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但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今天,有些人选择“轻飘飘”地“入海为安”。此前,白琳镇后岐村就有一村民选择了海葬,成为2018年宁德市首例海葬。而前不久,福鼎又出现一例海葬,说明海葬这种文明的生态殡葬方式渐入人心。

今年4月,一艘载满沉痛哀思的船行驶在中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浙江普陀山海域,福鼎人叶永贵的骨灰魂归心中的大海。亲人们的热泪和花瓣一同洒向了这片大海。“你好好走吧,不要挂念家里人。”叶永贵的亲人哭泣道。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从前年9月被查出肝癌以来,快七十岁的小路社区老党员叶永贵一直都乐观地面对。在疾病恶化的时候,大儿子立即将父亲送到北京医院救治,他却念叨着要将自己的骨灰进行海葬。其实以他们家的经济实力,可以买得起相当好的公墓,但是叶永贵坚持海葬。

“我哥常说‘四海为家’,他选择海葬,我们大家都随他的意思。”叶永贵的弟弟叶永章说。在他的眼里,大哥一生和和气气,积极参加社区党建活动,始终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领先模范作用。即使在病房,叶永贵也不忘交党费。

小路社区党委书记庄晶莹告诉记者,小路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偏北处,居民职业结构比较复杂,移风易俗推行难度较大。叶永贵作为党员起到表率作用很快成为街坊巷里啧啧称赞的人物。“大家纷纷赞赏他的行为,这也能带动其他群众学习。”庄晶莹说。

今年以来,福鼎出现了两例海葬,在宁德地区率先垂范。“这说明人们丧葬理念的更新。海葬这种形式更加环保生态。其实海水是相通的,清明悼念的时候只要在任何一片海都可以。叶永贵的事迹是一个很好的模范,大家口口相传,对海葬的接受度就会提高。海葬节约了土地资源、避免了繁琐的道场法事,能有效推动丧葬风俗的改变。”桐山街道纪工委书记张林说。

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的丧葬之风在福鼎吹拂,这离不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人心。自去年10月以来,福鼎大力推行移风易俗。以桐山街道为例,各村(社区)设立红白理事会、移风易俗劝导队,加强日常巡查,对辖区内的婚丧喜庆事宜坚持每天一巡查,出现迷信道场、占道、高音喇叭搅民情况及时制止,并上报街道。对于丧事活动的巡查,村里先是和物业打好招呼,希望他们大力支持移风易俗工作,一旦出现丧事活动,就与村主干联系,做到早发现早制止。

“以前居民办丧事,互相攀比乐队、花圈,经过移风易俗的宣传,我们社区的丧葬大操大办的现象少多了,群众丧葬开支节省了许多,民风改善很多。大家的意识都提升了。”庄晶莹说。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今从遗愿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福鼎这位逝者魂归大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