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时,尾钩可以勾住阻拦锁,飞机前轮或后轮不会被阻拦锁绊住?

零度以下A102


不会,前机轮是不会与阻拦索接触,后机轮高度远超过阻拦索弹簧片垫起的高度

一般战斗机前机轮较脆弱,一般只承受战机自身重量10%左右的重力,结构强度较脆弱,机轮直径较小,可以说前机轮是最容易引发问题和事故的部位。但是所有后三点布局的飞机,着陆时都是以一定的仰角姿态着陆,前机轮是不会与阻拦索接触。舰载机着陆的姿势,机身以一定仰角着陆,从而尾钩最下,后机轮此之。在着舰过程中尾钩先与甲板和阻拦索接触,勾住拦阻索,然后后机轮着舰。

尾钩勾住阻拦索之后,在拉力的作用下将其抬高,与尾钩连接点接近水平,从而避免与其他阻拦索搅在一起。

舰载机飞行员是感受到尾钩勾住阻拦索之后,瞬间产生的减速惯性后,再马上做出操作杆下压动作,将战机完全与航母接触,完成着陆过程。这段时间,战机前机轮位置早已过了阻拦索布置区域。如果没有感受到尾钩勾住阻拦索的惯性,就必须马上踩油门,全加力努力使战机重新复飞。美D的航母上着舰区域轮胎痕迹,红色区域主要是后机轮的剧烈摩擦产生的,蓝色区域主要是前机轮产生的痕迹,黄色区域痕迹较少,主要是日常训练着舰复飞产生的。

航母后机轮会滚过好几到阻拦索,但是后机轮高度要远大于弹簧片高度。

航母阻拦索不是平放在航母甲板上,他是使用弹簧片作为支撑,将其悬空布置在航母甲板上,从而可以确保尾钩从下方勾住阻拦索。

这个弹簧钢片高度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根据美国航母甲板操作手册要求,整个阻拦索距离航母甲板最低高度不得低于2英寸(5厘米),最高高度不得超过5.5英寸(14厘米)这个高度,跟舰载机的起落架直径完全可以说是不成比例,根本不可能绕过起后机轮拌住后机轮的情况。

后机轮不具备导向功能,结构强度大,着舰时冲击非常大,碾过阻拦索时候,甚至可以对阻拦索造成很大的破坏

所以航母阻拦索与机轮是不会产生冲突,这部分是经过充分的科学设计和计算的。


五岳掩赤城


题主放心,肯定不会绊住飞机啦。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航母上一般都有4条拦阻索。例如美军航母上第一道拦阻索设在距斜甲板尾端55米处,然后每隔14米一道。舰载机着舰时以钩住第二条拦阻索为最佳,钩住第三条也不错,钩住第一条和第四条都太好,有安全隐患。

飞机着舰时,机头高高扬起,着舰钩的位置最低,后轮次之。如果着舰钩钩住第三、第四条拦阻索时,飞机后轮大多已经越过了拦阻区,自然也就不存在绊住后轮的问题。

第二,如果飞机勾住第一道、第二道拦阻索,后轮在拦阻区着舰,也不会绊住后轮的。

因为拦阻索的高度很低,距离甲板只有10厘米~15厘米。相比而言,飞机的轮子就大多了,一般飞机轮子的直径在1米左右,比如苏30战机的轮子直径是1.1米。

轮子能够通过高度小于它半径的障碍物。拦阻索15厘米的高度,对于轮子的半径来说,实在很轻松,轮子直接就从阻拦索上轧过去了,没有丝毫影响。就好像你开车轧过一条铺在路面的绳子一样,毫无压力。再说拦阻索有弹性的,一压就下去了。

所以,拦阻索不会绊住战斗机后轮的。


和风漫谈


航母舰载战斗机降落时轮胎会挂住阻拦索吗?很显然是不会的,这是经过千百次实践穏当的科学实验的,如果会那损失可大了,又摔飞机,飞行员也会有生命危险,飞机可能爆炸起火整个航母都会有巨大危险,。



为什么阻拦索不会挂住飞机轮胎?

第一个,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规定了一定的高度,大概也就一脚面高,一般阻拦索的高度只要不高过飞机的轮胎的半径,就不会被挂住,回家买条绳对汽车轮胎做个实验就知道了。




第二个,飞机轮胎是圆的,转动的,大轮胎直接可以从脚面高阻拦索上滑过去,而飞机尾钩会贴在甲板固定滑行,就容易钩住。


其实最重要的是阻拦索的有效设置高度最重要,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阻拦索就是个高科技产品。


关注我。 欢迎评论 点赞。 后续更多分享


牛头马面两鬼


拦阻索不是绊马索,作用不是为了把舰载机绊个大跟头,而是为了让舰载机停下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舰载机着舰失败时发生的险情,是尾钩勾不住拦阻索,而不是被前轮和后轮绊住。舰载机的尾勾只要勾住三道或四道拦阻索中的任意一道,都能让飞机停下来,不至于从甲板冲出去。

图一:舰载机的尾钩特写,必须设计成这样,才能勾住拦阻索。

现代喷气式飞机着陆或着舰方式,跟二战时的活塞螺旋桨飞机完全不一样。喷气式飞机普遍应用了后三点起落架,后部两个主轮起主要的承力作用。而螺旋桨飞机大多采用前三点设计,两个承力的主轮在前边。任何飞机在着陆或着舰时,一定是承力的主轮先接触地面或甲板。非承力的起落架只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受太大的力会折断。

