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京剧演员梅葆玖的一生?

徐雪丹


梅葆玖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整继承梅派艺术的,如果不算杜近芳的话。

梅派之所以被誉为旦角流派之首,是因为出了梅兰芳这个妖孽级的人物。梅兰芳将他的梅派艺术,创造到了极其完美的境界。梅葆玖最主要的贡献不是说唱的能与梅兰芳媲美,而是将梅派艺术完整的传了下来。

很多人都说,梅葆玖并不是梅兰芳的弟子中唱的最好的。言慧珠、杜近芳她们唱的也都比梅葆玖要好。的确,梅葆玖的唱腔不是最好,因为他的天赋有限,并且是“半路出家”。

梅葆玖年少时期也是富家子弟,妥妥的星二代,据说那时候他对学术方面比较感兴趣。但是后来由于梅兰芳的孩子们没有能够继承梅派艺术的,于是他毅然放弃兴趣爱好,扛起继承梅派艺术的大旗。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道:“父亲去世之后,梅剧团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我身上。这是使命,也是责任,每年两百多场大戏,靠我挑班演出,一直从二十几岁唱到今天。”

不可否认的是,梅葆玖在继承梅派艺术上面,做的确实很好,他一声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李胜素、董圆圆、张馨月、田慧、张晶、胡文阁等49位弟子,桃李满天下,没有愧对梅派艺术。

相对于梅葆玖,梅兰芳的其他几个亲传弟子,也有唱的很好的,但是大多数没有留下传承,真正将梅派艺术传承下来的,也就梅葆玖一个人。他可以说是梅派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传人。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梅葆玖的49个弟子中,有很多都已经成为名家。虽然梅葆玖现在已经辞世,但他倾心教导的梅派艺术,一定会在他四十多位弟子中生根发芽,让梅派艺术一直这么传承下去!


魏青衣


时间过的真快,梅葆玖已经去世两年半。作为梅派创始人梅兰芳的最小的孩子,他却从小不爱唱戏,直到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习京剧,终成梅派艺术的掌门人,继承人,传承人。


年轻的梅葆玖追求时尚,他想读书念大学做工程师,喜欢摩托飞机汽车。一直到老年,梅葆玖都很喜欢玩儿音响。 在唱戏方面,梅葆玖因为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天资也不错,所以十几岁就能演《玉堂春》《四郎探母》,但是真正的开始研究传程梅派是成年以后的事儿了。

有句话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尤其在京剧遭遇衰落沉积的几十年中,能坚持传承传播京剧、研究梅派京剧。 在梅派艺术上梅葆玖的锋芒不如梅兰芳,但是他的贡献和牺牲更应被认可。

再比如传承上,李胜素是他发现然后主动教习,收在门下,可以说李胜素的成年后的成就一大部分来自梅葆玖的言传身教。 载入梅派男旦胡文阁,梅葆玖收胡文阁就比较谨慎了。

胡文阁很早就像拜梅葆玖,梅葆玖却认真观察了他十年,才正式收徒。 梅葆玖为人谦和,很有爱心,他喜欢猫。此前他的一个台湾弟子魏海敏来京,他还带着魏海敏去一个收养流浪猫的地方,这些猫,他也是经常接济的。


不止看戏


梅葆玖先生是梅兰芳的小儿子,也是梅兰芳儿子中唯一一个继承梅派的人。梅葆玖一生都活在父亲的荣耀之下,但对自己而言,他也可称为一代大师!

1.梅葆玖自小学戏,天赋很强,并且学戏的条件是一般人无法达到的。

梅葆玖从小就表现出对戏曲上的天赋,而父亲梅兰芳正看中了他这一点,才培养他唱戏,他的开蒙老师是“通天教主”王瑶卿之侄王幼卿,武功老师是陶玉芝,昆曲老师是朱传茗,又师从朱琴心学习花旦。可见梅葆玖的师资力量是多么强大!而梅兰芳在演戏的时候也经常带着梅葆玖,徬着他,让他丰富自己的舞台经验,更好的锻炼自己。


2.梅葆玖刻苦的学习,每天的练唱一直坚持到去世。

梅葆玖先生生在梨园世家,只有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才能被别人认可,既然是梅兰芳的儿子,那就一定错不了,面对很多人的眼光,梅葆玖一直坚持努力的学戏练戏,直到他去世,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老年梅葆玖的嗓音依然很甜美,很娇嫩,这也和他每天的练习是分不开的。



3.梅葆玖先生全面的继承了梅派,是梅派的掌门人,也是梅派的精神支柱!

梅葆玖作为梅兰芳的儿子,又继承了父亲的梅派艺术,那么梅派这个大家族的担子就落在梅葆玖的身上了,很多时候梅葆玖考虑的可能不是自己或者别人,而更多的是以梅派为重,以父亲梅兰芳为重,毕竟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父亲对自己来说也是很不容易!我们知道梅兰芳大师一生有很多的弟子,梅葆玖也一直广收弟子,可以这么说,梅派旦角占了中国戏曲旦角的大半壁江山,这与梅葆玖先生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梅葆玖先生一生也是很不容易,为了梅派的继承和发展可谓呕心沥血,他终身活在父亲的颜色之下,就算他再优秀也不可能超过父亲,他的一生就是为梅派而活的!

您对梅葆玖先生有什么看法呢?欢迎您的留言!😊😊


一本书一杯茗一米阳光


梅葆玖大师是梅派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梅葆玖的一生对梅派的发扬广大是立下汗马功带的!梅葆玖的弟子有五十余人,更重要的是在晚年培养了男旦胡文阁,发現了小男旦巴图尔。原梅派永远流传,发扬,广大!


陈筠140652061


实事求是,有嗓,身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