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视网膜脱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瀶苜瑾


视网膜脱离大致上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二是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三是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在这三种当中最常见的就是第一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且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下面就来详细说明一下第一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的危害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中年或老年人,男性患者较多,常为单眼发病,多数患有近视性屈光不正。

网膜脱离发生后,感光细胞层的营养受到损害,如不及时复位,视网膜将发生萎缩,视力障碍不可恢复。即使经过手术成功地使视网膜解剖复位,功能仍难以好转。

而且,长期视网膜脱离,眼压低及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上下与玻璃体内纤维组织增殖,表现为白色小点,白线条纹甚至膜样形成。

久不复位的视网脱离,可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甚至眼球萎缩。

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因素

1.近视

50%以上的非外伤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于近视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会随着度数的增加而增加。

2.视网膜的变性

视网膜的变性包括格子样变性、囊性变性,这些变性都会增加患病的几率。其中格子样变性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此类人群更要注重保护眼睛。

3.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玻璃体的液化及后脱离的形成,容易产生牵拉性视网膜裂孔而导致视网膜脱离。

4.眼外伤

眼球钝挫伤由于能产生视网膜裂孔和玻璃体的出血机化或液化浓缩,也常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据统计:青少年眼外伤在视网膜脱离中的患病率较高,占18.71%~20%。

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因素多样,还跟遗传、眼部手术等有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辨别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呢?又该如何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呢?

视网膜脱离表现:

1.多数视网膜脱离于几小时内发生,患者忽然觉得视野中出现黑幕状暗影,随着视网膜脱离发展而扩大。

当黄斑受到累及时,中心视力立即下降。发病前,通常先有闪光亮点与黑影飘浮等症状。

亦有的患者直到黄斑受累时才自觉。

2.脱离区的视网膜呈灰色或青灰色隆起,表现呈波浪起伏,当眼球运动时微现震颤。

若不及时就医,脱离范围扩大,可延及全视网膜,可遮盖视野,或呈漏斗状外观。

外路治疗也就是手术的操作和治疗都是在眼球外面进行。

如果是采用外路手术的治疗,术后一般就是让患者卧床休息、轻微的活动,至少要有一个星期的时间,然后经过检查以后,视网膜裂孔闭合较好,这样才能够让患者出院,进行平常的生活。

2.内路手术

手术的过程当中会往眼睛里面填充一些替代玻璃体的物质,比如有膨胀气体或者是硅油。

患者在术后就需要采取一个比较特殊的体位,也就是患者手术以后需要趴着,走路的时候也要低着头。

这样让填充进去帮助视网膜恢复的气体或者硅油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顶住视网膜,才能够让患者的视网膜脱离能够很好的恢复。

眼睛是我们最脆弱的器官,长沙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科陈娟医生建议大家应该学会保护视力、减少外伤、认真学习眼病知识,这样才能远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湖南医聊


许多人担心,视力不好有一天会不会造成视网膜脱离啊?视网膜脱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病,什么原因会造成视网膜脱离呢?

01 视网膜脱离会有哪些症状

当视网膜部分出现脱落的时候,脱落对侧的视野中会出现固定的云雾状阴影,影响视觉;黄斑区发生脱离时,视力会出现急剧下降。

在视网膜脱离前通常会有这样的症状出现:如眼球运动时出现闪光感,视野内常有黑影飘动等。视网膜一旦完全脱离,视力就会减退至光感,甚至是完全丧失。

02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原因

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主要有五种:

① 无晶体眼

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由于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者,玻璃体腔空出,增加了玻璃体摆动的空间,使其对视网膜的牵引力增强,增高了视网膜脱离的概率。

②年龄有关

由于老年人玻璃体常发生变性、液化,常伴有视网膜变性。所以比起年轻人更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的现象。

③中高度近视眼

大家都知道高度近视容易伴随许多并发症,眼底疾病也是高度近视患者十分担心的一点。由于中高度近视患者容易产生玻璃体变性或后脱离,且视网膜边缘脆弱,在玻璃体牵引之下更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

