後才能支模;

(2) 牆、柱模板根部和頂部必須設可靠的限位措施,如採用現澆樓板混凝土上預埋短鋼筋固定鋼支撐,以保證底部位置準確;

(3) 支模時要拉水平、豎向通線,並設豎向垂直度控制線,以保證模板水平、豎向位置準確;

(4) 根據混凝土結構特點,對模板進行專門設計,以保證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及穩定性;

(5) 混凝土澆築前,對模板軸線、支架、頂撐、螺栓進行認真檢查、複核,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6) 混凝土澆築時,要均勻對稱下料,澆築高度應嚴格控制在施工規範允許的範圍內。

2.標高偏差

現象:測量時,發現混凝土結構層標高及預埋件、預留孔洞的標高與施工圖設計標高之間有偏差。

防治措施:

(1) 每層樓設足夠的標高控制點,豎向模板根部須做找平;

(2) 模板頂部設標高標記,嚴格按標記施工;

(3) 建築樓層標高由首層±0.000標高控制,嚴禁逐層向上引測,以防止累計誤差,當建築高度超過30m時,應另設標高控制線,每層標高張測點應不少於2個,以便複核;

(4) 預埋件及預留孔洞,在安裝前應與圖紙對照,確認無誤後準確固定在設計位置上,必要時用電焊或套框等方法將其固定,在澆築混凝土時,應沿其周圍分層均勻澆築,嚴禁碰擊和振動預埋件與模板;

(5) 樓梯踏步模板安裝時應考慮裝修層厚度。

3.接縫不嚴

現象:由於模板間接線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築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防治措施:

(1) 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比例將各分部分項細部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複核無誤後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人質量意識,認真製作定型模板和拼裝;

(2) 嚴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製作時拼縫要嚴密;

(3) 木模板安裝週期不宜過長,澆築混凝土時,木模板要提前澆水溼潤,使其脹開密縫;

(4) 鋼模板變形,特別是邊框外變形,要及時修整平直;

(5) 鋼模板間嵌縫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縫堵漏;

(6) 梁、樁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必要時縫間加雙面膠紙),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4.模板未清理乾淨

現象:模板內殘留木板、浮漿殘渣、碎石等建築垃圾,拆模後發現混凝土中有縫隙,且有垃圾夾雜物。

防治措施:

(1) 鋼筋綁紮完畢,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清除模板內垃圾;

(2) 在封模前,派專人將模內垃圾清除乾淨;

(3) 牆柱根部、樑柱接頭外預留清掃孔,預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內垃圾清除完畢後及時將清掃口處封嚴。

5.模板支撐選配不當

現象:由於模板支撐系選配和支撐方法不當,結構混凝土澆築時產生變形。

防治措施:

(1) 模板支撐系統根據不同的結構類型和模板來選配,以便相互協調配套。使用時,應對支承系統進行必要的驗算和複核,尤其是支柱間距應經計算確定,確定,確保模板支撐系統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2) 木質支撐體系如與木模板配合,木支撐必須釘牢楔緊,支柱之間必須加強拉結連緊,木支柱腳下用對拔木楔調整標高並固定,荷載過大的木模板支撐體系可採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用扒釘固定好;

(3) 鋼質支撐體系其鋼楞和支撐的佈置形式應滿足模板設計要求,並能保證安全承受施工荷載,鋼管支撐體系一般宜扣成整體排架式,其立柱縱橫間距一般為1m左右(荷載大時應採用密排形式),同時應加設斜撐和剪力撐;

(4) 支撐體系的基底必須堅實可靠,豎向支撐基底如為土層時,應在支撐底鋪墊型鋼或腳手板等硬質材料;

(5) 在多層或高層施工中,應注意逐層加設支撐,分層分散施工荷載。側向支撐必須支頂牢固,拉結和加固可靠,必要時應打入地錨或在混凝土中預埋鐵件和短鋼筋頭做撐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