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民间故事:老头收留书生,耕牛不见了,书生归来,方知错怪好人!

从前,有个书生进京赶考,路过一个小山村。天黑了,书生无处落脚,挨家挨户敲门,希望能借宿一夜。然而,村里人见书生一副穷酸样,心生厌恶,都借故拒绝了。其实,这也不能怪村民,书生破衣烂衫,如同叫花子一般,又拿不出钱财。村民不想惹事,只得拒绝。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书生垂头丧气蹲在村口,哀叹命运不公。王老汉刚好路过,询问其故。书生把自己的遭遇一说,王老汉心生恻隐,邀请书生去自家住宿。书生一躬到地,千恩万谢一番,跟着王老汉回家了。

民间故事:老头收留书生,耕牛不见了,书生归来,方知错怪好人!

有人能收留,书生已是感恩不尽,哪敢过多要求。书生只想有个落脚的地方,哪怕是羊圈牛棚,能遮风避雨即可。王老汉心善,怎会让客人住羊圈牛棚呢?说实话,那也不是待客之道。

王老汉家里也不富裕,日子过得很紧巴。饶是如此,王老汉还是做了一桌子菜,热情招待书生。书生饥肠辘辘,好几天没吃饱饭了。说来您可能不信,书生路过土匪窝的时候,被土匪劫了。土匪见书生穷的叮当响,还赠他几两银子救急。

穷途富路,出门在外离不开钱,吃喝拉撒都要钱。路途漫漫,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书生饥一顿饱一顿来到了小山村,幸好距离京城不远了。

王老汉听了书生的遭遇,唏嘘不已,感叹人生多变。时值,老汉的儿子不在家,书生暂住在老汉儿子的房间。一夜无话,不再细表。

民间故事:老头收留书生,耕牛不见了,书生归来,方知错怪好人!

翌日,老汉早起,准备熬粥做饭。他来到院里,发现大门敞开,院里一片狼藉。老汉知道大事不妙,家里遭贼了。他来到牛棚一看,发现自家的牛不见了。老汉捶胸顿足一番,折返回房间,书生早已不见踪影。

书生的行囊还在,老汉狠狠抽了自己一耳光,骂道:“你个老糊涂,引贼入室,丢了耕牛。呜呜——”

老汉找来几个好哥们,把这事一说,众人大怒,无不咒骂书生无情。老汉派人去报官,自个带着村民去追书生。且说,众人行了几里路,听见了牛叫声。他们循声而至,发现书生正牵着牛往村里走。

牛背上还捆着一人,正是村里的二混子。众人恍然大悟,原来错怪书生了。王老汉一拍额头,尴尬一笑。事情是这样的,书生夜里睡不着,听见窗外有动静,蹑手蹑脚走了出来。正好碰到二混子牵着牛往外跑,书生随手捡了根木棒,追了出去。

民间故事:老头收留书生,耕牛不见了,书生归来,方知错怪好人!

书生和二混子纠缠一夜,才擒住二混子。王老汉见书生的衣服扯破了,身上还有一些血迹,方知书生受了伤。王老汉牵着书生的手回家喝酒,热心的村民把二混子送到衙门。

众人轮番给书生敬酒,询问他为何能擒住二混子。书生干了杯中酒,朗声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其实我以前练过,只是家道中落,才专心读书。不然,我就是武举人了,说不定现在正在沙场为国效力呢。”

村民听罢,肃然起敬。也许这便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好人有好报吧!

故事源于生活,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