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滴滴出行的這份公告,你怎麼看?

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滴滴出行的這份公告,你怎麼看?

三個月連續兩起惡性事件,滴滴的風控和客服漏洞一再放大,在樂清事件上,滴滴是僅次於犯罪嫌疑人的第二大責任方。

但滴滴“關停並轉”,恐怕只是情緒發洩。

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滴滴出行的這份公告,你怎麼看?

除了痛惜失去的如花生命,譴責兇手變態,譴責滴滴事故頻出監管不力,更多的還是無奈。生命只有一次,三個月不到再次發生慘劇,滴滴這份公告,“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讓大家失望了”等措辭?換來很多人一聲“呵呵”。

互聯網過去十幾年被無限的美化了,尤其是在共享經濟的助推下,所有的人、貨、場和服務,都被效率加持、財富加持,互聯網好似小天使。

但反過來,從順風車惡性事件、空氣幣P2P“割韭菜”、拼多多趣頭條“消費降級”等等,互聯網逐漸顯露了它“魔鬼”的一面。

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滴滴出行的這份公告,你怎麼看?

由於,互聯網放大了信息鴻溝、認知差異、民眾情緒。

因此,互聯網降低了作惡成本、判定難度、專注能力。

最終,互聯網加大了新事物的治理難度。

很抱歉順風車不得不暫時下線?滴滴出行的這份公告,你怎麼看?

以民眾的衣食住行為例,市場的參與者從“買家—賣家”的二元結構,走向“買家—平臺—賣家”的三元結構。

現在,買衣服,接觸最多是快遞員;吃飯,接觸最多的是送餐員;租房買房,接觸最多的是房產中介;出發了,接觸最多的是網約車司機。

這樣的舉例未必完全妥當,但基於互聯網技術和商業模式快速迭代,民眾從產品型消費,走向服務型消費,反而需要接觸更多的陌生人和社會關係。

互聯網常駐群眾,該如何保護自己?


知識 | 思想 心鑑閱讀 文學 | 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