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問道老子44:什麼是“無有入無間”的“不言之教”?

問道老子44:什麼是“無有入無間”的“不言之教”?

現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四十三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只有天下最柔軟的力量,才能夠穿透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形之氣能夠穿越緻密至極的有形之象,我因此認識到了無形之氣所為的作用。這是大自然通過發揮無為的作用行無言之教,而普天之下卻很少有人能夠感悟到。

對此,我們還是先要複習一下《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的大意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醜陋存在。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是因為有邪惡存在。所以說,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應和,前和後相互跟隨,這就是相對偶然性中的絕對必然性。因此,修道層次最高的聖人,都是能夠用無為的理念處事,用身體力行推動文明教化,遵循萬物興衰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促進社會生產循環而絕不截留為私人所有,因勢利導有所作為而絕不獨斷專行任性冒進,有了成就也絕不貪戀功名獨享其利。正因為不居功自傲追求私人利益,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落感。

再聯繫上下文來看,從“人法地”到“地法天”直到“天法道”和“道法自然”,就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法則的過程。這些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的傳承積累,本身就是“道法自然”的探索發現和創新過程,而絕不可能擺脫和超越自然法則。能夠認識到大自然永遠是人類的啟蒙老師,這才是“道法自然”的真諦。否則,就必然會導致迷信“人工智能”的“不知常妄作兇”。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就是後人必須虛心學習前人積累的認識論、實踐論和方法論,然後才能夠站在前人的肩上繼續“道法自然”發展創新。這樣源於自然歸於自然的循環往復,才是人類世界“無形之氣”與“有形之象”互相轉化的均衡發展良性循環。而今,人類世界不均衡發展惡性循環的危機,正是源於人們打破了這個“道法自然”的良性循環。人們自身打破“道法自然”良性循環的“不知常妄作兇”,則是源於否定和割裂了“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再追根溯源,卻是源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心善淵”的自私物慾衝動!

此所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是老子在傳承“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始制有名”。昔日長達三百萬年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絕不是“神話傳說”的“空穴來風”。自從“盤古氏開闢鴻蒙”,就是中華先祖們“道法自然”的“創世紀”。到了“有巢氏教民建房築屋”,就是“人法地”的“心善淵”和“安居樂業”。到了“燧人氏教民鑽木取火”,就是“地法天”的“居善地”和“事善能”。到了“華胥氏教民結繩織衣”,就是“天法道”的“與善仁”和“政善治”。到了“伏羲氏教民作易八卦通天道”,就是“道法自然”的“動善時”和“言善信”。到了“神農氏嘗百草教民稼穡”,就是“道法自然”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到了“黃帝戰蚩尤替天行道”,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以上這些,就是“三皇”時代“聖人處無為之事”的“大道往事”。只是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才有了奴隸制小康社會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的“始制有名”,也就有了“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常道思維”習慣成自然。

驀然回首,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開始,中國人五千多年一直把“三皇五帝”時代混為一談,恰恰就是因為遺失了“上五千年”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始制有名”,更是源於“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常道思維”已經封閉僵化習慣成自然了!

縱觀天下,自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到奴隸制小康社會的“公私之變”以來,特別是從“民主法治”的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時代以來,再經“君權神授”的古羅馬帝國軍事擴張和中世紀基督教“神權專制”的“十字軍東征”宗教戰爭,又經歐洲“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征服“新大陸”的奴隸買賣“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直至形成今天“美元霸權”金融殖民統治的民主法治“普世價值”和市場經濟全球化國際慣例“剪羊毛”體系,此所謂“西方文明中心論”的古希臘式大國崛起“修昔底德陷阱”天下興亡週期律,就是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神權專制”的“紙牌屋遊戲”惡性循環。這種“戰爭武器決定資源配置”衍生的“貨幣工具決定資源配置”國際慣例體系,也依舊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物慾弱肉強食“獸之道”的“術萬變而道不變”。

如今,面對人類世界不均衡發展惡性循環危機的日益加劇,拯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後希望,就寄託於“道法自然”的“中國古老智慧”。問題是,讀不懂老子的中國人,又怎麼能給蠻夷洋人傳道呢?

君不見, 兩千五百年以來,歷朝歷代精通文言文的大學士,也都讀不懂老子。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回”字有幾種寫法,而是因為他們的常道慣性思維根本不可能理解大道。事實上,老子傳承的大道,正是“三皇”時代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而自“五帝”時代開始,卻已經是“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常道大行其道,這就是“堯舜禹之變”的“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因此,就有了“夏禹傳子家天下”的奴隸制小康社會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孔子“刪詩書繩春秋”,就是通過“刪改歷史”混淆大道與常道的“公私之變”,以便為奴隸制小康社會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的“始制有名”進行“正名”。自此,用私有制常道慣性思維解讀“三皇”時代的公有制大道思想,就成了後人誤讀《道德經》“道可道非常道”的害人害己了!就像現在有人蓄意混淆公有制與私有制的“道路之爭”,卻只講“普世價值觀”的經濟發展“名可名非常名”,這也同樣是製造社會不均衡發展惡性循環的“不知常妄作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