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清朝顶戴花翎一品到九品:云泥之别

经常看晴大历史大剧的小伙伴们都见过大臣头上戴的顶戴花翎,更会经常出现皇帝赏赐大臣什么双眼花翎,而一品大员与九品芝麻官又有啥区别呢?这些都是什么鬼,小编下面给大家盘点一二。

介绍

其实这个顶戴花翎是两个东西,一个叫做顶珠,一个叫做花翎,是官员身份的象征,只能有品级的官员使用。顶珠分为九等,分别为一品的顶珠为红宝石,二品的顶珠为珊瑚,三品的顶珠为蓝宝石,四品的顶珠用青金石,五品的顶珠用水晶,六品的顶珠用砗磲(类似于珍珠与玉石的一种宝物),七品的顶珠为黄金,八品的顶珠用阴纹缕花金(杂金),九品的顶珠为阳纹镂花金。每一个品阶的官员都严格按照礼仪规定佩戴顶珠,僭越者会被重罚。

清朝顶戴花翎一品到九品:云泥之别

顶戴花翎

花翎也是非常尊贵的一件事物。所谓花翎,实际上是用孔雀的羽毛做成的,分为三种,分别为单眼花翎、双眼花翎与三眼花翎,这个一眼二眼其实就是指孔雀羽毛上的圆圈,其中三眼花翎最为珍贵与荣耀。所以,这个顶戴花翎对于官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你被拔去顶戴花翎则意味着解除了一切职务。因此,官员保护自己的顶戴花翎可不就如保护自己性命一般。

清朝官帽之顶珠

其实在最初清朝的官帽只规定了颜色,分别为红、蓝、白、黄四种颜色,没有规定详细材料,一至六品的顶珠多是是玻璃的,七八九品是黄铜的,后来才有所改变。下面带你一起聊聊怎么通过顶珠看官品,有图有真相哦~

一品顶珠:红宝石

一品至子爵级别的官员,礼帽上的顶珠都为宝石级刚玉。一品顶珠为红宝石,其一是因为红宝石本身产量低,很稀有,另一方面,红宝石本身也有吉祥之意。

二品顶珠:珊瑚

在二品官员的礼帽上,佩戴的是珊瑚,通常为白色,但也有一些官员使用的是极为珍贵的红珊瑚,呈红色或粉色,其价值仅次于红宝石。在中国古代,红珊瑚被视为祥瑞幸福之物,代表高贵权势,所以又称为"瑞宝",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

清朝顶戴花翎一品到九品:云泥之别

顶珠

三品顶珠:蓝宝石

三品官员与一品官员一样,使用的都是宝石级刚玉,但是是产量和种类都比较多的蓝宝石。

四品顶珠:青金石

青金石是四品官员的顶珠,在中国古代称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其拥有独特的蓝色、深蓝、淡蓝及浅青多种颜色,非常漂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玉石的一种。

五品顶珠:水晶

五品官员佩戴水晶。通体透明,而且硬度非常高,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古称"水玉"、"水精"等。

六品顶珠:砗磲

六品官员的顶珠,清早期用砗磲,由于掏空工艺难度很大,中后期用涅玻璃替代,白色涅玻璃即不透明玻璃。

七品顶珠:素金

七品官员,使用的也是金顶。不同的是,七品顶珠为素金。

八、九品顶珠:缕金

清代八品、九品官员都用镂花金顶。不同的是,八品用阴纹缕花金,而九品为阳纹镂花金。

从最为显赫的前三品大臣里,我们可以看到,玉石、珊瑚、宝石是高官显贵们的最爱,也象征着权力、地位的尊卑。

从侧面也证实了,上等玉石、珊瑚、宝石自古代便是皇宫大臣等上层人物的至爱宝物,而到现在社会,玉石、珊瑚、宝石也一直是珠宝市场里的高大上品类,其实尊贵奢华的品质与魅力确实非同一般!

清朝官帽之花翎

除了顶戴,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区分就是花翎。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用以分辨等威、表明品秩的标志,并非一般官员随便戴的。

清朝的制度规定,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

一般来说,被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然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顶戴花翎则是非同一般的严重处罚。

清朝顶戴花翎一品到九品:云泥之别

花翎

花翎分单眼、两眼、三眼,眼数越多越是尊贵。除贝子、固伦、额驸因其爵位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双眼花翎外,品官须奉特赏始得戴用,一般为单眼花翎。

后乾隆帝下明诏,不但上述亲贵大臣可以戴用,如有显赫军功者也可以戴用。史载,从乾隆时期至清末,被赐三眼顶戴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这在当时都是光宗耀祖的。

在清朝建国二百余年的时间里,赏赐过三眼花翎的人数寥寥无几。据历史记载,从乾隆皇帝到晚清,赏赐过三眼花翎的仅仅有七人,其中五人为满族,两人为汉族。这两名汉人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叫做李鸿章,另一个叫做徐桐。

李鸿章不用说,对清廷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劳,包括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创办北洋军师、斡旋于各个列强之间。晚年的李鸿章被称作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徐桐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己也是进士出身,其实他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纯正的汉族。他是汉军正蓝旗人,也就是最早被后金收复的汉人,不同于李鸿章这样纯正的汉族。徐桐对于清朝政府主要的贡献就是以身殉国,即在庚子之乱时不忍看到泱泱中华被列强占领而在家中上吊自杀。

因此,真正意义上被赏赐三眼花翎的汉人唯李鸿章一人而已,而站在清政府的立场来说,李鸿章的功劳的确配得上三眼花翎。

清朝官帽之翎管

常见清剧中的官员身穿朝服,头戴官帽,宝石镶顶,在宝石顶珠下有翎管,翎管下必有一枝羽翎微微颤动。翎管多由白玉或翡翠制成,用以安插翎枝。

按大清律例,文官至一品镇国公、辅国公得用翠玉翎管;武官至一品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得用白玉翎管。故在清代,佩带翡翠翎管和白玉翎管常为一品文武高官的象征。

翎管多为圆柱形,主端有鼻,往下中空,到下端中空部分大如烟嘴,翎子就由此插入。翎管的材质有翡翠、白玉、碧玺、琥珀、青金石、水晶、琉璃、瓷、铜等。

清朝顶戴花翎一品到九品:云泥之别

翎管

不过随着大清王朝的没落,这些爵位也是可以买卖的。

清朝爵位中最为显贵的亲王、郡王、贝勒,按清初的规定是不戴花翎的;但乾隆年间,许多人以兼任内大臣等职务为由乞翎,因此之后亲王、郡王、贝勒开始佩戴三眼花翎。

得到花翎的也有特例,如道光帝得知擒获在新疆叛乱的张格尔后,即赏报捷音者戴花翎、军机处行走;道光后期,花翎的赏赐范围渐大,各方面对国家有功之人均可赏戴花翎;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因国库空虚,竟有了捐翎的例制,花翎为7000两实银,蓝翎为5000两实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