④视网膜变性

有些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特别容易形成视网膜裂孔,诱发视网膜脱离。

⑤外伤导致

外伤也有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在撞击运动的瞬间,眼球受到强烈的震颤可能导致眼球暂时变形,玻璃体基底部与球壁分开,产生视网膜锯齿缘离断。而穿孔性外伤可直接损伤视网膜。

视网膜脱离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还是以手术为主,根据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所以高危人群包括中高度近视患者、老年人、外伤患者等一定要注意预防检查,谨防视网膜脱离。


用户93614338620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姜春晖表示:

视网膜脱离本身可以分为很多种,我们大致上常规分的分为三种,一个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最常见的,它是需要手术治疗的。第二个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还有一个就是渗出性或者是血性的视网膜脱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需要根据病情来定了,有些需要手术,有些可能并不一定需要手术,通过药物或者其他激光治疗来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同样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当中,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只有当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这才是一个必须手术的指证。

总体来讲,视网膜脱离,并不是一定需要手术,但是很多情况下可能手术是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方法,至于是不需要手术,需要医生根据你的病情,根据你的进展程度,以及现在我们医疗的条件和效果做出一个综合的判断。

第一种是巩膜外加压结合冷凝。

第二种是一个玻璃体切割结合激光硅油或者气体填充。

所谓微创玻璃体切割技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两个手术方式在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方面,总的治愈率方面是相近的。但是在某些特殊人群当中,可能某一种疗法,比如说巩膜外手术,比如说玻璃体切割手术,相对另一种手术而言就有一定的优越性,但仅仅是在部分人群当中。


海上名医


对于大部分的视网膜脱离,基本都是需要手术的,要将脱离下来的视网膜进行复位,一般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然后再打一些惰性气体或者硅油进去填充,压迫视网膜,让它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以求尽可能的恢复视力。


对于视网膜脱离来说,高度近视还有一些剧烈活动算是比较常见的危险因素。


一般我们每近视300度,眼球长度会变长1MM,所以对于高度近视的人而言,通常眼球就会变得更长,那么相应地视网膜也会被拉薄,所以网脱的可能性就会变大。因此,对于高度近视的人而言,最好每年都要去做下眼底检查,看看视网膜的情况,尤其是周边视网膜,如果有出现一些变性,可以考虑打个激光封闭起来,免得发展成网脱。



还有一些剧烈活动,比如跳水,这种对眼球的强力冲击和震荡,也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之前就有一些研究针对跳水运动员,发现他们发生网脱的可能性比正常人高很多,著名的跳水皇后郭晶晶就曾经发生过网脱。因此,建议大家还是要尽量避免参加这些剧烈的活动,比如跳水、过山车、蹦极,还有一些剧烈冲撞的,打篮球等活动。


#我是眼科医生YOYO游,关于眼睛你有什么问题,来关注我吧


YOYO游医生


视网膜脱离是需要及时手术的,一般情况下在确诊的三天之内就要完成手术,没有及时处理的话容易导致完全失明。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囊状变形,裂孔者应及时进行激光治疗,对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及早行玻璃体切割术。

在手术前不要过度劳累,也不要过度紧张,防止出现眼压过大的情况。在康复后尽量不要做在强光下看书、玩手机等危害眼睛的事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不要长期待在室内,在出门的时候尽量佩戴有色眼镜。


北京眼科医生戴红蕾


视网膜脱落一般都是需要手术治疗,而且最近治疗时间是7天以内,脱落时间过长而不接受手术,容易导致视网膜坏死,影响视力。

1、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

2、空气填充术

3、巩膜扣压术

高度近视患者是视网膜脱落的高发人群,更应该注意。

高度近视患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不要过度用眼,避免眼部外伤及头颅震荡。如果眼前出现闪光或者大量飞蚊症,应立即上医院检查眼睛,避免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发生。

关注【希玛眼科】微信公众号“szcmer”,了解更多关于眼睛健康的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