所以螺旋桨飞机在着陆或着舰时,飞机拿大顶的情况比较常见,而喷气式飞机就少见得多。喷气式飞机在触地时有个拉起机头的动作,在瞬间会有向上仰头飘起的姿势,目的就在于让承力的后轮先触地。除非飞机坠毁直接拍到地面,前轮先触地,否则不存在前轮会绊到拦阻索的现象。

图二:尾钩是可以收放的,在飞行时折叠起来,在降落时才放下。

后轮会绊到拦阻索的情况也不太可能发生。专门设计的钩子都可能勾不住拦阻索,何况圆滚滚的轮子。F-35迟迟搞不定的一个情况,就是尾钩设计出现了问题,钩不住拦阻索。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没人敢让F-35上舰。尾钩的问题老司机也翻了车,最后通过重新设计尾钩,才解决问题。

其实不光是舰载机,很多陆基飞机也是用尾钩的。喷气式战斗机飞行速度快,但带来的问题是着陆或着舰速度也很快,这就造成滑跑距离比较长。为了缩短滑跑距离,世界各国会采用两个路子,美国的战斗机比较偏爱用尾钩,包括F-16这样的陆基战斗机也是这样。俄罗斯和中国比较喜欢用阻力伞。

图三:这架米格29K舰载机拿大顶,不是因为轮子被绊住了,而是起落架有问题,侧翻过去的,跟钩子和拦阻索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参加过珠海航展的军迷应该都记得,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的苏27在降落时,都会放出阻力伞,滑跑减速后把伞扔掉,再由专门的拾伞员捡回来。尾钩和阻力伞这两种方式都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并没有优劣之分。美国出口到北欧的F-16,也会将尾钩换成阻力伞。


厉兵


看过舰载机降落的视频,尾钩放下后,比轮胎的位置要低,在尾钩勾住拦阻索的时候,轮胎的位置还高于拦阻索的位置。事实上,舰载机轮胎碰到拦阻索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航母上的拦阻索不止一条。如果勾住的不是最后一条,舰载机轮胎必然碰到后面的拦阻索。这也没问题,因为舰载机轮胎的半径比拦阻索的高度大得多,大家都见过汽车开上人行道的情形,汽车轮胎半径大于马路牙子的高度,汽车可以越过马路牙子。并且拦阻索有弹性,轮胎一压就下降,所以不会将轮胎绊住。



甜甜向上314159


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全靠尾钩挂住阻拦索来减速,既然阻拦索可以被尾钩挂住,那飞机的起落架会不会挂到阻拦索,甚至被阻拦索折断、造成一场严重的事故?

别急,先看一下航母的阻拦索是什么样。

譬如我国的001型航母“辽宁”号,采用滑跃起飞、阻拦降落,在斜角降落跑道设置了四道阻拦索,具体位置可以看下面的线图:

这四条阻拦索平时一直收紧、几乎紧贴航母的飞行甲板,但这样会很难被舰载机的尾钩勾住,所以还会用弯曲的弹簧钢片垫起来,让阻拦索与甲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有多大?

上面是“辽宁”号航母降落区域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到弓形的弹簧钢片,但没有参照物,难以估计,再看两张有地勤人员作为参照的照片:

现在有数了吧,弹簧钢片垫起来的距离一点都不大,目测至多10~15厘米,并不是想象中的绊马索那样高。

那么舰载机的轮子会不会被挂到呢,不会,理由有以下几点:

1 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尾钩会向下探出,保证最先接触到航母的甲板,如果舰载机碰触到了阻拦索,肯定是尾钩先发挥了作用;

2 舰载机的前轮比较小、不一定能压过阻拦索而不被绊到,但观察歼-15在“辽宁”号上的降落过程,机头始终是昂起的,即便后轮接触甲板、压过阻拦索,前轮也还暂时悬空,接触不到阻拦索,而等舰载机低头、前轮接触甲板时,已经滑跑出了一段距离、离开阻拦索的布设区域了;

3 此外还要明确一点,舰载机的后轮会不会压过阻拦索、会不会被绊到?压是肯定会压到,但舰载机的机轮可并不小,平常看起来小,是因为舰载机实在是一个大家伙,譬如歼-15的后轮,看一看图:

规格1030*350毫米,和街上的东风大卡车轮胎一样大、还比大卡车的轮胎更宽!

大卡车爬马路牙子,会被绊到吗?

这么大的轮胎,压过一条离地不过10~15厘米的阻拦索,哪怕舰载机降落时速度很快也完全没问题,毕竟阻拦索可不是石头做的马路牙子,一旦被轮胎压到就会下坠、不会硬邦邦的拦着不动,所以不必担心被绊到。

最后再看一张图:

舰载机降落时速度很快,主轮压过阻拦索、碾压并将其带偏,被碾压部分的运动都还没来得及牵扯到两边的阻拦索,看上去就好像扭曲了一样,照片就是抓拍在这一瞬间。

很显然,阻拦索并没有绊到机轮。

——


炎黄军武


其实起落架被钢丝绳绊住说明钢丝绳的位置太高(大于或等于最小轮径的二分之一),在不絆起落架的范围内钢丝绳水平高度偏高受机轮碾压后回弹强烈,不利于尾钩抓捕,钢丝绳太低同样不利于抓捕,在着陆跑道的拦阻索两侧均设有钢丝绳高度定位装置将钢丝绳确定在有利于尾钩抓捕的最佳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