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南方瑞合,是真刀实枪吗?

“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南方瑞合,是真刀实枪吗?

作者 | 张初一

来源 | 野马财经

公募基金发行再陷“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怪圈,近一年多以来的数据显示,基金发行呈现下跌状态,目前或许是基金发行的至暗时刻。

发行市场的冷遇,倒逼基金业反思变革,南方基金就举起了“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大旗。

“赚钱还好说,亏损的基金到底该不该收管理费?”

确实,管理费是基金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来,基金公司每年收取数百亿元人民币的管理费,基金投资者的收益却是时好时坏。

南方基金要自我革命?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2家,管理4518只基金。基金资产合计11.3万亿元,为持有人实现利润合计5616.14亿元,平均每只基金为持有人盈利1.24亿元。

然而,2016年基金的业绩却是另一番景象。截至2016年年底,110家基金公司旗下3424只基金,截至年底资产合计为8.59万亿元,为持有人实现利润合计-1739.41亿元。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分析,有接近四成(43家)的基金公司为投资者赚了钱,其余基金公司的业绩并不理想。

管理费收入方面,2016年、2017年基金公司的整体管理费分别为498亿元、552亿元。

近日,南方基金公司要打破以往常规,发行一款“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南方瑞合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基金(LOF)(简称:南方瑞合,基金代码:501062),承诺若封闭期费后收益率为负,则不收管理费。

南方基金为什么要主动自我革命?

南方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权益)、南方瑞合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史博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表示,“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投资者厌恶亏本,追求绝对收益。显然,投资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投资服务,更需要基金公司在服务的基础上为他们带来正收益。”

南方瑞合采用有条件收取管理费的模式,若封闭期收益率为正,则收取1.5%/年的固定管理费;若封闭期收益率为负或零,则不收取管理费。也就是说,三年封闭期结束后,基金挣钱了,基金公司才能获得劳动报酬,否则各项管理成本由公司自己承担。

在史博看来,“赚钱才收管理费”是基金行业的一次实验性创新,有望引导行业回归管理本源,聚焦价值创造,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南方基金要把投资者的回报率放在首位。”

管理费改革的“探索”

对于南方基金这种“赚钱才收管理费,多赚不多收”的有条件收取管理费的探索,有业内人士对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分析称,“这种模式有利于提升客户的安全感、获得感,不过这种模式对基金管理人的投研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那么,南方基金是否有这个能力扛起这面已经竖起来的大旗呢?

我国基金业一直在进行管理费改革的探索。

譬如,近几年管理费采用浮动费率的基金越来越多。尤其是自2013年开始批量出现,目前大约有37只此类基金(各类型合并计算)。

早在2002年,某基金公司曾成立了一只价值增长基金,设计了“价值增长线”,约定在基金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水平期间,基金管理人暂停收取管理费。2013年,另一家基金公司推出目标触发式自动清盘基金,约定“清盘时如果基金的累计收益小于3%,基金公司将不收管理费”。

据了解,根据收费方式不同,浮动管理费基金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支点式”上下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实际收取的报酬(管理费)与基金的业绩表现直接挂钩,当基金业绩表现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向上浮动;当基金业绩表现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管理费率向下浮动。

二是提取“业绩报酬”浮动管理费基金。基金管理人收取固定管理费的基础上,当基金的业绩超越预先设定的基准时,按照超额收益的一定比例收取附加管理费。

目前看这两类基金都有运作。当基金业绩不佳时候,这种浮动费率的方式在客观上也确实降低了投资者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基金此次推出的“有条件收取管理费”模式,完全不同于此前市场上出现过的浮动管理费、分档收费等模式。史博表示:“南方瑞合的基金业绩表现再好,也不会存在多提取管理费的情况。通俗地说,南方瑞合的收费模式就是‘给投资者多赚钱,基金公司绝不多拿一分钱管理费;但没给投资者赚钱,基金公司将不收取3年的管理费’ 。”

老将出马,志在必得?

“基金产品成立后,由于涉及各项成本。按照国际及行业惯例,不管基金是否赚钱都会收取管理费。然而,站在投资者角度来看,收管理费隐含的前提应该是让投资者赚到了钱。”史博表示。

如今,南方瑞合率先提出“赚钱才收管理费,多赚不多收”,底气何来?

据了解,南方瑞合拟任基金经理史博。自2004年开始投资A股以来,史博经历过完整的市场周期。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史博自2014年起管理的南方新优享,任职总回报为131.40%,同类排名24/627。该基金2015年至2017年每年回报均为正收益,成立以来年化收益为20.52%,连续3年业绩排名靠前。

目前,史博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基金是南方绩优。自2011年2月17日接管以来,南方绩优净值增长率为91.65%。

“赚钱才收管理费”的南方瑞合,是真刀实枪吗?

数据来源:南方绩优基金2018年第1季度报告

史博对野马财经表示,“尽管这些年公募基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市场行情不好等情况下,投资者赚钱效应不太好。从这一角度而言,公募基金行业亟需通过创新改变‘基金赚钱,持有人不赚钱的常态。”

也就是说,“赚钱才收管理费”这种模式某种意义上也进一步强化了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的利益绑定,也有望提高投资者对权益基金的信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存在至少三种偏离:基金盈利与投资者获利偏离、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的收益目标偏离、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期限定位偏离。

这三种偏离导致的后果是,尽管长期看基金净值持续上涨,但是不少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基金经理以追求相对业绩为主,而持有人以追求绝对收益为主;基金公司以提升产品净值为目标,专注于长期投资创造财富价值。而投资者以获取盈利为导向,更加关注短期投资机会。

这些后果最终酿成的结局就是,权益类基金规模十年止步不前。

此外,“赚钱才收管理费”这种模式,或许也将促进公募基金除了对公司整体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以外,在具体产品设计上也需要动一番脑筋。

以南方瑞合为例,在设计结构上就将做了一定调整,将传统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结合在一起,使股票投资仓位不低于40%,每3年开放一次。基金经理可以做好封闭期内的资产配置,投资者也可以减少追涨杀跌等非理性交易。

史博对野马财经表示,“南方基金把基金产品作为连接投资者与基金公司的载体,通过把握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各自的优势和痛点,把投资者的回报率放在首位。”

或许,这对南方基金来讲是个挑战,对公募基金行业来讲也是个趋势。

对于基金收取管理费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