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導讀——

寶寶出生後,家長最關心的是他們的發育是否正常,每個寶寶的發育速度雖然各有不同,但他們大部分都遵循一個基本的時間軌道,在正常的發育指標上。如果寶寶好像在通常年齡的幾周後都沒有達到某些發育里程碑,一經發現寶寶某方面發育遲緩,父母就要警惕並帶去看醫生,診斷原因,並儘早採用合理的方法干預。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中醫理論

根據中醫理論,腎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四肢,寶寶的生長髮育與其肝脾腎三髒有著密切關係。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腎主藏精”,主生長、發育與生殖;腎藏精,精生骨髓,骨髓充實,骨骼強壯,運動捷健。腎的精氣盛衰,直接影響骨骼的生長、營養、功能。

肝主筋,是說肝主全身筋膜,與肢體運動有關。肝之氣血充盛,筋膜得其所養,則筋力強健,運動靈活。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充足則腎精充足,腎精充足則骨髓充足,骨骼健壯。

所以,在寶寶生長髮育的過程中,四肢、骨骼與肌肉的生長髮育,與肝脾腎功能的強弱有直接關係。

日常調護

世界衛生組織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寶寶生長速度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其中長得最快的是五月,長得最慢的是十月,可見春天是寶寶生長髮育最快的季節。春天萬物生髮,生氣勃勃這也是中醫認為生長髮育最好的時機。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一,飲食結構的改善與良好習慣的養成

擁有能夠健康運化和吸收飲食營養的脾胃功能,對於寶寶的生長髮育至關重要。寶寶的科學飲食結構,首先是飲食多樣化。多樣化的飲食結構,保證每日攝取的食物種類大於10種,包括豐富的主食、蔬菜、水果、奶類或豆類、肉食等,能夠讓寶寶獲得生長髮育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而良好飲食習慣又直接決定脾胃功能的強弱。例如三餐定時定量,餐前1小時儘量讓寶寶處於空腹狀態,避免讓寶寶養成以零食為主,正餐為輔的不良飲食習慣,是保證飲食營養均衡、吸收和利用的重要習慣。這樣的好習慣將伴隨寶寶一生,擁有健康的脾胃功能,是健康、茁壯成長的前提。

二,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一般夜間睡眠中是分泌生長激素的旺盛時期,因此,保證寶寶有一個充足的睡眠時間至關重要。

三,增強寶寶的骨質

培養寶寶良好的運動鍛鍊習慣,包括經常適量地做縱向運動,都有助於寶寶骨質量的積累及身高的發育。並在膳食營養均衡的同時,能夠多些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促進維生素D的吸收及利用,幫助骨鈣的沉積。這樣寶寶在不斷長高的過程中,才不至於因發育速度快而容易出現缺鈣所致生長痛等問題,也才能讓寶寶更好的又高又壯!

四,注意調理脾胃和腎氣

寶寶脾胃功能強壯直接影響飲食營養的吸收和利用,而先天腎氣足者,說明先天條件優良,才能骨骼健壯、智慧聰明,十分有利於寶寶的生長髮育。

寶寶生長髮育的基礎,需排除一些既定因素,比如遺傳等,在有限的時間段、身體狀態中,從膳食營養的調整、生活習慣的規律、小兒推拿保健調理、中醫中藥的調理等,就能發揮寶寶自己最大限度的生長髮育空間。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小兒推拿保健調理手法

1、清補脾經

脾經位於拇指橈側緣,指尖至指根成一線。

操作方法:術者用左手握患兒之左手,同時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兒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兒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稱為補脾經;將患兒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稱為清脾經;來回推之,稱為清補脾經。每次100~300次。作用:健脾胃、補氣血、消食積、化痰涎。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2、揉二馬

二馬位於手背,無名指及小指之間,指掌關節後的凹陷中。

操作方法:術者用指端揉或按,稱揉上馬或按上馬。每次100~200次。作用:滋陰補腎,利水通淋。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3、揉丹田

丹田穴位於小腹部(臍下2寸與3寸之間)。

操作方法:術者用大魚際或大拇指指腹順時針推揉,稱揉丹田。每次100~200次。作用:培腎固本,溫補下元,分別清濁。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4、摩腹

操作方法:術者用掌面或四指指腹附著在腹部,以神闕(肚臍)為中心,做順時針旋轉推動,稱摩腹,每次100~300次。作用:調理脾胃、補益氣血。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5、捏脊

操作方法:用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食指和中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雙手交替捻動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橈側頂住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自尾椎兩旁(即脊柱兩側)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穴(脖後突出位)兩旁。作用:調陰陽、理氣血,增強臟腑機能。

寶寶要想生長髮育好,從小就應該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