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康熙帝一生子孙缘极好,据完全统计,康熙有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以及近一百个孙子,其中除去女儿和夭折的,成年的皇子一共有二十四个,而且由于康熙的雄才大略,他的儿子们都或多或少的继承他的本事,甚至有人笑说康熙把整个清朝能做好皇帝的人都已经生完了,导致了清朝后面没有一个可用之君。这虽然是个玩笑,但以康熙末年的九位皇子争储来看,确实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随便拿出一个都至少能做到中庸之君。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九子夺嫡

在康熙末年,由于太子失德,大阿哥胤禔的“大千岁党”和八阿哥胤禩的“八爷党”开始加入了夺嫡之战,而除去这三大党派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三爷”,就是那位主持编纂出了《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这两本康熙朝大书的三阿哥胤祉了。《律历渊源》被誉为数学百科全书,而清代重臣张廷玉评价《古今图书集成》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而一手主持了这两本大书的胤祉可以说是众皇子之中文化程度最高,最受读书人喜欢的一位了。以这么一位读书人,可为什么也要将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康熙九子

其实胤祉表面看起来像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文化人,对康熙的皇位似乎不太感兴趣,但这也只是他韬光养晦的策略之一,在太子第一次被废后,九位皇子其实个个都想取得独宠,于是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获得父亲的垂青:大阿哥胤禔靠的是战功,太子胤礽靠的是宠爱,八爷胤禩靠的是名声,而三爷胤祉靠的就是他这读书的爱好。康熙个人是十分喜欢读书的,也很敬重读书人,而也因为这样,胤祉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康熙与众不同的宠爱,胤祉十六岁时就和四阿哥胤禛一起代替父亲去祭祀孔庙,之后但凡康熙去塞外狩猎和祭陵的事,都会让胤祉跟随着,胤祉也在这种种经历中慢慢地磨炼了起来。十九岁掌管镶红旗大营,21岁封诚郡王,开始参与政事。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三爷胤祉

胤祉也是在这时候开始垂涎太子之位了,康熙废掉太子之后,大阿哥胤禔建议杀掉太子,也把自己排除出了储位的继承人,而在这时,三爷胤祉认为时机已到,向康熙进言大阿哥有魇镇太子的事。这一举报就不得了,不但让康熙明白了朝中党争已经开始明面化,这几个大儿子的势力和行为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连带把三爷的野心也给暴露了出来:如果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话,又是从哪里得知老大魇镇老二的事呢?而这种事只要说错一句,轻则夺去爵位,重则圈禁,没有绝对的把握是不会乱说的,而此时的胤祉想必已经有了自己的地下情报网了。从这件事看来,胤祉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而是以读书为名,行夺嫡之事,不过康熙帝是个明白人,他清楚的知道做为皇帝,并不能只靠读书,胤祉在朝中无人也是导致他势力单薄,仅可自保而已,再加上魇镇的事一出,也让胤祉早早地退出了夺嫡之战,继续回去读书了。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魇镇事件

不过胤祉虽然喜欢读书,但他的性格也继承了像读书人一样的狂妄,雍正继位后胤祉向大臣索要贿赂,纵容儿子弘晟,亲弟弟十三阿哥胤祥丧礼迟到而且没有一点忧伤的面色,结果直接就被雍正夺取爵位,幽禁在景山一直到死,下场也不免让人唏嘘!

胤祉一心读书不参与夺嫡,可为什么还是把他列入九子夺嫡之一呢?


一只喜欢历史的九零后胖狐狸,以不同的角度看历史,说人物,欢迎各界人士骚扰,一起讨论,但如果是垂涎小编美色的,请一律留下联系方式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