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根據淘氣值來定會員價,算是一種價格歧視嗎?

價格歧視本身就是會員制發展的自然結果之一。

根據淘氣值來定會員價,算是一種價格歧視嗎?

阿里88VIP會員活動在微信朋友圈中引發了一波不大不小的刷屏,看似一件熱鬧十足的營銷事件,但刷屏的背後還是作為產品的會員權益本身足夠過硬,硬到足夠讓大家自動成為信息分發的節點。

這裡面有著很明顯的一層“價格歧視”,也促進了基於互相攀比的轉發:淘氣值不足1000的用戶需要花費888元購買會員,淘氣值在1000元以上的就只要88元,會員權益裡包括優酷、餓了麼、淘票票、蝦米的會員,還包括天貓店的部分9.5折。

阿里號稱這個會員包價值近2000元,那它推出這種會員機制到底是不是虧本讓利賣,我們分成三個層面來看:

首先,那些淘氣值超過1000的用戶僅需要花費88元就可以購買會員,看起來虧大了,但價格歧視本身就是會員制發展的自然結果之一。當消費者能夠在其他地方為企業創造更多利益,那麼在某個細節上與他們斤斤計較顯然是不智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他們感覺到足夠的尊重。價格歧視帶來的優越感就能夠增強這些高淨值用戶的忠誠,這算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尤其是考慮到他們大概率會願意拿著手機在朋友圈裡幫你分享,而品牌傳播的價值又是另一筆為數不小的費用。

其次,從營銷的角度來說,會員買了權益不用,相當於為其它人的使用權益付費,這也是付費會員制的精髓所在。如果你辦了健身卡抑或是開過華爾街英語的課,對這點應該更有感受。例如在音樂類App中僅位列第六的蝦米。倘若單打獨鬥的進行會員銷售可能成績並不顯著,但當它作為權益清單中的一環出現時,則起到了增強吸引力的作用,即使人們可能也不會經常用它。

最後,這顯然會刺激那些會員資格購買者的消費慾望,畢竟當掏出不菲的真金白銀進行消費時,消費理性會暫時讓位於收回成本的強烈願望(基本同理於人們面對自助餐時的心理狀態),在電商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環境下,強化消費者與電商平臺間的關係顯然是十分關鍵的。當然,關係強化也是會員制營銷的初衷,這對同質化競爭的視頻網站來說尤其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